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性与理性的一些思考,尝试做如下阐述,大家看是否有问题: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必然是从感性认识开始,通过实践过程中对感性认识的认可(自我意识通过实践验证或向他人学习求证的方式达成的认可)、记忆(形成神经元连接)和编号(成为概念或感质等……)等一系列过程,转变为理性认识。话句话说:【理性认识就是被(理性思维)认可的感性认识。】
到这里想通一个命题,【感性与理性是人固有的两种思维方式,是与生俱来的,否则无法解释婴儿成长过程中,如何开始建立理性认识?必然是通过理性思维方式一步步地建立和完善。】
理性思维是一种能够辨别“真、伪、假设”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求证(通过自证或他证)的过程。这里提出一个关键命题,【主观逻辑】也要经过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证过程。此命题成立的前提下,【那么理性思维所要汇总分析的对象,就包括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主观逻辑。】而且,以上三个主要【对象】,都可以(有可能)被理性思维否定并重建。如果这个重建过程是基于正确的实践方式,就会不断地增强心态复原力,并逐渐接近客体本质和客观逻辑。换句话说,这也就是人生的成长过程。
【我思故我在——这里的“我思”拿来形容理性思维的升华过程,好像不为过。】做个不恰当(个人版)的翻译——“自我意识”的成长,证明了“自我意识”的存在。
说到这,举例说明其实用价值:
案例一:我只见过白天鹅(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所以我推断(“眼见为实”即为主观逻辑的一部分)——这世界上只有白天鹅(理性思维的结论)。
案例二:我突然知道了有黑天鹅(新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所以案例一的“眼见为实”不成立(主观逻辑更新)——综合两个案例得出:主观逻辑≠客观逻辑(基于多个黑天鹅事件发生之后,可能得出的结论)。
说到这里有一个思考,在“黑天鹅”(意外事件)出现之前,案例一的主观逻辑会一直生效。 即是说,总需要学习到新知识或阅历,才有可能打破错误的旧逻辑。或者说,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知识和阅历)和自我反省,才能促进人生的成长。
同时也想到一个问题,主观逻辑的完善,需要建立在大量且可靠的信息基础之上,否则就可能走向错误的方向。换句话说,信息差(知识和阅历)是人与人之间产生观点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
-------------
关于情感和情绪的分析,改天继续。以上分析如有错误,请随时指出。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必然是从感性认识开始,通过实践过程中对感性认识的认可(自我意识通过实践验证或向他人学习求证的方式达成的认可)、记忆(形成神经元连接)和编号(成为概念或感质等……)等一系列过程,转变为理性认识。话句话说:【理性认识就是被(理性思维)认可的感性认识。】
到这里想通一个命题,【感性与理性是人固有的两种思维方式,是与生俱来的,否则无法解释婴儿成长过程中,如何开始建立理性认识?必然是通过理性思维方式一步步地建立和完善。】
理性思维是一种能够辨别“真、伪、假设”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求证(通过自证或他证)的过程。这里提出一个关键命题,【主观逻辑】也要经过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证过程。此命题成立的前提下,【那么理性思维所要汇总分析的对象,就包括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主观逻辑。】而且,以上三个主要【对象】,都可以(有可能)被理性思维否定并重建。如果这个重建过程是基于正确的实践方式,就会不断地增强心态复原力,并逐渐接近客体本质和客观逻辑。换句话说,这也就是人生的成长过程。
【我思故我在——这里的“我思”拿来形容理性思维的升华过程,好像不为过。】做个不恰当(个人版)的翻译——“自我意识”的成长,证明了“自我意识”的存在。
说到这,举例说明其实用价值:
案例一:我只见过白天鹅(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所以我推断(“眼见为实”即为主观逻辑的一部分)——这世界上只有白天鹅(理性思维的结论)。
案例二:我突然知道了有黑天鹅(新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所以案例一的“眼见为实”不成立(主观逻辑更新)——综合两个案例得出:主观逻辑≠客观逻辑(基于多个黑天鹅事件发生之后,可能得出的结论)。
说到这里有一个思考,在“黑天鹅”(意外事件)出现之前,案例一的主观逻辑会一直生效。 即是说,总需要学习到新知识或阅历,才有可能打破错误的旧逻辑。或者说,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知识和阅历)和自我反省,才能促进人生的成长。
同时也想到一个问题,主观逻辑的完善,需要建立在大量且可靠的信息基础之上,否则就可能走向错误的方向。换句话说,信息差(知识和阅历)是人与人之间产生观点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
-------------
关于情感和情绪的分析,改天继续。以上分析如有错误,请随时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