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我首次参加一级建造师市政专业考试。实不相瞒,我也是因众人皆知的缘由,跟风报考了这个专业(在此自我鄙视一下)。所幸成绩合格,经济 86 分,法规 95 分,管理 91 分,市政实务 107 分。合格线为:经济 60 分,法规 78 分,管理 78 分,市政实务 96 分。考试前预估成绩为:经济 93 分,法规 105 分,管理 105 分,市政实务 90 - 105 分(只能大致估算),实际成绩为:经济 90 分,法规 108 分,管理 109 分,市政实务 112 分。
考试只是一个开端,考过虽值得欣慰,但无需自喜或骄傲。一级建筑师可轻易超越我们,注册土木、设备工程师等对我们直接无视,注册会计师也会投来鄙夷目光。更有甚者,那些没有证书却拿着百万年薪的项目经理也在嘲笑我们的浅薄。所以,切勿过分看重此考试,它不算什么。然而,就考试本身而言,在此讨论 “考与不考” 实属多余。我们应思考的是,选择一杆进洞还是辗转迂回,速战速决还是打持久战。
最重要的是心态和决心。当你决定参加考试,最好树立一次通过的决心和信心。因为这个考试极为磨人,若不强势攻克它,它就会慢慢消耗你,直至你绝望抓狂。要做好牺牲各种娱乐、休闲时间的准备,与各种花花世界的诱惑抗争,坚持枯燥学习到底。大家的时间都很紧张,若实在挤不出时间,可以权衡一下 “牺牲几个月少赚点钱” 和 “考了两三年,第四年还继续考” 哪个更痛苦。要将 “想要通过” 转变为 “一定要通过”。世间之事,往往 “想要” 不可得,“一定要” 才可得。努力却未成功的大有人在,玩乐中轻松考过的也有,但其中总有运气成分。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走钢丝式通过考试,为每一份努力加码,强势、宽裕、保险地搞定它。
一级建造师的通过率为何如此之低?近几年的建造师考试通过率一直是个谜,无官方数据可查。但通过率低是有目共睹的,原因众多。其一,基数大,报考人数多,因该考试火爆。其二,与需求相关,每年新增项目经理数量和新项目数量决定了需求,未来建筑业市场萎缩,通过率可能更低。此外,建造师考试初期放水较大,某年通过率曾达 48%,当时是为了充数。09 年建设部开会表示建造师基本饱和,今后要提高质量。这些外部因素无法改变,只能承受。内部因素主要是时间投入不足,这是多数人屡战屡败的主因。很多人考了五六年,却从未下狠心,排除万难。不要被通过率吓倒,目前一级建造师一次过四科的通过率虽在 3 - 8%,但其中要除去大量缺考、不买书碰运气、买书不认真看以及土经理不会涂答题卡的人。真正认真看书并投入足够时间的人,考试难度并不大,就是比拼谁更努力。
备考一级建造师需要投入多少时间?以我为例,本科毕业,建设类专业,在施工单位工作几年,26 岁。一级建造师四门课教材合计约 1400 页。我每小时能看 7 - 8 页,看完一遍需 175 - 200 小时。若每天拿出 4 小时(多数人拿不出这么多时间),看一遍书需 50 天。但看完一遍往往不知书里大体内容。培训老师说至少看 5 遍书才有保证,且后面看一遍所需时间会逐渐减少(每次约减少 20%),所以总时间为:50 + 40 + 32 + 26 + 20 = 168 天,约 5.6 个月,还需做题,没有 6 个月难以完成。
若专业不对口,再加两个月;若没有施工现场经验,再加半个月并多看施工现场视频。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衰退也会增加难度。我闭关 90 - 100 天,期间几乎未回家。早上 6 点起床看两小时书,然后上班;中午困了休息,不困就看一小时多;晚上时间充足,通常能保证 4 - 5 小时看书。一天可看 6 - 8 小时书,这得益于找了个不繁重的工作。所以,对于大家来说,可能要早开始复习两个月。
朋友的签名很有道理:“孩子送去娘家,老公赶去婆家,姐姐只剩一个人在战斗。闭上眼睛听课,睁开眼睛看书,除了考试神马都是浮云。” 专心是一大利器。作为男性,要考虑戒色;不能出去赴宴;大热天即使汗流满面也要坚持;累了就喝茶、咖啡;加班时要在其他时间熬夜补上功课。关键是你的目标是 “想过” 还是 “一定要过”,世间之事,“想过” 往往不可得,“一定要过” 往往可得。我们都是成年人,能分辨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应分清主次,合理分配和平衡时间。
这个考试有哪些特点?第一大特点是脱离实际工作。因为考试必须有明确答案,而工作方法多样。书上模棱两可、答案不唯一的问题可无视。第二大特点是属于 98% 的文科考试。虽涉及工程,但记忆、理解的内容占绝大多数,数学水平要求低。第三大特点是三门公共课与实务课难度差距大,复习方法也截然不同。公共课有套路、采分点,看书不必太细;实务课基本无套路,不能迷信采分点,必须看细致。
各科应如何复习?
建设工程经济:一般人觉得这是三门公共课里最难的,主要是看书理解不到位。这门课的关键在第一章的几个公式和现金流量图,理解各种公式及其适用模型就基本没问题。大部分知识点有例题,考题水平与例题相当。理解时多联系生活,不要想公司的事。第二章财务的税费那节较绕,只有 1 分,可果断放弃。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文科思维强,难者觉得难,易者觉得易。法规主要考查对法条的理解,需听老师讲解,否则易摸不到重点产生偏差。对法律关系和事件,可联系自身或想出有趣例子记忆。部分内容需死记硬背,只能多看书、多总结。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本应是高深课程,却考背诵。攻克进度计划中的网络图,这门课就有信心。听老师划重点,形成框架,但前后文也要补充理解。三门公共课不要逐字逐句看书,跟着老师抓重点。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这是最重要的一门课。很多人过了前三科却没过这一科,甚至第二年考还不过,第三年又得重来。实务知识点琐碎,涵盖专业多,靠教材复习。教材高度浓缩,处处是考点,必须看透。每年还有 10 - 20 分教材外题目,若有实际工作经验则幸运,若没有,可凭借文笔和专业知识组织语言答题。
实务复习时间应占 70% 以上,书要翻六七遍。可先通读,再配合老师讲课看书。我做了一件看似无用功的事:把习题集、历届考题和培训班的 130 多道案例题及答案打印出来,70 道题答案通篇抄写,60 道题先看题目想答案再写关键词和要点。抄写答案可练字、熟悉套路和 “语感”,有助于遇到陌生题目时答题。记忆方面要采用 “图片记忆” 和 “场景记忆”,对不熟悉的内容多搜图片或想象建立图片,不熟悉施工现场的多搜看相关视频,对程序性知识点要想象自己是项目经理在现场处理事情。
关于培训课件的选择:
经济:梅世强、杨静、黄金芳,他们的课程虽只有 10 小时左右,但能让经济这门课脉络清晰。
法规:陈印。即使不考这门课也推荐,他能让法规考试变得易如反掌,生动有趣且印象深刻。其次是鲁班教育的高唱。
管理:成立芹,有考试经验的听听成立芹的课再自己看书即可。
实务:以教材为本。书看到最后会发现每本书的核心知识点不多,法规不超过 30 页,管理不超过 300 句话,但能占卷面 80%。三门公共课要抓大放小,命题点稳定。实务则要大小兼顾,主次兼修。
关于做题:
第一个原则:三门公共课在搞定历年真题前,不要做其他题目。历年真题足够,做懂做会。其他题目质量差,水平无法与真题相比。
第二个原则:不建议做教材配套的习题集,质量差且题量大,让人没信心。
第三个原则:实务不需要做题。选择题无套路,案例题也无套路,多看书。可抄案例题,不宜做太多题,两三套真题或模拟题检验即可。计划一次性通过的,最终测验得分应在及格线以上 20 分,经济 80 分左右,管理和法规往 100 分以上努力,实务按 130 分要求自己。
关于考试答题:
三门公共课:总分取决于多选题的零蛋数量,而非单选题。
(1)30 个多选题中,一个零蛋不吃,总分 120 分以上;两个零蛋,总分 105 - 115 分;6 个零蛋,总分 90 分以上,仍很安全;10 个零蛋,总分 75 - 80 分,生死未定;12 个零蛋,肯定不过。
(2)做多选题要像老鼠一样警觉,像兔子一样胆小,死命往少里选。只有闭着眼睛都会的才选 3 项,稍微感觉难就选最有把握的 2 项,不能选第 3 项,因为这是拿一年光阴去赌。
(3)交卷前检查多选题,先检查问 “正确” 还是 “错误” 等题,防止看倒,一般人会因此丢 3 - 5 分;再检查选了 3 项的,看哪个能踢出去,选 2 项才安全。
实务:五道大案例,每个包含 4 - 5 个小问。
(1)先跳过案例背景看小问,找出熟悉的无需案例背景信息的小问。
(2)做题顺序先易后难,开始的 10 分钟心情紧张,只做会的题,保底拿分。
(3)卷面整洁。
(4)尽量用书上的话答题。
关于其他:
(1)卖答案、卖设备考中传答案、考后改分的都不可信。
(2)泄题虽可能存在,但很难遇到真的。若买 100 份试卷和答案并背过,考试不过就没天理了。
(3)关于压分和调分,专家会先取 2000 套左右卷子进行 “预判卷”,根据考试水平和通过率要求重新制定判分标准后正式阅卷。所以估分不可靠,要充分准备,增大保险系数,应对不可知风险。
凡含泪播种的,必欢呼收割。愿一切辛劳都有收获,愿一切努力都获得祝福。祝 2024 年未过打算 2025 年继续奋战的同志和 2025 年第一次参加考试的同志马到功成,强势搞定!有任何有关一建、二建、造价报考条件或其他问题可以联系我。
考试只是一个开端,考过虽值得欣慰,但无需自喜或骄傲。一级建筑师可轻易超越我们,注册土木、设备工程师等对我们直接无视,注册会计师也会投来鄙夷目光。更有甚者,那些没有证书却拿着百万年薪的项目经理也在嘲笑我们的浅薄。所以,切勿过分看重此考试,它不算什么。然而,就考试本身而言,在此讨论 “考与不考” 实属多余。我们应思考的是,选择一杆进洞还是辗转迂回,速战速决还是打持久战。
最重要的是心态和决心。当你决定参加考试,最好树立一次通过的决心和信心。因为这个考试极为磨人,若不强势攻克它,它就会慢慢消耗你,直至你绝望抓狂。要做好牺牲各种娱乐、休闲时间的准备,与各种花花世界的诱惑抗争,坚持枯燥学习到底。大家的时间都很紧张,若实在挤不出时间,可以权衡一下 “牺牲几个月少赚点钱” 和 “考了两三年,第四年还继续考” 哪个更痛苦。要将 “想要通过” 转变为 “一定要通过”。世间之事,往往 “想要” 不可得,“一定要” 才可得。努力却未成功的大有人在,玩乐中轻松考过的也有,但其中总有运气成分。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走钢丝式通过考试,为每一份努力加码,强势、宽裕、保险地搞定它。
一级建造师的通过率为何如此之低?近几年的建造师考试通过率一直是个谜,无官方数据可查。但通过率低是有目共睹的,原因众多。其一,基数大,报考人数多,因该考试火爆。其二,与需求相关,每年新增项目经理数量和新项目数量决定了需求,未来建筑业市场萎缩,通过率可能更低。此外,建造师考试初期放水较大,某年通过率曾达 48%,当时是为了充数。09 年建设部开会表示建造师基本饱和,今后要提高质量。这些外部因素无法改变,只能承受。内部因素主要是时间投入不足,这是多数人屡战屡败的主因。很多人考了五六年,却从未下狠心,排除万难。不要被通过率吓倒,目前一级建造师一次过四科的通过率虽在 3 - 8%,但其中要除去大量缺考、不买书碰运气、买书不认真看以及土经理不会涂答题卡的人。真正认真看书并投入足够时间的人,考试难度并不大,就是比拼谁更努力。
备考一级建造师需要投入多少时间?以我为例,本科毕业,建设类专业,在施工单位工作几年,26 岁。一级建造师四门课教材合计约 1400 页。我每小时能看 7 - 8 页,看完一遍需 175 - 200 小时。若每天拿出 4 小时(多数人拿不出这么多时间),看一遍书需 50 天。但看完一遍往往不知书里大体内容。培训老师说至少看 5 遍书才有保证,且后面看一遍所需时间会逐渐减少(每次约减少 20%),所以总时间为:50 + 40 + 32 + 26 + 20 = 168 天,约 5.6 个月,还需做题,没有 6 个月难以完成。
若专业不对口,再加两个月;若没有施工现场经验,再加半个月并多看施工现场视频。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衰退也会增加难度。我闭关 90 - 100 天,期间几乎未回家。早上 6 点起床看两小时书,然后上班;中午困了休息,不困就看一小时多;晚上时间充足,通常能保证 4 - 5 小时看书。一天可看 6 - 8 小时书,这得益于找了个不繁重的工作。所以,对于大家来说,可能要早开始复习两个月。
朋友的签名很有道理:“孩子送去娘家,老公赶去婆家,姐姐只剩一个人在战斗。闭上眼睛听课,睁开眼睛看书,除了考试神马都是浮云。” 专心是一大利器。作为男性,要考虑戒色;不能出去赴宴;大热天即使汗流满面也要坚持;累了就喝茶、咖啡;加班时要在其他时间熬夜补上功课。关键是你的目标是 “想过” 还是 “一定要过”,世间之事,“想过” 往往不可得,“一定要过” 往往可得。我们都是成年人,能分辨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应分清主次,合理分配和平衡时间。
这个考试有哪些特点?第一大特点是脱离实际工作。因为考试必须有明确答案,而工作方法多样。书上模棱两可、答案不唯一的问题可无视。第二大特点是属于 98% 的文科考试。虽涉及工程,但记忆、理解的内容占绝大多数,数学水平要求低。第三大特点是三门公共课与实务课难度差距大,复习方法也截然不同。公共课有套路、采分点,看书不必太细;实务课基本无套路,不能迷信采分点,必须看细致。
各科应如何复习?
建设工程经济:一般人觉得这是三门公共课里最难的,主要是看书理解不到位。这门课的关键在第一章的几个公式和现金流量图,理解各种公式及其适用模型就基本没问题。大部分知识点有例题,考题水平与例题相当。理解时多联系生活,不要想公司的事。第二章财务的税费那节较绕,只有 1 分,可果断放弃。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文科思维强,难者觉得难,易者觉得易。法规主要考查对法条的理解,需听老师讲解,否则易摸不到重点产生偏差。对法律关系和事件,可联系自身或想出有趣例子记忆。部分内容需死记硬背,只能多看书、多总结。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本应是高深课程,却考背诵。攻克进度计划中的网络图,这门课就有信心。听老师划重点,形成框架,但前后文也要补充理解。三门公共课不要逐字逐句看书,跟着老师抓重点。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这是最重要的一门课。很多人过了前三科却没过这一科,甚至第二年考还不过,第三年又得重来。实务知识点琐碎,涵盖专业多,靠教材复习。教材高度浓缩,处处是考点,必须看透。每年还有 10 - 20 分教材外题目,若有实际工作经验则幸运,若没有,可凭借文笔和专业知识组织语言答题。
实务复习时间应占 70% 以上,书要翻六七遍。可先通读,再配合老师讲课看书。我做了一件看似无用功的事:把习题集、历届考题和培训班的 130 多道案例题及答案打印出来,70 道题答案通篇抄写,60 道题先看题目想答案再写关键词和要点。抄写答案可练字、熟悉套路和 “语感”,有助于遇到陌生题目时答题。记忆方面要采用 “图片记忆” 和 “场景记忆”,对不熟悉的内容多搜图片或想象建立图片,不熟悉施工现场的多搜看相关视频,对程序性知识点要想象自己是项目经理在现场处理事情。
关于培训课件的选择:
经济:梅世强、杨静、黄金芳,他们的课程虽只有 10 小时左右,但能让经济这门课脉络清晰。
法规:陈印。即使不考这门课也推荐,他能让法规考试变得易如反掌,生动有趣且印象深刻。其次是鲁班教育的高唱。
管理:成立芹,有考试经验的听听成立芹的课再自己看书即可。
实务:以教材为本。书看到最后会发现每本书的核心知识点不多,法规不超过 30 页,管理不超过 300 句话,但能占卷面 80%。三门公共课要抓大放小,命题点稳定。实务则要大小兼顾,主次兼修。
关于做题:
第一个原则:三门公共课在搞定历年真题前,不要做其他题目。历年真题足够,做懂做会。其他题目质量差,水平无法与真题相比。
第二个原则:不建议做教材配套的习题集,质量差且题量大,让人没信心。
第三个原则:实务不需要做题。选择题无套路,案例题也无套路,多看书。可抄案例题,不宜做太多题,两三套真题或模拟题检验即可。计划一次性通过的,最终测验得分应在及格线以上 20 分,经济 80 分左右,管理和法规往 100 分以上努力,实务按 130 分要求自己。
关于考试答题:
三门公共课:总分取决于多选题的零蛋数量,而非单选题。
(1)30 个多选题中,一个零蛋不吃,总分 120 分以上;两个零蛋,总分 105 - 115 分;6 个零蛋,总分 90 分以上,仍很安全;10 个零蛋,总分 75 - 80 分,生死未定;12 个零蛋,肯定不过。
(2)做多选题要像老鼠一样警觉,像兔子一样胆小,死命往少里选。只有闭着眼睛都会的才选 3 项,稍微感觉难就选最有把握的 2 项,不能选第 3 项,因为这是拿一年光阴去赌。
(3)交卷前检查多选题,先检查问 “正确” 还是 “错误” 等题,防止看倒,一般人会因此丢 3 - 5 分;再检查选了 3 项的,看哪个能踢出去,选 2 项才安全。
实务:五道大案例,每个包含 4 - 5 个小问。
(1)先跳过案例背景看小问,找出熟悉的无需案例背景信息的小问。
(2)做题顺序先易后难,开始的 10 分钟心情紧张,只做会的题,保底拿分。
(3)卷面整洁。
(4)尽量用书上的话答题。
关于其他:
(1)卖答案、卖设备考中传答案、考后改分的都不可信。
(2)泄题虽可能存在,但很难遇到真的。若买 100 份试卷和答案并背过,考试不过就没天理了。
(3)关于压分和调分,专家会先取 2000 套左右卷子进行 “预判卷”,根据考试水平和通过率要求重新制定判分标准后正式阅卷。所以估分不可靠,要充分准备,增大保险系数,应对不可知风险。
凡含泪播种的,必欢呼收割。愿一切辛劳都有收获,愿一切努力都获得祝福。祝 2024 年未过打算 2025 年继续奋战的同志和 2025 年第一次参加考试的同志马到功成,强势搞定!有任何有关一建、二建、造价报考条件或其他问题可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