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2017年9月28日《南方周末》)
遴选无需高校事先申报,专家委员会经过讨论和第一轮记名投票,先整体生成了一份建议名单。特别之处在于,第一轮投票没有候选人,专家委员们并不是针对具体学科和具体学校进行投票。
“投票投的是条件,什么样的学科属于一流学科。”第二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几个月前在北京参与了两轮投票,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比如,(同不同意)五年之内有人得过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所在的学科就作为一流建设的学科,(第一轮投票投的是这个)。像‘复旦新闻’这样具体的学校名、学科名,我们投票时连这四个字都见不到。”专家委员会讨论通过了一整套遴选标准,标准中既有学科排名等“硬条件”,也有定性标准;有一些条件是并列的,满足其中一条即可入选。
根据这套尚未公开的遴选标准,第一轮投票后,所有符合条件学科自动生成了一份建议名单,包括421个学科,涉及99所高校。黄达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和9月21日最终公布的名单相比,建议名单中的学科一个都没有删去。
没有减少,但是有增加。黄达人说,“有的学校需要进入,但又没有符合条件的学科,就(由学校)自己定学科。”最终的“双一流”名单包含137所学校、465个学科,比建议名单新增了38所学校、44个学科;其中,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重庆大学、郑州大学、新疆大学各有3个学科,其余35个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各有1个学科。
名单上,这44个由新增高校自主认定的学科后都标注了“自定”,以示与根据专家委员会确定的标准而认定的学科有所区别。增加这38所学校,保证了31个省份都至少有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