钤印:方薰、方薰之印、方薰之印、方氏兰池、古隶、方薰、方薰印、兰坻
题识:卷一:(一)《仙李图》 款署“旧种堪珍,江乡仙李依只树。殷红垂处,名已图经著。纤爪痕妍,绝胜墨姿姹。相思错,五湖人去,一颗香如故。调按点绛唇。方薰。”
(二)《墨兰》 款署“瓯芳翦翦玉初攒,清瘦风姿霜露溥。楚客已夸纫佩洁,陶花也逊妙香难。不随众卉生秋思,腀结同心守岁寒。要把孤根栽九畹,美人吟处余贻欢。遇安居士薰。”
(三)《行书》 款署“近作录寄兔床尊兄先生教正。樗盦弟方薰。
卷二:(一)《移松图》 款署“层层压盖势初成,郁郁清阴月向荣。上客已空凡木想,主人早结岁寒盟,移根未必癹牛力,巢顷先关野鹤情。底事苍虬拔黄海,孤舟载处卷涛声。懒儒方薰。”
(二)《墨竹》
(三)《行书七绝十首》。
懒儒方薰。
卷中隔水、本幅、后纸,尚有郭、薛延文、张修府、鲍廷博、姚燮题跋七段。
鉴藏印:丰硕堂主鉴藏、归於迟盦、鲍昌熙印(二次)、鲍氏少筠、孟延审定(二次)
说明按语:在清中晚期,“方奚汤戴”是名震一时的作手。四人俱善山水,而方熏兼长花鸟草虫及蔬果,娟洁明净,荒率而有士气。此二卷或书或画,或兰竹、或果品,或载松徜徉玩弄山水间。其中自书诗数首,为兔床作。考兔床为吴骞号,干嘉时浙江名士、藏书家。而其后题咏者如薛廷文、张修府、姚燮等亦皆浙江人,而鲍廷博则为寄居浙江的藏书家。可见二卷创作至晚清,一直流传于浙江世家,并为兵部尚书鉴藏家孙毓汶所得,有“迟陁”印证之。二卷所作画皆潇疏逸宕,恬静淡雅,且保存完美,确是文房清品。
卷一画心高22cm,总长440cm,卷一画心高22.7cm,总长511cm
钤印:玉几(十次)、撰(1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陈撰》14印,1080页)
题识:(五)春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十)何处笛声霄汉来,风清露白意悠哉。满空香散如烟雾,一片月明飞落梅。忙把酒杯浇梦醒,不教诗兴送春回。老夫会有闲心性,未是人间绣虎才。
后纸黄平格(清中期)题:玉几山人者,钱塘陈撰楞山也,鄮人,居杭非一世矣。性孤洁,诗画均有逸气,如不食烟火者,举鸿词不就。常客邗江,偶有所作人争购之。此册得於咸丰壬子(1852年)十二月立春日,时余从事丰北大工,并得复堂先生一册,如获奇珍,书以志喜。婺源黄平格石舲甫并识。 钤印:黄平格印
褚徳彝(1871-1942)书签:陈玉几花卉册。宝米斋秘玩,辛未(1931年)四月松窗。
鉴藏印:古鄞周氏宝米室秘笈印、湘云审定、无等等庵收藏印、思学斋
说明说明:1.旧藏者黄平格,清中期婺源人,官河南。工写意花卉,墨兰尤妙,得文徵明笔意。咸丰四年曾为秦谊庭(1803-1873)作花鸟扇。
2.周湘云(1878-1943),名鸿孙,字雪盦,祖籍浙江宁波。民国时期上海著名地产商、收藏家。唐怀素《苦笋帖》、宋《淳化阁帖》、唐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铭》、宋米芾《向太后挽词》、米友仁《潇湘图》都曾经是他的收藏,现已是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的重要藏品。他的收藏遍及青铜器、书画碑帖、古籍善本。其室名“宝米室”即因所藏米友仁《潇湘图》而得名。
3.“无等等庵收藏印”、“思学斋”藏印是江苏南通著名收藏家吴普心(1897-1987)的藏印。吴普心号庭香、庭馨,早年曾留学美国研读经济学,回国后出任东北地区银行行长。其藏品有许多宋元名迹,大都归藏博物馆,入藏上海博物馆的《淳化阁帖》也曾经他收藏。
展览:“清朝瑰宝”,香港艺术馆筹划,香港市政局及敏求精舍联合主办,1992年6月9日至8月2日。
按语:玉几山人画清逸幽淡,简约生拙,格调极高,在乾隆时扬州诸家中是亟宜重视的一个。此册十开,大多为水墨梅花,仅一开兰竹,一开水仙。笔法似从石涛画中脱出,唯更简,更清,更冷。在着意不着意间表现了文人的逸致,一种孤高岑寂冲和淡泊的艺术趣味。陈撰是个满腹经纶的学者,曾被推荐博学鸿词而拒绝应试。人品学养涵冶出他冷削的画风。得之自然,笔底有物,虽逸笔草草,却足以怡情,很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