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金店抢劫案,有人编造谣言为了增加自己的谈资,越传越“真”,造谣的人是否应该受到惩罚?两千余名主播,因个人信息、住址和电话被人曝光而频繁受到骚扰,泄露信息的人是否应该付出相应的代价?一个“水军”公司,收钱帮助商家刷好评、删差评,以此牟取暴利,是否应该被取缔?……4月10日,杭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打击整治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专项行动推进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自行动开展以来,杭州公安共侦破相关刑事案件10起,行政案件12起;共23人落网,包括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0人,行政拘留6人,行政罚款7人。此外,在专项行动中教育训诫800余人,清理网络谣言信息1.1万余条,关停违法违规账号3.4万余个,整治互联网平台企业120余家次。杭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强化和持续推进打击整治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专项行动,进一步开展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和生态治理,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公安机关也呼吁广大网民,要进一步规范自身网上言行,积极参与到抵制网络谣言的行动中,自觉抵制违背公序良俗、虚构矛盾冲突、污名化特定群体、煽动对立情绪、蹭(炒)热点话题等网络不良行为,共筑清朗网络空间。【潮新闻+】案例一:杭州金店被抢,因嫌疑人去缅甸被骗?谣言!今年3月9日,杭州金店抢劫案件一度成为网络上的热点事件。在警方发布通告之后,网民张某某为了给自己增加谈资,在工作群里声称自己是万象城抢劫嫌疑人的“亲戚”,并表示他是去缅甸被骗了,回来就疯了。这份聊天记录被多人转发后,越传越“真”,已经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造谣真的“零成本”吗?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分局网警大队民警在接到相关警情之后,迅速核实情况,在确认张某某为造谣的情况下,拱墅区公安分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对其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近年来,受‘流量经济’刺激,网络谣言的内容广度、传播速度、更新频率、传播范围以及社会危害性等都在显著增强。”杭州市公安局网络警察分局局长徐军华表示。公安的持续打击和整治,是对网络谣言等行为给予的最有力回击,造谣不再“零成本”,对于造谣者来说,也形成了较大的威慑力。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4906155bdf2b211e42e8546fa816511/f0a7b9014a90f60367259b617f12b31bb051ed20.jpg?tbpicau=2025-03-01-05_0ac6cd6701b1a361fa0fb861df1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