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鹤吧 关注:122贴子:6,980

回复:兰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款识:△逃禅老人画梅,有疏影横斜之致,偶仿其意。李方膺。△化工错落好风殊,南北枝分共一株。多谢画家秉直笔,先春烂漫后春无。戊辰冬日,李方膺写。△戊辰冬日,李方膺。△冷淡生涯画作殊,春光一半老江湖。故园草屋书千卷,辜负梅花三十株。晴江写意。△乾隆十三年小春月,写于皖江山谷祠。晴江。△手板迎官二十春,罗浮无梦到风尘。薄书那得琼瑶屑,怎教梅花不笑人。乾隆戊辰冬日,写于安庆郡,晴江李方膺。△梅古半无花。晴江。△雪片千层彻夜厌,挑灯研墨画梅梢。秀才偏是寒酸骨,冷淡知心故故交。李方膺自号晴江。△古干盘根碧玉枝,天机浩荡是吾师。画家门户终须立,不学元章与补之。晴江。△晴江写意。△素质比瑶瑰,贞心不易催。江南春信早,先寄一枝来。晴江李方膺。△十月风和作小春,闲拈笔墨最怡神。平生事事居迟钝,画到梅花不让人。戊辰十月写,晴江。 钤印:臣非老画师、柘湖、竹梧居、以酒为名、仆本恨人、何妨百不能、半舫、冰壑照人、江左病陋儒、癸未、小窗夜雨、画医目疾、翰墨苍头、李方膺、虬仲、游戏、大开笑口、晴江、木头老子 鉴藏印:染香阁、忍辱忘怨、集贤街西、真赏、鹤亭、冒广生印、水缋庵、疚斋、小三吾鉴藏、阿灵私印、房子(肖形)、慕园 题签:崇川李晴江墨梅册。小三吾鉴藏。钤印:小三吾鉴藏 平生梗概晴江笔 惟有画梅不让人 —李方膺《墨竹册》略读 罗汉松 “扬州八怪”享誉数百年之久最重要的原因大抵有二:一是反动于清初四王吴恽以来每况愈下、刻板复古的清新画风,及与之相应的绘画表现技法;一是虽然沉沦下僚、屡遭打击而仍然保持的不与时风、不入流俗的孤高的人品和气节,尤其能得到干嘉以降仕途坎坷甚至仕进无门的中下层知识分子的“心有戚戚”。要而言之,“扬州八怪”之名满天下,乃在他们“以气节为画、以人品为画”而“人如其画画如其人”耳。其中最特出的,自然是郑板桥和李方膺,而李方膺比郑板桥似更其鲠直和嫉恶如仇。 此册《墨梅册》正充盈着李方膺此种特出的人格张力。册共12开,皆出以折枝梅,或一或二,或偃或伏,或张或翕,或顺或逆,或繁或简,各各不同,变化万千。与他笔下的风竹一样,此册也可目为风梅,说的是晴江宦海沉浮而不甘西东的人品气节的笔墨外化,与他在另幅《风竹图》所题诗“波涛宦海几飘蓬,种竹关门学画工。自笑一身浑是胆,挥毫依旧爱狂风”之说正同一枢机。 晴江与板桥莫逆,但晴江画竹,板桥拳拳服膺;晴江画梅,板桥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在《题李方膺画梅长卷》中有一长题说:“兰竹画,人人所为,不得好。梅花,举世所不为,更不得好。……睛江李四哥独为于举世不为之时,以难见工,以口口矣。故其画梅,为天下先。日则凝视,夜则构思,身忘于衣,口忘于味,然后领梅之神、达梅之性,挹梅之韵,吐梅之情,梅亦俯首就范,入其剪裁刻划之中而不能出。夫所谓剪裁者,绝不剪裁,乃真剪裁也;所谓刻画者,绝不刻画,乃真刻画。宜止曲行,不人尽天,复有莫知其然而然者,问之晴江,亦不自知,亦不能告人也。愚来通州、得睹此卷,精神浚发,兴致淋漓。此卷新枝古干,夹杂飞舞,令人莫得寻其起落,吾欲坐卧其下,作十日功课而后去耳。”于晴江之艺,自倾倒莫名;于晴江之梅,为不刊之论。 不过,李方膺笔下的风竹、风梅,另有一种寄托,比如他的《题画梅》诗即言:“挥笔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在与整个污浊社会抗争的同时,李方膺却对下层人民寄予了真切的关怀和同情,又希望笔下的风化为使万物欣欣向荣的春风,为劳苦大众送去温暖。此种精神,在他此册中亦可见之,如署款为“戊辰冬日”开中所题:“化工错落好风殊,南北枝分共一枝。多谢画家秉直笔,先春烂漫后春无。”以及 “手板迎官二十春,罗浮无梦到风尘。薄书那得琼瑶屑,怎教梅花不笑人”之言,都是如此。他甚至宣称自己“秀才偏是寒酸骨”,但“质比瑶瑰,贞心不易催”,足见其人其心。 此册中,晴江还对自己画梅绝诣进行了集中总结和论述,因此,将之目为晴江的画论集亦无不可。他首先直陈自己师法自然而自立家法,说:“古干盘根碧玉枝,天机浩荡是吾师。画家门户终须立,不学元章与补之。”其次,晴江于画梅绝诣极为自矜,所谓“十月风和作小春,闲拈笔墨最怡神。平生事事居迟钝,画到梅花不让人。”可见一斑。 展览:1、Phoenix Art Museum,1985. 2、HongKong Museum of Art,NO.45,Oct.17-Nov.30,1986. 备注:1、冒广生、高居翰旧藏。冒广生(1873-1959),字鹤亭,号疚斋,江苏如皋人,冒襄后裔。光绪二十年(1894年)举人,后诰授资政大夫。历任刑部郎中、农工商部郎中等。后任国史馆纂修。建国后,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特约顾问。近代著名诗人、词家和有精湛造诣的汉学家。着有《冒鹤亭词典论文集》、《疚斋词论》、《小三吾亭诗文集》。 高居翰(James Cahill,1926-),美国加州人,著名中国古代艺术研究者、收藏家。 2、谈月色、冒广生题跋。谈月色(1891-1976),原名古溶,又名溶溶,晚号珠江老人。广东顺德龙潭乡人。工诗善书画,篆刻、瘦金书、画梅驰誉海内外。 出版:《中国绘画总合图录》第一卷P344,东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IP属地:江苏60楼2011-03-09 01:19
回复
    题识:会稽王冕为慧泉先生写。 钤印:江南春色 题跋:野弗嫌狂丰弗肥,至哉艺也入精微。世间赝作会稽者,貌已不然神更非。乙未新正御题。钤印:乾隆 诗塘:格胜神全。钤印:乾隆御笔 题签:王元章梅花真迹,清宫旧藏。己丑得于香港。钤印: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 鉴藏印: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石渠宝笈、大风堂印、敌国之富、己丑以后所得、不负古人告后人、真鉴、别时容易、球图宝骨肉情、畸园珍藏、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 别离、清勤堂梁氏书法记、法匠 展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3月。 说明:大风堂旧藏。 注:上款慧泉先生系元代著名学者。上海图书馆藏有其所著的《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三卷。 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字符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梅翁等。浙江诸暨人。他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图》目鉴与考证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刘金库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是人们对王冕的称誉。王冕一生酷爱梅花,种梅、赏梅、咏梅、画梅,存世咏梅的诗歌有150首,并以画梅享誉于世,体现他以梅花精神自勉、自许。宋濂《王冕传》记述了王冕求学的经历:“(王冕)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终成通儒。” 一 递藏经过 本图为清宫旧藏,入内府前曾归梁诗正收藏。梁诗正(1679-1763),字养仲,钱塘(今杭州)人。乾隆时历任礼、刑、户、吏部侍郎,户、兵、吏、工部尚书。官至东阁大学士,执掌翰林院,赠太傅,谥文庄。梁氏曾为乾隆帝师,教少年弘历书法和古文。即位后,乾隆赐梁氏“清勤堂”匾,以示隆恩。故卷上钤有“清勤堂梁氏书画记”一印。梁氏精于鉴赏,主编过《御制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与御前大臣张照同纂《石渠宝笈》。由此推断,此图当为梁氏进献乾隆之物。 在乾隆内府时,本图著录于《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与《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及《乾隆御制文物鉴赏诗》中。现据《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可知,裱边的御题在后来重裱时散佚,原御题如下:“世传王冕墨梅率多繁密,盖因夏文彦《图绘宝鉴》称其‘万蕊千花,自成一家’之言,从而假托耳。宋濂尝称:‘冕墨梅不减杨补之。’夫无咎以疏花老干胜,冕既与之相匹,不当独趋于繁。且画梅当以枝干为主,花之疏密,本非所重。盖得貌遗神,尚不足取矧并其貌而失之耶?此帧用笔简劲有神,固当是元章真迹,因并识之”。 此图左上角有乾隆的御题诗:“野弗嫌狂丰弗肥,至哉艺也入精微。世间赝作会稽者,貌已不然神更非。乙未新正御题。”乾隆八玺全。画幅之上乾隆又用宋纸加了一个诗堂,题“格胜神全”四字,虽仅四字,却将王冕一生画梅的艺术成就概括出来。所谓“格胜”,意为画格胜出,是指画的最高境界,“神全”是指其神韵无以复加,显示出本件藏品不同凡响之处。在乾隆所藏的王冕作品中,三次品题又有如此高度评价的唯有此件《墨梅图》。这说明乾隆皇帝对该画作的喜爱和重视,也凸显出此画不同寻常之处。 本图上的“畸园珍藏”为清末收藏家陈遹声之印。陈遹声(1846-1920)字蓉曙,号骏公,诸暨枫桥陈家村人,亦与王冕同乡。光绪十二年进土,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后主练兵、税务诸政。陈在家乡诸暨枫桥镇建畸园,园中授经堂内藏有古籍和名人字画数万卷,孤品珍品甚伙,其对书画鉴赏造诣颇深,著有《历代题画丛录》、《鉴藏要略》。部分书画藏品现存浙江省博物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与翁同龢、李慈铭等齐名。 1949年,张大千在香港购得此画,故有“王元章梅花真迹,清宫旧藏。己丑(1949)得于香港”的题签,并钤有“敌国之富”、“己丑以后所得”等鉴藏印。70年代此图被美国著名鉴藏家王己千收藏,收入其在纽约的溪岸草堂中,王己千先生十分珍爱此作,秘不示人,长达30年之久。 二 本图目鉴与赏析 经目鉴后考证,本图上款“会稽王冕为慧泉先生写”中的“慧泉先生”为元代著名高僧慧泉,俗名林泉,法号慧泉,是元代著名禅师行秀的弟子,上海图书馆藏有其所著《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王冕常为友人画梅以赠,除此图为慧泉先生所画之外,藏于上博的《墨梅图》是为良佐所作,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南枝春早图》轴则是为云峰上人作。该款题书迹与上博所藏《墨梅图轴》及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幽谷先春图》上的书法一致,书风明显受到赵孟頫的影响(王冕少时曾问学于赵孟頫)。字体大小随意,笔画利落,其撇捺左挥又洒,细如豪发而不弱,粗若梁柱而不滞,浓淡之间,如野鹤游天。


    IP属地:江苏61楼2011-03-09 01:21
    回复
      现分别考证其画法如下: 首先,传世王冕画作之精品皆系乾隆内府旧藏,现分藏于北京故宫、上博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本幅墨梅图在构图上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的两幅《南枝春早图》、《幽谷先春图》有异曲同工之妙。所画梅花多浓墨点蕊,主宾得宜,虚实相生,虽“纷纭披复”,却“繁而不乱”,犹如万斛玉珠,晶莹透彻,疏密有致。洁白的花朵与铁骨铮铮的枝干相映照,天真烂漫、生机盎然。这种以繁梅形式表现梅花清贞孤傲气质的艺术手法,较之疏梅更为不易。 再次,本图绘老梅一枝,梅干从左侧出枝,向上伸展,左侧留出空白,左下角梅枝横越主干以破其势,生意盎然。再比较两幅《南枝早春图》,虽是一幅从右上角出枝,一幅从右下出枝,但都在“S”型的上部与下部转折处,用一组梅枝以破主干,增添画面的生气。这种“S”型构图法,已成为王冕墨梅图的标志。 最后,从本图王冕所绘梅干、梅枝与梅花的笔墨之法来看,先用淡墨写出梅干,后以浓墨点苔以示苍腴,嫩枝穿插其间,长线一气呵成。花瓣用极富弹性的“一笔两顿挫”法勾勒,正斜偃仰,形态各异。王冕墨梅在杨补之含蓄工整的基础上,形成其笔势潇洒,笔致精绝,清新俊雅之气格。这种风格应为王冕成熟时期之作品,清拔洒脱的品格,也是王冕精神境界的写照。 三 本图价值与意义 王冕流传至今作品共十五幅,除《三君子图》外,其余均为各种情态的梅花图。上海博物馆藏三幅《墨梅图》、北京故宫藏一幅《墨梅图》卷(此幅在赵雍、王冕、朱德润、张观、方从义合装图五段卷中),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两幅《南枝春早图》、《幽谷先春图》一页(集古名绘册之一)、《梅竹双清》一卷。两幅流入日本,三幅藏于美国各大博物馆中,仅有一幅珍藏在海外私人藏家手上。本图是王冕画梅艺术臻于化境的精心之作,流传有绪。 王冕著有《梅谱》,他爱梅花不畏霜雪:“雪花如席碧天来,屋外老梅连夜开”,他爱梅花不慕虚荣:“不比寻常野桃李,只将颜色媚时人”;他爱梅花高洁清香:“忽如一夜清气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他爱梅花崇高气节:“疏花个个团如雪,羌笛吹他不下来”!故宫博物院所藏《墨梅图》就题有这首广为流传的墨梅诗:“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中一“淡”一“满”尽显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品格,翰墨与梅花之香扑面而来,足称诗格、画格、人格完美融合! 著录:1.《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第三十八册(干隍四十年)第630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人民出版社出版。 2.《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第六册第66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3.《乾隆御制文物鉴赏诗》第56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出版。 4.《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一)》,第90-91页,保利艺术博物馆编,2010年。


      IP属地:江苏62楼2011-03-09 01:21
      回复
        款识:幽兰花临春曙,似青鵉,不飞去,潇洒自多情,清澹无倦虑,落花从弗随流水,祗恐时人知此处。幽兰花,何太素,不餐霞,不滋露。知己有乾坤,终身无世故,生平最弗求声名,偏有声名著诗赋。升甫仁兄大人雅属,云峰周峻写,并作幽兰歌二则于苏台一琴一砚之斋。 钤印: 周峻印(白)云峰翰墨(朱)冰溪居士(白)怀玉山人画印(白) 作者简介:周峻,字云峰,号怀玉山人、冰溪居士,江西玉山人。善画墨兰竹。
        款识:春波鱼戏。倦鹤虚谷写。 钤印:三十七峰草堂(朱) 题跋: 用笔古浑,气势澎湃,能令人兴移画中,情发尘表。南坪仁兄出示属题,吴俊卿。 钤印:吴俊卿(白) 作者简介:虚谷,僧人,俗姓朱,名怀仁,出家名虚白,号虚谷,安徽歙县人,移居江苏扬州。曾任参将。擅山水、花鸟,为晚清最有个人风格之画家,海上近代六十名家之一。


        IP属地:江苏67楼2011-03-12 23:52
        回复
          水墨纸本 立轴 1668年作 画款:携得茶铛傍涧阿,松花飒飒罥藤萝。琴书十载风尘久,莫忘山中招隐歌。戊申春仲,南云山人文点画,并题。 印鉴:竺坞文点(白) 录文:黄庭中人衣朱衣。关门壮菕盖两扉,幽阙侠之高巍巍。丹田之中精气微,玉池清水上生肥。灵根坚固志不衰,中池有士服赤朱。横下三寸神所居,中外相距重闭之。神庐之中务修治,(玄)膺气管受精苻。急固子精以自持,宅中有士常衣绛。子能见之可不病,横理长尺约其上。子能守之可无恙,呼噏庐间以自偿。保守完坚身受庆,方寸之中谨盖藏。精神还归老复壮,侠以幽阙流下竟。养子玉树不可杖,至道不烦不旁迕。灵台通天临中野,方寸之中至关下。玉房之中神门户,既是公子教我者。明堂四达法海员,真人子丹当我前。三关之间精气深,子欲不死修昆崘。绛宫重楼十二级,宫室之中五采集。赤神之子中池立,下有长城(玄)谷邑。长生要眇房中急,弃捐摇俗专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系子长流心安宁。观志流神三奇灵,闲暇无事修太平。常存玉房视明达,时念天仓不饥渴。役使六丁神女谒,闭子精路可长活。 款识:临唐橅本,似澄之年兄,汪由敦。 印鉴:汪由敦印(白)、谨堂(朱)(9 1/2×23 1/4 in) 约1.3平尺 29×58cm(11 3/8×22 7/8 in) 约1.5平尺 文点:字与也,号南云山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征明后裔。工诗文,善书、画,山水学文征明,兼画人物,尤长松竹小品。 汪由敦:字师茗,号谨堂,又号松泉居士。安徽休宁人。清代名宦、文学家、书法家。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谥文端。书法力追晋、唐大家,兼工篆、隶。


          IP属地:江苏69楼2011-03-12 23:55
          回复
            题识:当门人必锄,所以处空谷。众草各自春,寒香抱幽独。丙辰岁寒,吴昌硕。 钤印:吴俊之印、吴昌石、鹤寿 说明:原藏者为日本著名书法家、收藏家小林门庵。 展览:1977年日本吴昌硕纪念展。 出版:1.《吴昌硕逝世五十年·吴昌硕纪念展》P79,日本谦慎书道会编,二玄社1977年出版。 2.《荣宝斋2006特刊》P9,中国美术出版总社2006年9月出版。
            题识:何来瘦影扑银缸,梦醒三更月到窗。秋意满庭人未起,数声玉笛不成腔。乙卯十月朔雨夜,七十二聋叟吴昌硕。 钤印:俊卿大利、昌
            题识:绿玉挟持满树金,日高宫巷尚沉沉。行人误认槐黄节,犹道名葩著上林。缶先生。 钤印:苦铁匠况 说明:附入境单。带盒。枇杷
            题识:临抚石鼓琅琊笔,戏为幽兰一写真。中有离骚千古意,不须携去赛钱神。子云法家属。吴俊卿。 钤印:仓硕、石人子室 出版:
            款识:六年前于雾峰得芝草数茎,挺生石上,不阶寸土。信山川之灵秀所钟也。瑞麟仁兄正之,己亥春日,大千张爰。 钤


            IP属地:江苏70楼2011-03-13 00:03
            回复
              水墨泥金 扇面 款识:天水赵氏文俶写。 钤印:[赵俶] [端容] 收藏印:[稚柳] 说明:1.赵文俶,明代女画家。字端容,吴(今江苏苏州)人。她是文徵明的玄孙女,文从简的女儿,嫁吴中高士赵灵筠为妻。一同隐居,怡情山林。她擅长写生花卉,见幽花异卉、小虫怪蝶就信笔点染,她所绘寒山草木昆虫不下千种。她所作花卉皆能曲肖物情,得其生趣,笔墨细秀,皆具绢丽之韵。所绘苍松怪石,也颇为老劲。 2.谢稚柳先生旧藏。
              钤 印 : 潘天寿(白) 款 识 : 空谷谁为侣,幽香邈白云,不堪眉黛好,无语卓文君,黛下脱好字,心仁先生属,三十四年红梅开后寿 备 注 : 注:潘天寿喜画兰,与前人不同的是,他画兰从骨气、骨力取胜,追求雄健、豪壮、气势、刚阳,而潘天寿对于兰的气质可谓情有独钟,他曾有咏兰诗:“闲似文君春鬓影,清如冰雪貌姑仙,应从风格推王者,岂仅幽香是以传”,又有盆兰诗曰:“做春细雨沁窗沙,向老情怀懒倍加,耐有寒香蕴诗味,残兰又放一枝花”。兰古称君子之花,象征着人格的高洁与不逐尘俗,此件《空谷幽兰》作于1945年,以书意写之,构图奇崛,柔中见刚,极见功力。老庄有语曰:“芝兰生于森林,不因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因贫困而改节”,君子与兰融汇,超凡脱俗,洁身自好,概源于此。
              纸本 镜片 款识:秋水涨溪平秋草沿溪曲处老荷残森森浸寒玉曰暮野鸥来踏破一溪绿秋水卧衔山石翠平铺冷山上度行人水中摆影。秋水二诗朝老亲家属书以破酷暑。南阜弟翰学。 钤印:[高凤翰印] 李 (1686-1762) 空谷幽兰 1737年作 水墨纸本 镜片 款识:芳草碧萋萋萋。思君沣水西。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乾隆二年中春,复堂懊道人
              1709年作 设色绢本 立轴 款识: 洗砚试新墨,香风拂兰纸,莫嫌兰叶稀,叶多伤兰蕊。己丑十月望写於海淀成坐轩并题一绝句,酉君蒋廷锡。 钤印:[


              IP属地:江苏71楼2011-03-13 00:11
              回复
                学书法,技法只是其一,皮毛而已。他是理性的、外在的,易学、易懂。
                书法最重要的还是气韵。气韵乃内在、感性的。因情而生韵。这是个人修养的体现。
                这一点可从一些前辈大家身上得以印证。他们的技法其实很简单,有的可以说也没什麼技法可言。但是他们一下笔就对。这就是内在的学养。
                所以学习书法,不仅仅是书法。学习中国传统的艺术最重要的是要读书,养气。苏辙有言:“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IP属地:江苏75楼2011-03-21 12:18
                回复
                  题识:金盏银台火齐珠,笔头玲珑世间无。五都不与啻胡卖,写作春风岁岁图。胶西高凤翰左手。 钤印:老阜、年七十六、后尚左生、遯 作者介绍:高凤翰,(水仙)


                  IP属地:江苏76楼2011-03-27 23:33
                  回复
                    洒金设色纸本 横披 款识:_翰香方家先生大人法政。梅卿学写。 钤印:_楳卿写意(朱) 跋文:1._香草美人同此心。岁在昭阳单阏七巧前一夕,题於都门崇文城南汲香书屋,古越十二湘帘主人翰香氏识。钤印:翰香(白) 2._荫平玉池,养以渏石。癸卯秋初,将返博陵,适见梅卿为我翰芗仁六兄大人绘兰,不可无以记之,因篆八字於上,以博一笑。秀亭弟卢奇峯。 3. _空谷佳人宜作伴,贵游公子不能招,小窗相对读离骚。向子諲词,录题梅卿画为翰芗六哥大人正之。弟篠贞。钤印:可然风月(朱) 4. _兰生空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又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自芳兰之静性也,久而不闻香之殊境也,不得与凡卉众葩道。吾梅卿画兰小幅似翰香仁六兄大人之属。汝封叶曰音。钤印:非曰能止(朱) 怀古(白) 5. _兰为王者香,岂与众草伍。非特丛生幽谷,超出群芳;即兹兴寄纤毫,羞增野艳。会心不远,恍纫骚客之衣;著手成春,如入善人之室。题楳卿画兰以应翰香六兄大人雅属,并希正之。实斋弟王郁文。


                    IP属地:江苏77楼2011-04-02 01:51
                    回复
                      6. _漫矜九畹泠风光,淡墨踈丛有国香。曾忆山阴修禊日,画图两岸引流觞。瘦骨嶙嶒片石堆,孤高一种卧苍苔。漫怜绝色鲛绡冷,欲带轻烟玉露开。幽兰逸韵远风尘,半在山巅半水滨。何事小窗闲沈墨,毫端留得四时春。笔为锄耒砚为田,种得湘皋万顷烟。浓淡清奇俱入格,珊珊花叶有余妍。风飘雪笠过湘阴,翠羽明珠思不禁。自有素心来九畹,幽香合向水边寻。晓风骀宕绣帘开,翦茁新姿对小阶。一片瞢腾飞墨沈,疑从燕姞梦中来。幅上湘波手自栽,半瓯花露和梅开。偶然著色神飞动,疑是真人天际来。不须争买掷金钱,一任幽芳种淡烟。知是益都乘酒兴,写来丛下落余妍。岁在昭阳单阏且月中澣,翰香仁棣大人持梅卿画兰嘱题,因书成句八章以补其隙,即请正腕。岚溪曾辅墉。钤印:墉(白) 兰溪(白)


                      IP属地:江苏78楼2011-04-02 01:52
                      回复
                        钤印:楳卿写意(朱)
                        钤印:翰香(白)
                        钤印:可然风月(朱)
                        钤印:非曰能止(朱) 怀古(白) 
                        款 识: 款识:翰香方家先生大人法政。梅卿学写。 
                        内容介绍: 1941
                        王 倩〔清〕 幽兰图
                        洒金设色纸本 横披
                        跋文:1.香草美人同此心。岁在昭阳单阏七巧前一夕,题于都门崇文城南汲香书屋,古越十二湘帘主人翰香氏识。
                        2.荫平玉池,养以渏石。癸卯秋初,将返博陵,适见梅卿为我翰芗仁六兄大人绘兰,不可无以记之,因篆八字于上,以博一笑。秀亭弟卢奇峯。
                        3. 空谷佳人宜作伴,贵游公子不能招,小窗相对读离骚。向子諲词,录题梅卿画为翰芗六哥大人正之。弟筱贞。
                        4. 兰生空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又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自芳兰之静性也,久而不闻香之殊境也,不得与凡卉众葩道。吾梅卿画兰小幅似翰香仁六兄大人之属。汝封叶曰音。
                        5. 兰为王者香,岂与众草伍。非特丛生幽谷,超出群芳;即兹兴寄纤毫,羞增野艳。会心不远,恍纫骚客之衣;着手成春,如入善人之室。题楳卿画兰以应翰香六兄大人雅属,并希正之。实斋弟王郁文。
                        6. 漫矜九畹泠风光,淡墨


                        IP属地:江苏80楼2011-04-11 23:02
                        回复
                          钤印:夏媚、吴美美、荷屋后人、可得神仙、雾看峨眉 款识:《宋 · 王令句》。壬申秋,借宋人王令句题画,美美夏媚。 题跋: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如兰之意其合永欢。丁丑岁除,小乘山房为美美二女题其所作幽图。南海吴子玉记。 钤印:吴子玉、鹜道人 吴美美(b.1958),又名夏媚、漪媚、夏湄,原籍广东佛山市,生于广州。为清代著名学者、鉴藏家吴荣光第六世孙。创作写生,不为前人所囿,气格极清而柔美,为当代少有的新古典主义画派,得启功、谢稚柳诸贤称许备至。 题跋人简介:吴子玉:即吴灏(b.1930),广东南海人。字子玉,号迟园,岭南画坛奇人之一。吴灏祖上吴荣光善书画,精鉴别,祖父吴赤云亦富收藏。吴子玉行草书出入宋代米海岳、黄山谷而章法则在明清之间,纵横驰骋,略无拘束而能神完气足;小楷则本倪云林,冷峻峭拔;绘画上承宋元,下及石涛、八大、大千等,又精篆刻,气息醇古;又擅倚声,学五代、北宋,有《梦帘香阁词》行世。吴美美为其儿女。
                          题识:临橅石鼓琅琊笔,戏为幽兰一写真。中有离骚千古意,不须携去赛钱神。子云法家属,吴俊卿。 钤印:仓硕、石人子室 展览:“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说明:上款人赵子云(1874-1955),号云壑、泉梅老人,江苏苏州人,吴昌硕弟子。此幅作品用笔沉稳,融入 千古而显现于一丛一瓶幽蓝间,既突出了文人画的清雅格调,又表现了师徒两人的深厚情谊。 吴昌硕,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
                          款识: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故,求者遍山隅。龙士年九十寿辰于合肥。 钤印:龙士(朱文)、龙士长寿(白文) 注:原装旧裱,文物商店旧藏。 肖龙士(1889-1990),字品一。名翰轩,原徐州肖县人。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协名誉主席等。


                          IP属地:江苏82楼2011-05-06 03:00
                          回复
                            水墨纸本 手卷 款识:(一)乾隆乙酉(1765年)板桥画。钤印:郑燮之印(白文)、爽鸠氏之官(朱白文)。 (二)春风昨夜入山来,吹得芳兰处处开。惟有竹为君子伴,更无他卉可同栽。钤印:郑为东道主(白文)、郑燮(白文)、橄榄轩(朱文)。(其中“郑燮之印”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1453页,第30印;“爽鸠氏之官”、“郑燮”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1454页,第43、47印;“郑为东道主”、“郑燮”、“橄榄轩”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1456页,第84、90印,文物出版社)。 作者简介:郑板桥,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扬州八怪”之一。历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人称三绝。 按语: “春风昨夜入山来,吹得芬兰处处开。惟有竹为君子伴,更无他卉可同栽。”兰空谷绽放,幽香袭人,竹虚心高洁,刚直不阿,历来被隐人高士作为君子的象征。此卷为郑板桥晚年力作,画法继承徐渭、石涛,八大的水墨大写意传统,清雅绝俗。笔下兰蕙寥寥数笔,却独具精神,有数里之香。兰叶用笔刚劲挺拔,洒脱中见其秀气。少而不疏,多而不乱。图中竹石更是以行草笔法为之,简练概括。板桥精画能诗,更擅长书法,揉合古今,自创“六分半书”。图上题跋结字险绝,诸体参合,错落有致。书画相融,凭添雅气耳。


                            IP属地:江苏84楼2012-04-29 21:21
                            回复
                              1.香騒遗意,渔川先生属写即正,辛卯六月昌硕吴俊
                              款识:所南幽苑摩诘磁斗不地而土不陶而缶泓农陶君会稽楮友中书肆权上下其手收入个中凝然不朽爱莲 钤印:金珵之印(白文)、长字薀山(朱文)


                              IP属地:江苏85楼2012-04-29 21: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