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色纸本 立轴 题识:兰言竹笑自惺惺,能事谁如古有灵。触处香瘢对石髄,一经披拂更亭亭。丙寅(1926年)初春,达三仁兄大雅鉴,子大程颂万并题。 钤印:程颂万印(白)、鹿川阁(朱) 出版:中国文史出版社,《武汉蓝光艺术博物馆藏品》,
款识:扫五斗俗尘 钤印:冬心先生 子孙永保 鉴藏印:絜盦审定珍迹 贵禺钟琴初收藏书画印
水墨纸本 立轴 款识:(一)云东。 (二)秋来未到阖闾城,水竹春深远梦生。有客问予将何去,淡烟疏雨正关情。公绶因张用节茂才之便,付其同宗士行画册以还,又因竹之烟雨以致想也。戊戌八月。 钤印:赐进士(白文)、姚(朱文)、云东逸史(白文)。 盒上题:云公绶墨竹神品。盒内题:癸亥夏日观并题签,竹垞衡。钤印:竹垞(朱文)。题签:云公绶墨竹神品。竹垞题签。钤印:衡印(白文)、竹垞(朱文)。 说明:带木盒。 作者简介:姚绶,明代官员、书画家。字公绶,号谷庵,又号仙痴、丹丘生、谷庵子、云东逸史,浙江嘉兴大云寺人。官监察御史。著有《谷庵集》、《云东集》、《天人合旨》、《姚御史诗文》。
登录后可查看 登录后可查看 登录后可查看 钤印:金氏寿门书画(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金农》52印,591页) 题识:予游弁山,寻小玲珑石不得,信宿僧寮。僧心印乞写瘦竹一枝,长供佛前。竹尊者顿开生面矣,并题诗云:好游名山扶一藤,林间忽遇长眉僧。合掌乞画苦寒竹,先生近日无他能。竹中不复画荆棘,荆棘乃竹之盗贼。老来懒似水牯牛,随意题诗在上头。此记五年前游吴兴所作,壬午清夏无事,画竹以寄玙沙先生观察公,复书一过。寄到之日定多物外之赏,于茶熟时,要二三宾佐共吟啸也。七十六叟金农。 鉴藏印:古微堂秘籍印、邵阳魏氏珍藏、谢稚柳鉴赏印、秋兰室藏书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记 说明:1.上款“玙沙”即钱琦。钱琦(1709-1790),字相人,号玙沙,今浙江杭州人。乾隆二年(1737)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河南御道使,江苏按察史等。乾隆十六年(1751)任巡台御史。平生喜书好诗,与袁枚相交甚久,著有《澄碧斋诗钞》十二卷、《别集》一卷。 2.此幅《墨竹》曾经魏源、谢稚柳、上海文管会收藏。 3.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有《古微堂内外集》、《古微堂诗集》、《诗古微》等五十余种著作,对中国近代思想史影响巨大。 4.上海博物馆编纂《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591页,52印“金氏寿门书画”即采自本幅作品。 展览:“中国绘画陈列展”,上海博物馆,1980年。 按语:金农此轴,以战掣之笔写风竹,如柳叶翻飞,有迎风作笑之态,横空入云之概。若较其似与非,则误。盖文人写意,不求形似,所谓“似芦似麻,”但写胸中逸气。然竹之清爽孤傲已得诸毫端,笔墨之秀洁出尘,犹沁人心脾。右上长题旧作诗,以寄友人,自称“定多物外之赏”,对自己的诗与画与书,表示出充分的自信。图成于冬心先生七十六岁时,已是其极晚笔了。此图书画俱佳,保存完美,更经魏源、谢稚柳等名家鉴藏,的是收藏佳品。 中国文人画,是诗、文、书、画的合体,是一种综合性的、具有深刻人文内涵的艺术。金农《墨竹图》便是典型的例子。 面对冬心先生的这幅画,我们看到了两竿清瘦的、在风中飞舞着的新篁,一前一后,一浅一深,交错着,如同飘动的凤尾(或许这竹就名之凤尾)。那婀娜的嫩叶,让人联想到书法中的草隶甚至李后主的“金错刀”。 图上端,先生以其独特的漆书作诗为文:“予游弁山,寻小玲珑石不得,信宿僧寮,僧心印乞写瘦竹一枝,长供佛前,竹尊者顿开生面矣!并诗云:‘好游名山扶一藤,林间忽遇长眉僧。合掌乞画苦寒竹,先生近日无他能。竹中不复画荆棘,荆棘乃竹之盗贼。老来懒似水牯牛,随意题诗在上头。’此记五年前游吴兴所做,壬午清夏,无事画竹,以寄玙沙先生观察公,复书一过。寄到之日定多物外之赏,于茶熟时,要二三宾佐共吟啸也!七十六叟金农。”记事记情,活写出这位高雅之士的生活情态。我们不妨也取这种姿态,泡壶茶,慢慢品赏他的妙制。鉴藏的乐趣,正在于此罢! 铿锵沉厚的书与清新飘逸的竹形成了对照,老与秀、重与轻、古朴与柔媚集于一图,组成阴阳。这是文人的趣味、文人的情怀! 金农工古文、诗词,擅八分书,独创漆书,篆刻追秦汉。然而他于绘画一道,大约是六十岁才开始的。由于诸多方面的修养,他出手便不落寻常蹊径,自具一种风神。关于画竹,《冬心先生画竹题记》中说:“冬心先生年逾六十始学画竹,前贤竹派不知有人,宅东西种植修篁约千万计,先生即以为师。”可见,他画竹的方法和灵感都来自真竹。 冬心先生的画,代笔者甚多,代笔人前后也有别。在他的学生中,主要是罗聘与项均两人,项均本款画不易见,缺少比照,故难以确定其所代笔者。罗聘与金农同属“扬州八怪”,其画多能,笔致苍厚,且传世真迹不少,风格比较容易分辨。一般认为,笔墨偏于生拙且含清秀者,为金农亲笔。以此标准判断,该图应属冬心先生亲笔,其时先生画竹已十六年了。 萧平 著录:1.《冬心先生续集》,罗聘辑,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 2.《冬心先生题画记》,潘氏桐西书屋,清同治十一年(1872)刊本。 3.《冬心先生画竹题记》,清同治十三年刊本。 4.《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591页,文物出版社,1987年。 5.《扬州八怪现存画目》262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91年。 6.《扬州八怪题画录》125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年。 7.《扬州八怪书画年表》287页,1992年。 8.《扬州八怪诗文集》109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