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吧 关注:2,703贴子:7,199
  • 0回复贴,共1

哲学不是一门学说,而是一项活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维特根斯坦说:哲学不是一门学说,而是一项活动。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 哲学思考的动态过程:
- 不断探索与追问:哲学问题往往没有固定的、绝对的答案,其魅力在于持续地对基本概念、命题、现象等进行深入思考和追问。例如,对于“什么是美”“什么是正义”等问题,不同的哲学家在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哲学活动就是不断地去探索这些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某种既定的学说或理论。这就如同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航行,每一次的思考都是一次新的探索,没有终点。
- 自我反思与批判:哲学家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不仅对外部世界和各种观念进行反思,也对自己的思考方式、预设前提等进行批判。这种自我反思和批判是哲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促使哲学家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观点,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例如,康德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促使人们重新思考知识的来源和界限问题,这就是哲学活动中自我反思和批判的体现。
2. 对语言的澄清与分析:
- 语言是哲学的载体和工具: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是我们表达思想、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但语言也容易产生歧义、模糊性和误导性。哲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语言进行澄清和分析,以确保我们的思考和表达是准确、清晰的。比如,日常语言中“时间”这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哲学家需要通过分析语言的使用,明确“时间”概念的具体内涵和外延。
- 解决哲学问题的关键在于语言:很多哲学问题的产生,实际上是由于对语言的误用或误解。通过对语言的深入分析和澄清,可以消除这些问题,使我们的思想更加清晰。例如,“存在”这个哲学概念,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有不同的理解,如果不加以澄清,就容易导致哲学讨论的混乱。通过对“存在”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和含义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哲学家们对“存在”的不同观点,从而解决相关的哲学问题。
3. 与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
- 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哲学问题并非脱离实际生活的抽象思考,而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现象等密切相关。哲学活动是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并通过思考和探索寻找解决方案。例如,伦理学中关于道德行为的讨论,就是源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困境。哲学的思考结果又可以反过来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和价值取向。
- 不同的生活体验影响哲学思考: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都是不同的,这些因素会影响人们对哲学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哲学活动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是与具体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因此,不同的人在进行哲学活动时,会由于各自的生活体验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这也使得哲学活动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
4. 哲学的开放性和无终结性:
- 没有固定的体系和结论:与其他学科不同,哲学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的学说体系或结论。哲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不断开放的过程,新的哲学问题、新的思考方式会不断涌现。这就要求哲学家们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到哲学活动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例如,在当代哲学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出现了诸如人工智能哲学、环境哲学等新的研究领域,这些都是哲学活动不断拓展和创新的结果。
- 持续的思想交流与对话:哲学活动不仅仅是个体的思考,还包括哲学家之间、哲学家与普通人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对话。通过交流和对话,不同的观点和思想相互碰撞,能够激发新的思考和启示。哲学的发展正是在这种不断的交流和对话中实现的,它没有一个绝对的终点,而是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孙浩学习笔记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1-28 17:3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