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氏和拓跋氏:司马昭北征沙漠时期,拓跋氏归附派沙漠汗入质,这是司马昭天下谁敌的重要功绩之一,体现华夏民族对草原保持军事优势。司马炎平定拓跋部内乱,首次让华夏官员常驻草原担任辅相,把拓跋部纳入晋朝版图。司马衷在草原设立行政区向草原大量移民,司马腾规略超远帅猗迤和晋军进行晋胡远征开疆到欧洲,猗迤树碑效忠司马衷,被册封为大单于,去世后加谥号义烈。司马炽册封猗卢为代公,拓跋部成为晋朝反分裂的基地,后世也称赞猗卢兄弟效忠晋朝。司马邺册封猗卢为代王,猗卢向司马邺献马,支持晋朝反分裂。在拓跋氏效忠司马氏和晋朝时,中国能开疆欧洲,拓跋氏数代人效忠晋朝直到什翼犍,始终用晋朝封号代王,这是民族团结最紧密,成果最显著的历史时期。司马曜第二次复兴促成被氐族攻灭的代国恢复,数年后拓跋珪提出改国号,但是内部有争论,他不顾群臣忠晋仍要求用代国号的愿望,改国号魏,并杀害亲晋的卫王仪和崔逞,不久柔然分裂攻占草原,拓跋珪自己也被儿子弑杀。拓跋嗣在亲晋力量的支持下继位,采取联合司马氏集团的政策,在黄淮间割据的大量司马氏武装和忠晋、忠于司马氏的军民逐渐开始和拓跋嗣联合,大量南方忠晋力量北归,这以后北方是代魏两个国号通用,华夏晋人仍用代国号,并逐渐推动北方统一,到拓跋焘继位,为抗击柔然甚至驻守南方的司马楚之集团都调往草原参加对柔然的战争,阻止了柔然攻占整个草原后南下。拓跋焘晚年又打击华夏力量杀崔浩等,结果父子两任皇帝被宦官弑杀。司马金龙的岳父源贺等拥立拓跋濬稳定了政局,司马金龙和司马氏在北方和拓跋氏的关系逐渐走向最密切的时期。司马氏当时联姻有皇室、太宰李峻、太尉源贺等,到元宏迁都改姓后,朝议正式定法统继承晋朝,基本统一北方。元恪仍和司马氏联姻,疆域到达鼎盛。代魏在元恪去世后走向落后,对司马氏排挤逐渐边缘化,尤其是贬低丑化司马睿家族,只是在虚无地争夺正统,不再把统一作为理想和行动目标,仅自满半壁江山,内部矛盾也逐渐激化,统治日益腐朽,最终连半壁江山都分裂了。司马氏即使在拓跋氏(元氏)走向没落后,仍是有对元氏亲近的,司马裔的妻子仍是元氏,司马裔家族是统一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