此文案:摘自梁書﹒儒林﹒范縝傳。齊梁之季有范縝,甚有才學卻不信鬼神,於時特立獨行并有辯才。南齊之時曾入竟陵王蕭子良西邸。與子良論及神形之説,故有此文。
或問予雲:“神滅,何以知其滅也?”答曰:“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也。”
問曰:“形者無知[1]之稱,神者有知之名。知與無知,即事有異,神之與形,理不容一,形神相即,非所聞也。”答曰:“形者神之質[2],神者形之用[3],是則形稱其質,神言其用,形之與神,不得相異[4]也。”
問曰:“神故非質,形故非用,不得爲異,其義安在?”答曰:“名殊而體一也。”
問曰:“名既已殊,體何得一?”答曰:“神之於質,猶利之於刀[5],形之於用,猶刀之於利;利之名非刀也,刀之名非利也。然而捨利無刀,捨刀無利。未聞刀沒而利存,豈容形亡而神在?”
問曰:“刀之與利,或如來說[6];形之與神,其義不然。何以言之?木之質無知也,人之質有知也;人既有如木之質,而有異木之知,豈非木有一、人有二邪?”答曰:“異哉言乎[7]!人若有如木之質以爲形,又有異木之知以爲神,則可如來論也。今人之質,質有知也,木之質,質無知也。人之質非木質也,木之質非人質也,安在如木之質而復有異木之知哉!”
問曰:“人之質所以異木質者,以其有知耳。人而無知,與木何異?”答曰:“人無無知之質,猶木無有知之形。”
問曰:“死者之形骸,豈非無知之質邪?”答曰:“是無人質[8]。”
問曰:“若然者,人果有如木之質,而有異木之知矣。”答曰:“死者有如木之質,而無異木之知;生者有異木之知,而無如木之質也。”
問曰:“死者之骨骼,非生者之形骸邪?”答曰:“生形之非死形,死形之非生形,區已革[9]矣。安有生人之形骸,而有死人之骨骼哉?”
問曰:“若生者之形骸非死者之骨骼,非死者之骨骼[10],則應不由生者之形骸;不由生者之形骸,則此骨骼從何而至此邪?”答曰:“是生者之形骸,變爲死者之骨骼也。”
問曰:“生者之形骸雖變爲死者之骨骼,豈不因生而有死,則知死體猶生體也。”答曰:“如因榮木變爲枯木,枯木之質,寧是榮木之體!”
問曰:“榮體變爲枯體,枯體即是榮體;絲體變爲縷[11]體,縷體即是絲體,有何別焉?”答曰:“若枯即是榮,榮即是枯,應榮時凋零,枯時結實也。又榮木不應變爲枯木,以榮即枯,無所復變也。榮枯是一,何不先枯後榮?要先榮後枯,何也?絲縷之義,亦同此破[12]。”
問曰:“生形之謝,便應豁然都盡。何故方受死形,綿歴未已[13]邪?”答曰:“生滅之體,要有其次故也。夫欻[14]而生者必欻而滅,漸而生者必漸而滅。欻而生者,飄驟是也;漸而生者,動植是也。有欻有漸,物之理也。”
問曰:“形即是神者,手等亦神是邪?”答曰:“皆是神之分也。”
問曰:“若皆是神之分,神既能慮[15],手等亦應能慮也?”答曰:“手等亦應能有痛癢之知,而無是非之慮。”
問曰:“知之與慮,爲一爲異?”答曰:“知即是慮。淺則爲知,深則爲慮。”
問曰:“若爾,應有二慮;慮既有二,神有二乎?”答曰:“人體惟一,神何得二。”
問曰:“若不得二,安有痛癢之知,復有是非之慮?”答曰:“如手足雖異,總爲一人。是非痛癢雖復有異,亦總爲一神矣。”
問曰:“是非之慮,不關手足,當關何處?”答曰:“是非之慮,心器[16]所主。”
問曰:“心器是五藏之心,非邪?”答曰:“是也。”
問曰:“五藏有何殊別,而心獨有是非之慮乎?”答曰:“七竅亦復何殊,而司用不均。”
問曰:“慮思無方[17],何以知是心器所主?”答曰:“五藏各有所司,無有能慮者,是以知心爲慮本。”
問曰:“何不寄在眼等分[18]中?”答曰:“若慮可寄於眼分,眼何故不寄於耳分邪?”
問曰:“慮體無本,故可寄之於眼分;眼自有本,不假[19]寄於佗分也。”答曰:“眼何故有本而慮無本;苟無本於我形,而可徧[20]寄於異地。亦可張甲之情,寄王乙之軀;李丙之性,託[21]趙丁之體。然乎哉[22]?不然也。”
問曰:“聖人形猶凡人之形,而有凡聖之殊,故知形神異矣。”答曰:“不然。金之精者能昭[23],穢[24]者不能昭,有能昭之精金,寧有不昭之穢質。又豈有聖人之神而寄凡人之器,亦無凡人之神而託聖人之體。是以八采、重瞳,勛、華[25]之容;龍顏、馬口,軒、皞[26]之狀;形表之異也。比干之心,七竅列角;伯約[27]之膽,其大若拳;此心器之殊也。是知聖人定分,每[28]絕常[29]區,非惟道革[30]群生,乃亦形超萬有。凡聖均體,所未敢安[31]。”
問曰:“子雲聖人之形必異於凡者。敢問陽貨類仲尼,項籍似大舜,舜、項、孔、陽,智革[32]形同,其故何邪?”答曰:“瑉[33]似玉而非玉,雞類鳳而非鳳;物誠有之,人故宜爾。項、陽貌似而非實似,心器不均,雖貌無益。”
問曰:“凡聖之殊,形器不一,可也。聖人員極,理無有二,而丘、旦殊姿,湯、文異狀神不侔色[34],於此益明矣。”答曰:“聖同於心器,形不必同也,猶馬殊毛而齊逸[35],玉異色而均美。是以晉棘[36]、荊和[37],等價連城,驊騮[38]、騄驪[39],俱致千里。”
問曰:“形神不二,既聞之矣,形謝神滅,理固宜然。敢問經[40]云‘為之宗廟,以鬼饗之’,何謂也?”答曰:“聖人之教然也。所以弭[41]孝子之心,而厲[42]偷薄[43]之意,神而明之,此之謂矣。”
問曰:“伯有被甲[44],彭生豕見[45],墳素[46]著其事,寧是設教而已邪?”答曰:“妖怪茫茫,或存或亡,強死[47]者眾,不皆爲鬼。彭生、伯有,何獨能然,乍爲人豕,未必齊、鄭之公子也。”
問曰:“易稱‘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而不違’。又曰:‘載鬼一車。’其義云何?”答曰:“有禽焉,有獸焉,飛走之別也;有人焉,有鬼焉,幽明之別也。人滅而爲鬼,鬼滅而爲人,則未之知也。”
問曰:“知此神滅,有何利用[48]邪?”答曰:“浮屠害政,桑門[49]蠹[50]俗。風驚霧起,馳蕩不休。吾哀其弊,思拯其溺。夫竭財以赴僧,破產以趨佛,而不卹[51]親戚,不憐窮匱者何?良由厚我之情深,濟物之意淺。是以圭撮[52]涉於貧友,吝情動於顏色;千鍾委於富僧,歡意暢于容髪。豈不以僧有多稌之期,友無遺秉之報,務施闕於周急,歸德必於在己。又惑以茫昧之言,懼以阿鼻之苦,誘以虛誕之辭,欣以兜率[53]之樂。故捨逢掖[54],襲橫衣[55],廢俎豆[56],列缾缽[57];家家棄其親愛,人人絕其嗣續。致使兵挫於行間,吏空於官府,粟罄于惰遊,貨殫於泥木。所以奸宄[58]弗勝[59],頌聲尚擁[60],惟此之故,其流莫已,其病無限。若陶甄稟於自然,森羅均於獨化,忽焉自有,怳[61]爾而無,來也不禦[62],去也不追,乘夫天理,各安其性。小人甘其壟畝,君子保其恬素,耕而食,食不可窮也,蠶而衣,衣不可盡也;下有餘以奉其上,上無爲以待其下,可以全生,可以匡國,可以霸君,用此道也。”
余讀至梁書﹒儒林﹒范縝傳。而遇此文。多有不解之處,故作注於書閒。然注滿字裏行間頗爲凌亂,又仍不足用。遂整理於此,當如是以哉。
傳中,又緊接如下几字:
此論出,朝野喧嘩,子良集僧難之而不能屈。
讀至此便憶起初中時,歷史教科書中提到過范縝,印象頗深。當年直至大概,而今能遇全貌實屬幸焉。
緣海手字于二零二四年九月十二日
[1]知,知覺。
[2]質,實體。
[3]用,作用。
[4]相異,相互分割。
[5]范縝原文刀作刃,以下皆同此。
[6]如來說,如你所説。
[7]異哉,奇怪。
[8]梁書校勘記云:范縝原文爲,是無知之質也。
[9]革,明了。
[10]此處衍一非字,應爲死者之骨骼。
[11]縷,綫。
[12]破,不攻自破。
[13]綿歴未己,拖拉之意也。
[14]欻,音虛,忽然迅速之意。
[15]慮,思維。
[16]心器,心臟,古人認爲心,思之主也,而非腦之所主。
[17]方,限制,範圍。
[18]分,此處指器官。
[19]假,此處指使用之意。
[20]徧,同遍,普遍,全面。
[21]託,寄存。
[22]然乎哉,是如此嗎。
[23]昭,發光發亮。
[24]穢,有雜質。
[25]勛與華,分指堯舜。
[26]軒,軒轅黃帝。皞,音浩,此指皋陶。
[27]伯約,姜維也。
[28]每,同非。
[29]常,常人。
[30]革,出色。
[31]安,附和贊同。
[32]革,不同,獨特。
[33]珉,音民,似玉之石。
[34]俟,音四,等同也。色,即外在之形也。
[35]齊逸,駿馬。
[36]晉棘,晉國重棘璧。春秋時其地以出美玉著稱。
[37]荊和,楚國和氏璧。
[38]驊騮,音華流,赤色駿馬,周穆王八駿之一,代指駿馬。出自玉篇。
[39]騄驪,音陸離,亦作騄駬(駬,音耳),亦是周穆王八駿之一。
[40]經,指孝經。
[41]弭,順從之意。
[42]厲,力誡之意。
[43]偷薄,忘恩負義之輩。
[44]伯有被甲,伯有變鬼而被甲。伯有,春秋時鄭大夫良霄,伯有爲其字。時主國政,與貴冑駟帶發生爭執,被殺於羊肆。傳其死後變爲厲鬼作祟,鄭人互相驚擾,疑爲伯有至矣!後用以代稱受冤屈而死之人。
[45]彭生豕見,彭生死後化爲野豬出現。豕,野豬。彭生,(?-前694年),春秋初期齊國大夫,殺害魯桓公,齊襄公歸罪於彭生而殺之。
[46]墳素,古籍也。由三墳八素而來。
[47]強死,不得好死,枉死。
[48]利用,現實意義。
[49]桑門,沙門之異譯,佛教僧侶。
[50]蠹,音度,損害之意。
[51]卹,同恤,音序。
[52]撮,音搓。圭撮,圭與撮皆爲升,這裏與下文千鍾相對,指少量穀物。
[53]兜率,佛教稱第四層天,内院彌勒菩薩之所居净土,外院爲天上衆生之所,極樂之地也。
[54]逢掖,儒衣。
[55]襲橫衣,穿上袈裟。
[56]俎豆,古代祭祀盛食物之禮器。
[57]缾缽,僧人外出所帶之食具。缾,同瓶。
[58]宄,音軌,壞人,歹徒。
[59]弗勝,不能禁止。
[60]擁,擁蔽,遮蔽,阻塞之意。頌聲尚擁,即歌頌太平之聲被隔絕。
[61]怳,古同恍,似乎好像。
[62]禦,同御,抵禦。
或問予雲:“神滅,何以知其滅也?”答曰:“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也。”
問曰:“形者無知[1]之稱,神者有知之名。知與無知,即事有異,神之與形,理不容一,形神相即,非所聞也。”答曰:“形者神之質[2],神者形之用[3],是則形稱其質,神言其用,形之與神,不得相異[4]也。”
問曰:“神故非質,形故非用,不得爲異,其義安在?”答曰:“名殊而體一也。”
問曰:“名既已殊,體何得一?”答曰:“神之於質,猶利之於刀[5],形之於用,猶刀之於利;利之名非刀也,刀之名非利也。然而捨利無刀,捨刀無利。未聞刀沒而利存,豈容形亡而神在?”
問曰:“刀之與利,或如來說[6];形之與神,其義不然。何以言之?木之質無知也,人之質有知也;人既有如木之質,而有異木之知,豈非木有一、人有二邪?”答曰:“異哉言乎[7]!人若有如木之質以爲形,又有異木之知以爲神,則可如來論也。今人之質,質有知也,木之質,質無知也。人之質非木質也,木之質非人質也,安在如木之質而復有異木之知哉!”
問曰:“人之質所以異木質者,以其有知耳。人而無知,與木何異?”答曰:“人無無知之質,猶木無有知之形。”
問曰:“死者之形骸,豈非無知之質邪?”答曰:“是無人質[8]。”
問曰:“若然者,人果有如木之質,而有異木之知矣。”答曰:“死者有如木之質,而無異木之知;生者有異木之知,而無如木之質也。”
問曰:“死者之骨骼,非生者之形骸邪?”答曰:“生形之非死形,死形之非生形,區已革[9]矣。安有生人之形骸,而有死人之骨骼哉?”
問曰:“若生者之形骸非死者之骨骼,非死者之骨骼[10],則應不由生者之形骸;不由生者之形骸,則此骨骼從何而至此邪?”答曰:“是生者之形骸,變爲死者之骨骼也。”
問曰:“生者之形骸雖變爲死者之骨骼,豈不因生而有死,則知死體猶生體也。”答曰:“如因榮木變爲枯木,枯木之質,寧是榮木之體!”
問曰:“榮體變爲枯體,枯體即是榮體;絲體變爲縷[11]體,縷體即是絲體,有何別焉?”答曰:“若枯即是榮,榮即是枯,應榮時凋零,枯時結實也。又榮木不應變爲枯木,以榮即枯,無所復變也。榮枯是一,何不先枯後榮?要先榮後枯,何也?絲縷之義,亦同此破[12]。”
問曰:“生形之謝,便應豁然都盡。何故方受死形,綿歴未已[13]邪?”答曰:“生滅之體,要有其次故也。夫欻[14]而生者必欻而滅,漸而生者必漸而滅。欻而生者,飄驟是也;漸而生者,動植是也。有欻有漸,物之理也。”
問曰:“形即是神者,手等亦神是邪?”答曰:“皆是神之分也。”
問曰:“若皆是神之分,神既能慮[15],手等亦應能慮也?”答曰:“手等亦應能有痛癢之知,而無是非之慮。”
問曰:“知之與慮,爲一爲異?”答曰:“知即是慮。淺則爲知,深則爲慮。”
問曰:“若爾,應有二慮;慮既有二,神有二乎?”答曰:“人體惟一,神何得二。”
問曰:“若不得二,安有痛癢之知,復有是非之慮?”答曰:“如手足雖異,總爲一人。是非痛癢雖復有異,亦總爲一神矣。”
問曰:“是非之慮,不關手足,當關何處?”答曰:“是非之慮,心器[16]所主。”
問曰:“心器是五藏之心,非邪?”答曰:“是也。”
問曰:“五藏有何殊別,而心獨有是非之慮乎?”答曰:“七竅亦復何殊,而司用不均。”
問曰:“慮思無方[17],何以知是心器所主?”答曰:“五藏各有所司,無有能慮者,是以知心爲慮本。”
問曰:“何不寄在眼等分[18]中?”答曰:“若慮可寄於眼分,眼何故不寄於耳分邪?”
問曰:“慮體無本,故可寄之於眼分;眼自有本,不假[19]寄於佗分也。”答曰:“眼何故有本而慮無本;苟無本於我形,而可徧[20]寄於異地。亦可張甲之情,寄王乙之軀;李丙之性,託[21]趙丁之體。然乎哉[22]?不然也。”
問曰:“聖人形猶凡人之形,而有凡聖之殊,故知形神異矣。”答曰:“不然。金之精者能昭[23],穢[24]者不能昭,有能昭之精金,寧有不昭之穢質。又豈有聖人之神而寄凡人之器,亦無凡人之神而託聖人之體。是以八采、重瞳,勛、華[25]之容;龍顏、馬口,軒、皞[26]之狀;形表之異也。比干之心,七竅列角;伯約[27]之膽,其大若拳;此心器之殊也。是知聖人定分,每[28]絕常[29]區,非惟道革[30]群生,乃亦形超萬有。凡聖均體,所未敢安[31]。”
問曰:“子雲聖人之形必異於凡者。敢問陽貨類仲尼,項籍似大舜,舜、項、孔、陽,智革[32]形同,其故何邪?”答曰:“瑉[33]似玉而非玉,雞類鳳而非鳳;物誠有之,人故宜爾。項、陽貌似而非實似,心器不均,雖貌無益。”
問曰:“凡聖之殊,形器不一,可也。聖人員極,理無有二,而丘、旦殊姿,湯、文異狀神不侔色[34],於此益明矣。”答曰:“聖同於心器,形不必同也,猶馬殊毛而齊逸[35],玉異色而均美。是以晉棘[36]、荊和[37],等價連城,驊騮[38]、騄驪[39],俱致千里。”
問曰:“形神不二,既聞之矣,形謝神滅,理固宜然。敢問經[40]云‘為之宗廟,以鬼饗之’,何謂也?”答曰:“聖人之教然也。所以弭[41]孝子之心,而厲[42]偷薄[43]之意,神而明之,此之謂矣。”
問曰:“伯有被甲[44],彭生豕見[45],墳素[46]著其事,寧是設教而已邪?”答曰:“妖怪茫茫,或存或亡,強死[47]者眾,不皆爲鬼。彭生、伯有,何獨能然,乍爲人豕,未必齊、鄭之公子也。”
問曰:“易稱‘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而不違’。又曰:‘載鬼一車。’其義云何?”答曰:“有禽焉,有獸焉,飛走之別也;有人焉,有鬼焉,幽明之別也。人滅而爲鬼,鬼滅而爲人,則未之知也。”
問曰:“知此神滅,有何利用[48]邪?”答曰:“浮屠害政,桑門[49]蠹[50]俗。風驚霧起,馳蕩不休。吾哀其弊,思拯其溺。夫竭財以赴僧,破產以趨佛,而不卹[51]親戚,不憐窮匱者何?良由厚我之情深,濟物之意淺。是以圭撮[52]涉於貧友,吝情動於顏色;千鍾委於富僧,歡意暢于容髪。豈不以僧有多稌之期,友無遺秉之報,務施闕於周急,歸德必於在己。又惑以茫昧之言,懼以阿鼻之苦,誘以虛誕之辭,欣以兜率[53]之樂。故捨逢掖[54],襲橫衣[55],廢俎豆[56],列缾缽[57];家家棄其親愛,人人絕其嗣續。致使兵挫於行間,吏空於官府,粟罄于惰遊,貨殫於泥木。所以奸宄[58]弗勝[59],頌聲尚擁[60],惟此之故,其流莫已,其病無限。若陶甄稟於自然,森羅均於獨化,忽焉自有,怳[61]爾而無,來也不禦[62],去也不追,乘夫天理,各安其性。小人甘其壟畝,君子保其恬素,耕而食,食不可窮也,蠶而衣,衣不可盡也;下有餘以奉其上,上無爲以待其下,可以全生,可以匡國,可以霸君,用此道也。”
余讀至梁書﹒儒林﹒范縝傳。而遇此文。多有不解之處,故作注於書閒。然注滿字裏行間頗爲凌亂,又仍不足用。遂整理於此,當如是以哉。
傳中,又緊接如下几字:
此論出,朝野喧嘩,子良集僧難之而不能屈。
讀至此便憶起初中時,歷史教科書中提到過范縝,印象頗深。當年直至大概,而今能遇全貌實屬幸焉。
緣海手字于二零二四年九月十二日
[1]知,知覺。
[2]質,實體。
[3]用,作用。
[4]相異,相互分割。
[5]范縝原文刀作刃,以下皆同此。
[6]如來說,如你所説。
[7]異哉,奇怪。
[8]梁書校勘記云:范縝原文爲,是無知之質也。
[9]革,明了。
[10]此處衍一非字,應爲死者之骨骼。
[11]縷,綫。
[12]破,不攻自破。
[13]綿歴未己,拖拉之意也。
[14]欻,音虛,忽然迅速之意。
[15]慮,思維。
[16]心器,心臟,古人認爲心,思之主也,而非腦之所主。
[17]方,限制,範圍。
[18]分,此處指器官。
[19]假,此處指使用之意。
[20]徧,同遍,普遍,全面。
[21]託,寄存。
[22]然乎哉,是如此嗎。
[23]昭,發光發亮。
[24]穢,有雜質。
[25]勛與華,分指堯舜。
[26]軒,軒轅黃帝。皞,音浩,此指皋陶。
[27]伯約,姜維也。
[28]每,同非。
[29]常,常人。
[30]革,出色。
[31]安,附和贊同。
[32]革,不同,獨特。
[33]珉,音民,似玉之石。
[34]俟,音四,等同也。色,即外在之形也。
[35]齊逸,駿馬。
[36]晉棘,晉國重棘璧。春秋時其地以出美玉著稱。
[37]荊和,楚國和氏璧。
[38]驊騮,音華流,赤色駿馬,周穆王八駿之一,代指駿馬。出自玉篇。
[39]騄驪,音陸離,亦作騄駬(駬,音耳),亦是周穆王八駿之一。
[40]經,指孝經。
[41]弭,順從之意。
[42]厲,力誡之意。
[43]偷薄,忘恩負義之輩。
[44]伯有被甲,伯有變鬼而被甲。伯有,春秋時鄭大夫良霄,伯有爲其字。時主國政,與貴冑駟帶發生爭執,被殺於羊肆。傳其死後變爲厲鬼作祟,鄭人互相驚擾,疑爲伯有至矣!後用以代稱受冤屈而死之人。
[45]彭生豕見,彭生死後化爲野豬出現。豕,野豬。彭生,(?-前694年),春秋初期齊國大夫,殺害魯桓公,齊襄公歸罪於彭生而殺之。
[46]墳素,古籍也。由三墳八素而來。
[47]強死,不得好死,枉死。
[48]利用,現實意義。
[49]桑門,沙門之異譯,佛教僧侶。
[50]蠹,音度,損害之意。
[51]卹,同恤,音序。
[52]撮,音搓。圭撮,圭與撮皆爲升,這裏與下文千鍾相對,指少量穀物。
[53]兜率,佛教稱第四層天,内院彌勒菩薩之所居净土,外院爲天上衆生之所,極樂之地也。
[54]逢掖,儒衣。
[55]襲橫衣,穿上袈裟。
[56]俎豆,古代祭祀盛食物之禮器。
[57]缾缽,僧人外出所帶之食具。缾,同瓶。
[58]宄,音軌,壞人,歹徒。
[59]弗勝,不能禁止。
[60]擁,擁蔽,遮蔽,阻塞之意。頌聲尚擁,即歌頌太平之聲被隔絕。
[61]怳,古同恍,似乎好像。
[62]禦,同御,抵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