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伟
在寿光这片孕育着无限生机的土地上,桑毅振,正以他的智慧和执着书写着现代农业的壮丽篇章。

寿光恒蔬无疆农业发展集团董事长 桑毅振
他作为寿光恒蔬无疆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更是一位怀揣着对农业深深热爱的新农人,桑毅振身上所展现出的特质,也是有思想、有技术、有激情和有干劲的潍坊80后新农人这一群体共有的闪光点,而桑毅振无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带领农民走向富裕生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

胡伟漫步在恒蔬无疆农业的大棚内
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小编走进他的园区,五彩斑斓的蔬菜瓜果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那一排排整齐的温室大棚,里面孕育着各种优质的种苗。记者看到桑毅振穿梭在育苗区,他轻轻抚摸着嫩绿的种苗,眼中满是慈爱,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这些种苗,可都是我们农业的希望,每一株都承载着让农民增收致富的梦想。”他目光中透着坚定,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
桑毅振的农业之路,是一部充满艰辛与辉煌的奋斗史。他的公司成立于2000年,先期由父母经营,桑毅振于2009年大学毕业后接手。他所学的建筑专业,为他开启了用工业思维、建筑思维做农业的独特视角。从2010年起,公司以园区形式展开全链条业务,育苗、种菜、技术服务、园区运营、蔬菜销售等业务有序开展,育苗更是其中的核心。他就像一位指挥家,精心统筹着每个环节,让农业这曲乐章奏响和谐之音。

他在农业研发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专业素养。他和他的团队紧紧抓住良种良法研发这一关键,打造设施果菜类蔬菜种业航母。他们像是农业领域的探险家,在番茄类、椒类、瓜类等作物品种的世界里不断探索,引进了千余个品种,并从中培育出50多个适合寿光及全国各地栽培的优良品种,推广高产栽培技术100多项。“世纪红”彩椒、“粉贵妃” 番茄等10多个品种更是成为明星产品,累计推广面积均达到160万亩以上。这些数字背后,是桑毅振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与试验,是他对农业科技的执着追求。
桑毅振是如何撬动现代农业发展活力与资源整合这块翘板的?他大胆地将传统的“投资商 + 运营商” 模式转变为新型“投资商+运营商+合伙人”模式,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模式解决了现代农业面临的资金、技术、人员缺乏问题,成为国家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乡村振兴第62期案例。在山东、贵州、新疆等国内多地建设运营近20处园区,服务面积达56000亩,让当年种植户实现亩收入7-8万元。在园区建设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设计出的大棚在全国各地大放异彩,无论是东营利津还是新疆沙漠,这些大棚在温度控制、性价比等方面都表现卓越,新型棚更是解决了旧棚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在品质追求与市场变化应对上,桑毅振展现出了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敢的行动力。“以前农民种菜追求产量,2018年市场需求开始转向品质。为追求品质,我们团队曾到乌兰察布、大同出差学习,一行六人一天一夜没睡觉,之后又去邢台太行山,看到富岗苹果的包装、管理和品质后受到启发,花了30万元设计包装,组织人员学习。了解到苹果品质提升是通过品种和科学管理,包括温度、光照、水肥控制等,比如西红柿种植,温度控制很关键,昼夜温差要达到一定标准,现在大棚在温度控制等方面已实现机械化操作。公司园区是全国蔬菜标准2号基地,参与制定了一些国家标准,还有几个园区也在陆续制定标准。” 桑毅振对记者说道。

如今,设施农业在桑毅振的推动下迈向了新的高度。农业不再是传统的模样,而是像玩游戏一样充满科技感和趣味性。农机三位一体相结合,园区有了旅游功能,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育苗区、生产区等不同功能区相互配合,每个园区都像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公司还承担着大量国家和省级课题,发明创造、科技成果层出不穷。2019年引进的“特产人才”于景泉,在团队的助力下于2021年成为院士,这一成果无疑是对公司科研实力的有力证明。
桑毅振深知农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紧密相连。他从小在育苗场长大,暑假都在劳作,农业对于他来说,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使命。他怀着一颗匠人之心,在寿光这片农业沃土上不断耕耘。
“感谢老农人前辈在农业发展上的铺垫,潍坊产业化环境好,各行各业能为遇到的困难提供答案。自己从小在育苗场长大,暑假干活,从事农业是我的使命,通过种菜让潍坊人吃上高品质菜也是价值体现。”

以在我国沙漠地区建设设施农业为例,为解决新棚型设计、低温等问题,桑毅振与专家团队调研,解决难题,看到菜农挣钱很有成就感。桑毅振对记者提到沙漠地区有菜农通过种植公司的大棚,大半年挣了120万,对此很是欣慰。
对于国内雨季较多的地区,桑毅振的公司舍得在大棚排水功能等方面投钱,建设高标准大棚,并经受住了水灾考验,棚租价格因此上涨。当桑毅振看到菜农因种植公司的大棚而获得丰厚收入,那种喜悦和成就感是无法言表的。他的公司不仅培养了大量技术员,还带动了地方发展。

在产业模式与未来规划方面,桑毅振有着清晰的思路。公司围绕选好品、育好苗、建好棚、种好菜、卖好果这五个核心环节发展,电商业务主打京东平台,通过中端五化六统一模式,向着无人农场的目标迈进。公司积极应对农业中的社会问题,针对冬季低温病害、重茬导致的土壤病虫害问题,运用生长素诱导、高效补光灯、微生态调节等技术,实现了当年多茬种植。公司的团队是一群跨学科的精英,他们秉持着以技术为根基的理念,在设施农业领域展现出强大的优势,为国内外众多地区提供苗子、技术、旅游等多元化服务。公司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园区推广自动防风机时,通过耐心演示和巧妙的策略,让老百姓接受新事物。他们还参与了大量社会工作,如第一书记、扶贫项目等,团队成员来自不同民族,年轻而富有活力。
在农业技术领域,桑毅振对全球设施农业有着深刻的见解,以色列、荷兰和中国是先进代表,他认为设施农业是未来方向,无论是楼房养猪、集装箱蔬菜工厂,还是海尔在冰箱里打造的植物工厂,都展现出农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桑毅振和他的寿光恒蔬无疆农业发展集团,就像一艘在农业海洋中破浪前行的巨轮。集团是蔬菜全产业链综合管理服务商,集蔬菜种子育繁推、集约化育苗、园区规划建设、农技服务、农资销售和蔬菜配送于一体。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帮助入园菜农发家致富”的使命、“做好中国蔬菜的源头”的愿景以及“客户第一、团队、正道、诚信、务实、精一”的价值观,成为公司发展的指引。集团荣誉众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获国家、省市荣誉50多项,制定国家、行业、地方农业生产技术标准16项,拥有专利成果58项、省市级科技成果奖17项、绿色食品认证5项、新品种权7项、品种审定3项,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研课题30余项。
而桑毅振本人更是成绩斐然,先后荣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成果8项,国家专利35项,植物新品种权7项,国家标准等12项,收获满满荣誉的同时,也用实际行动彰显了自己在农业领域的卓越贡献。在诸多荣誉称号中,2013年12月,他被中共潍坊市委、潍坊市人民政府授予 “潍坊市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 称号;2017年4月,中共寿光市委、寿光市人民政府授予他 “寿光市劳动模范” 称号;2023年9月,由他主导制定的国家标准 “农业社会化服务 温室建设服务规范” 更是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规范依据。
在园区发展历程中,每一个园区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从2000年新世纪种苗园区成立,成为国内最早开展工厂化育苗的专业公司之一,到2010年恒蔬无疆农场建立,再到后来在山东、新疆、贵州、河北等地建立的众多园区,这些园区各具特色,在扶贫、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有的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指引下帮助贫困户脱贫,有的在“一带一路”方针指引下打造特色小镇,有的结合光伏发电等新技术实现创新发展,为当地农业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公司发展优势显著。在发展模式上,建立种子库,打造各类实验室优化种子研发环境;培育资质品种50余个,与院士专家团队合作,推广面积广阔。优势品种众多,如“世纪嘉丽”番茄、“亨得利501”番茄、“世纪旺90”辣椒、“宝玉”瓜等,这些品种各具特色,适应不同的种植环境和市场需求。健康种苗业务发展成熟,育苗体系科学完整,年育苗能力达8000万株以上。智能低碳型玻璃温室和新型双层中空日光温室都是与院士共同设计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优越。绿色防控技术、植株生态系统、水肥一体化、园区五类用水全流程数字化、数字农业车间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和模式的应用,让公司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上走在前列。运营模式上的创新,“投资商 + 运营商 + 产业工人” 模式以及 “五化六统一” 联农带农机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品牌营销注重品质把控和市场需求,打造出特色品牌订单农业。
桑毅振还积极与国内外顶尖专家团队合作,建立了强大的人才队伍和院士团队。与国内十余所院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与俄罗斯、韩国、土耳其等国的教授在温室技术、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展开国际合作,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桑毅振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农民增收。他实行“特菜特种特卖”,通过订单模式、技术指导等方式带动种植户5万户以上,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真正做到立足寿光、辐射全国,输出“寿光模式”服务,带动入园种植户发家致富。围绕“种好菜”总目标,继续秉承“帮助入园种植户发家致富”企业使命和“做好中国蔬菜的源头”企业愿景,以创新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桑毅振,他是一位农业专家,更是一位有温度、有情怀的新农人。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精神力量,在农业这片广阔天地里,耕耘出一片希望的田野,带领着农民走向富裕,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的故事,就像一首激昂的交响曲,在时代的舞台上奏响,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农业发展的伟大事业。

胡伟
胡伟,山东商报潍坊记者站新媒体中心总监,一位激情满怀的优秀记者。他心中有火、眼里有光,为人正直,执着追求新闻的真、善、美,讲好更好潍坊故事。他扎实践行“四力”,用脚力探寻真相,用眼力捕捉细节,用脑力深度剖析,用笔力书写精彩。他投身精品视频采编工作,执导、编写脚本与文案,精心拍摄和剪辑。为“大潍坊一体化”宣传贡献力量,奉献出一批传播力强的优秀作品。他以实际行动展现记者担当,是讲好潍坊故事的杰出代表。2024年11月8日,这一天是中国记者节,胡伟荣获了潍坊市委宣传部颁发的“讲好更好潍坊故事”优秀记者和“传播潍坊好声音”优秀作品两个大奖。
在寿光这片孕育着无限生机的土地上,桑毅振,正以他的智慧和执着书写着现代农业的壮丽篇章。

寿光恒蔬无疆农业发展集团董事长 桑毅振
他作为寿光恒蔬无疆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更是一位怀揣着对农业深深热爱的新农人,桑毅振身上所展现出的特质,也是有思想、有技术、有激情和有干劲的潍坊80后新农人这一群体共有的闪光点,而桑毅振无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带领农民走向富裕生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

胡伟漫步在恒蔬无疆农业的大棚内
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小编走进他的园区,五彩斑斓的蔬菜瓜果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那一排排整齐的温室大棚,里面孕育着各种优质的种苗。记者看到桑毅振穿梭在育苗区,他轻轻抚摸着嫩绿的种苗,眼中满是慈爱,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这些种苗,可都是我们农业的希望,每一株都承载着让农民增收致富的梦想。”他目光中透着坚定,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
桑毅振的农业之路,是一部充满艰辛与辉煌的奋斗史。他的公司成立于2000年,先期由父母经营,桑毅振于2009年大学毕业后接手。他所学的建筑专业,为他开启了用工业思维、建筑思维做农业的独特视角。从2010年起,公司以园区形式展开全链条业务,育苗、种菜、技术服务、园区运营、蔬菜销售等业务有序开展,育苗更是其中的核心。他就像一位指挥家,精心统筹着每个环节,让农业这曲乐章奏响和谐之音。

他在农业研发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专业素养。他和他的团队紧紧抓住良种良法研发这一关键,打造设施果菜类蔬菜种业航母。他们像是农业领域的探险家,在番茄类、椒类、瓜类等作物品种的世界里不断探索,引进了千余个品种,并从中培育出50多个适合寿光及全国各地栽培的优良品种,推广高产栽培技术100多项。“世纪红”彩椒、“粉贵妃” 番茄等10多个品种更是成为明星产品,累计推广面积均达到160万亩以上。这些数字背后,是桑毅振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与试验,是他对农业科技的执着追求。
桑毅振是如何撬动现代农业发展活力与资源整合这块翘板的?他大胆地将传统的“投资商 + 运营商” 模式转变为新型“投资商+运营商+合伙人”模式,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模式解决了现代农业面临的资金、技术、人员缺乏问题,成为国家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乡村振兴第62期案例。在山东、贵州、新疆等国内多地建设运营近20处园区,服务面积达56000亩,让当年种植户实现亩收入7-8万元。在园区建设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设计出的大棚在全国各地大放异彩,无论是东营利津还是新疆沙漠,这些大棚在温度控制、性价比等方面都表现卓越,新型棚更是解决了旧棚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在品质追求与市场变化应对上,桑毅振展现出了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敢的行动力。“以前农民种菜追求产量,2018年市场需求开始转向品质。为追求品质,我们团队曾到乌兰察布、大同出差学习,一行六人一天一夜没睡觉,之后又去邢台太行山,看到富岗苹果的包装、管理和品质后受到启发,花了30万元设计包装,组织人员学习。了解到苹果品质提升是通过品种和科学管理,包括温度、光照、水肥控制等,比如西红柿种植,温度控制很关键,昼夜温差要达到一定标准,现在大棚在温度控制等方面已实现机械化操作。公司园区是全国蔬菜标准2号基地,参与制定了一些国家标准,还有几个园区也在陆续制定标准。” 桑毅振对记者说道。

如今,设施农业在桑毅振的推动下迈向了新的高度。农业不再是传统的模样,而是像玩游戏一样充满科技感和趣味性。农机三位一体相结合,园区有了旅游功能,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育苗区、生产区等不同功能区相互配合,每个园区都像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公司还承担着大量国家和省级课题,发明创造、科技成果层出不穷。2019年引进的“特产人才”于景泉,在团队的助力下于2021年成为院士,这一成果无疑是对公司科研实力的有力证明。
桑毅振深知农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紧密相连。他从小在育苗场长大,暑假都在劳作,农业对于他来说,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使命。他怀着一颗匠人之心,在寿光这片农业沃土上不断耕耘。
“感谢老农人前辈在农业发展上的铺垫,潍坊产业化环境好,各行各业能为遇到的困难提供答案。自己从小在育苗场长大,暑假干活,从事农业是我的使命,通过种菜让潍坊人吃上高品质菜也是价值体现。”

以在我国沙漠地区建设设施农业为例,为解决新棚型设计、低温等问题,桑毅振与专家团队调研,解决难题,看到菜农挣钱很有成就感。桑毅振对记者提到沙漠地区有菜农通过种植公司的大棚,大半年挣了120万,对此很是欣慰。
对于国内雨季较多的地区,桑毅振的公司舍得在大棚排水功能等方面投钱,建设高标准大棚,并经受住了水灾考验,棚租价格因此上涨。当桑毅振看到菜农因种植公司的大棚而获得丰厚收入,那种喜悦和成就感是无法言表的。他的公司不仅培养了大量技术员,还带动了地方发展。

在产业模式与未来规划方面,桑毅振有着清晰的思路。公司围绕选好品、育好苗、建好棚、种好菜、卖好果这五个核心环节发展,电商业务主打京东平台,通过中端五化六统一模式,向着无人农场的目标迈进。公司积极应对农业中的社会问题,针对冬季低温病害、重茬导致的土壤病虫害问题,运用生长素诱导、高效补光灯、微生态调节等技术,实现了当年多茬种植。公司的团队是一群跨学科的精英,他们秉持着以技术为根基的理念,在设施农业领域展现出强大的优势,为国内外众多地区提供苗子、技术、旅游等多元化服务。公司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园区推广自动防风机时,通过耐心演示和巧妙的策略,让老百姓接受新事物。他们还参与了大量社会工作,如第一书记、扶贫项目等,团队成员来自不同民族,年轻而富有活力。
在农业技术领域,桑毅振对全球设施农业有着深刻的见解,以色列、荷兰和中国是先进代表,他认为设施农业是未来方向,无论是楼房养猪、集装箱蔬菜工厂,还是海尔在冰箱里打造的植物工厂,都展现出农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桑毅振和他的寿光恒蔬无疆农业发展集团,就像一艘在农业海洋中破浪前行的巨轮。集团是蔬菜全产业链综合管理服务商,集蔬菜种子育繁推、集约化育苗、园区规划建设、农技服务、农资销售和蔬菜配送于一体。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帮助入园菜农发家致富”的使命、“做好中国蔬菜的源头”的愿景以及“客户第一、团队、正道、诚信、务实、精一”的价值观,成为公司发展的指引。集团荣誉众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获国家、省市荣誉50多项,制定国家、行业、地方农业生产技术标准16项,拥有专利成果58项、省市级科技成果奖17项、绿色食品认证5项、新品种权7项、品种审定3项,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研课题30余项。
而桑毅振本人更是成绩斐然,先后荣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成果8项,国家专利35项,植物新品种权7项,国家标准等12项,收获满满荣誉的同时,也用实际行动彰显了自己在农业领域的卓越贡献。在诸多荣誉称号中,2013年12月,他被中共潍坊市委、潍坊市人民政府授予 “潍坊市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 称号;2017年4月,中共寿光市委、寿光市人民政府授予他 “寿光市劳动模范” 称号;2023年9月,由他主导制定的国家标准 “农业社会化服务 温室建设服务规范” 更是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规范依据。
在园区发展历程中,每一个园区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从2000年新世纪种苗园区成立,成为国内最早开展工厂化育苗的专业公司之一,到2010年恒蔬无疆农场建立,再到后来在山东、新疆、贵州、河北等地建立的众多园区,这些园区各具特色,在扶贫、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有的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指引下帮助贫困户脱贫,有的在“一带一路”方针指引下打造特色小镇,有的结合光伏发电等新技术实现创新发展,为当地农业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公司发展优势显著。在发展模式上,建立种子库,打造各类实验室优化种子研发环境;培育资质品种50余个,与院士专家团队合作,推广面积广阔。优势品种众多,如“世纪嘉丽”番茄、“亨得利501”番茄、“世纪旺90”辣椒、“宝玉”瓜等,这些品种各具特色,适应不同的种植环境和市场需求。健康种苗业务发展成熟,育苗体系科学完整,年育苗能力达8000万株以上。智能低碳型玻璃温室和新型双层中空日光温室都是与院士共同设计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优越。绿色防控技术、植株生态系统、水肥一体化、园区五类用水全流程数字化、数字农业车间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和模式的应用,让公司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上走在前列。运营模式上的创新,“投资商 + 运营商 + 产业工人” 模式以及 “五化六统一” 联农带农机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品牌营销注重品质把控和市场需求,打造出特色品牌订单农业。
桑毅振还积极与国内外顶尖专家团队合作,建立了强大的人才队伍和院士团队。与国内十余所院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与俄罗斯、韩国、土耳其等国的教授在温室技术、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展开国际合作,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桑毅振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农民增收。他实行“特菜特种特卖”,通过订单模式、技术指导等方式带动种植户5万户以上,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真正做到立足寿光、辐射全国,输出“寿光模式”服务,带动入园种植户发家致富。围绕“种好菜”总目标,继续秉承“帮助入园种植户发家致富”企业使命和“做好中国蔬菜的源头”企业愿景,以创新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桑毅振,他是一位农业专家,更是一位有温度、有情怀的新农人。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精神力量,在农业这片广阔天地里,耕耘出一片希望的田野,带领着农民走向富裕,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的故事,就像一首激昂的交响曲,在时代的舞台上奏响,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农业发展的伟大事业。

胡伟
胡伟,山东商报潍坊记者站新媒体中心总监,一位激情满怀的优秀记者。他心中有火、眼里有光,为人正直,执着追求新闻的真、善、美,讲好更好潍坊故事。他扎实践行“四力”,用脚力探寻真相,用眼力捕捉细节,用脑力深度剖析,用笔力书写精彩。他投身精品视频采编工作,执导、编写脚本与文案,精心拍摄和剪辑。为“大潍坊一体化”宣传贡献力量,奉献出一批传播力强的优秀作品。他以实际行动展现记者担当,是讲好潍坊故事的杰出代表。2024年11月8日,这一天是中国记者节,胡伟荣获了潍坊市委宣传部颁发的“讲好更好潍坊故事”优秀记者和“传播潍坊好声音”优秀作品两个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