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就是作者运用春秋笔法创作出的一本小说。
春秋笔法,设想幻化,以虚幻寓实 、写实。
何为设想幻化,以虚写实?
设想就是假想、想象的意思。幻化就是变化的意思。
要写眼前,却着墨设想虚幻,要写现实,却设想描绘幻化世界。
笔下之虚,扑朔迷离;虚中之实,更具神韵。
太虚幻境就是作者设想出来的幻化,以虚幻写实、寓实,如果理解为做梦就是大错特错,太虚幻境就是春秋笔法,以虚幻写实,梦幻就是虚掩伪饰。
太虚的意思就是空间,幻境就是梦幻之境,太虚幻境的意思就是梦幻空间,梦幻空间就是作者设想出来的幻化。
烘云托月,以彼写此 ,不正面刻划作品中的主要角色,而是通过渲染其周围的人物和环境,或角色的兴趣爱好和言语,为读者留下思考的线索,通过影射暗示的方式告诉读者事情真相。
不著一字,以无胜有,不写之写,春秋笔法犹似画龙,见首不见其尾,方是神龙。
露其要处而藏其全,才能显示其潜藏的魅力。
春秋笔法又如乐曲,戛然而止,则余音缭绕,韵味无穷。倘若倾箱倒箧,一泄无余,则使人索然乏味。文中的直观表象仅是作者表情达意的暗示凭据,其真实意图不著一字,读者需要用穿透性深究思考,才能无中悟有。
欲说还休,以少引多 ,作品中所渲染、抒写的人物逐渐接近主旨时,作者忽然收笔,即“欲说还休”,不把话说尽,要留有让读者思考的余地。
由于人生观,生活经验和文化修养的不同,读者分析出的意思与作者的本意可能会不同,各个读者分析出的意思也可能不同,这类语言正是在这种猜度、体察、品味之中显示出语言的不露山水之美。
春秋笔法在语言平面上不露山水,但在表达平面上,自能见其微言大义。
所谓不露山水,实指不显露那些不宜明说或不愿直说本意的语言,与名家画山水一样,妙在含糊,方见作乎,或旁敲侧击,或含义模糊,或闪烁其词,或含蓄委婉,或意在言外,或从旁烘托,或虚掩伪饰,或左右暗示,总之不显露作者本意。当然也有涉及本意的,则往往从轻从宽,或隐隐约约,未见庐山真面目。
背面敷粉,以表掩里, 有些语言似乎感情显豁,但读者切勿轻信上当,因为表面的感情是虚假的,内里的真情藏在背后,如喜掩着悲,褒掩着贬,假掩着真等。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
春秋笔法是一种含蓄、委婉、曲折、隐晦的写作方法,褒贬尽在曲折的文笔之中,暗含褒贬,表面敷衍,暗藏真情。
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对自己有利的就吹,对自己不利的就删,对不存在但对自己有利的就编,对存在但对自己不利且删不掉的就骂。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旁敲侧击,影射暗示、意在言外,或扑粉涂脂加以润色,顿使恶语变美言,骂人不带脏字。
旁敲侧击释义:侧:旁边。击:敲打。从一旁或侧面敲敲打打。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说明本意,而从侧面曲折委婉表达。
用若明若暗的语言影射、暗示、攻击,或转弯抹角的方式表达出作者的本意。
烘云托月释义:烘:渲染。托:衬托。指绘画时以渲染云彩来衬托月亮。比喻从侧面渲染以烘托所描述事物的写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