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吧 关注:57贴子:194
  • 10回复贴,共1
0


IP属地:北京1楼2005-02-02 17:50回复
    东汉 
     
    公元二十五年,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采用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特别重视丧葬礼仪,祭祀先祖。刘秀为适应政治上的需要,把豪族注重祭祀祖先祠堂的办法加以扩大,运用到陵寝制度中。西汉时期寝殿一般建筑在陵园之中,庙建于陵园之外,大规模的祭祀典礼多在庙中进行。东汉把这一礼仪移置陵园中。东汉明帝时,把每年元旦公卿百官会集贺皇帝的礼仪和八月举行的"酎祭"一并搬到陵园中。这样,宗庙的地位开始下降。为了适应陵园中举行祭祀的需要,陵园建筑也增添了新内容,开始在陵前建筑祭殿,还在陵旁建筑悬挂大钟,以便祭祀时鸣钟。东汉陵寝的这一变化,正是为了把公卿百官和地方官员团结在皇帝周围,以巩固东汉的统治。东汉陵园四周的建筑也与西汉相异,不筑垣墙,改用"行马"。通往陵冢的神道两侧还列置成对石雕。东汉开创了在神道两侧建置石雕生的先例,更进一步显示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这一建制为以后各朝所沿用并发展了。东汉帝陵地下建筑改变了西汉以柏木黄心为椁的制度,多用石头砌建椁室,称为"黄肠石"。东汉十二个帝陵,除献帝禅陵远在河内郡山阳以外,其他十一个帝陵都在洛阳故城附近。光武帝原陵原陵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陵墓,在河南省孟津县白河乡附近。南依山势平缓的邙山,北顾山峦起伏的太行,波涛滚滚的黄河沿陵北侧咆哮东去。这里风景秀丽,是引人注目的形胜之地。光武帝的陵冢位于陵园北部,坐北朝南,封土为陵,当地百姓称之为"刘秀坟"。陵冢上下松柏掩映。陵前有一通穹碑,碑身镌刻"东汉中兴世祖光武皇帝之陵"。其中"中兴世祖"四字尤为明亮。传说过去老百姓多到这里抚碑择吉问凶:人离碑十步,双手平伸,闭目走去,能摸到这四个字就是吉兆。从陵冢到门阙修有神道,神道两侧原排列有石象、石马等石雕和整齐葱茏的柏树。现在柏树犹存,其中有二十八棵高耸入云的柏树,当地百姓称之为"二十八宿",传说是象征跟随刘秀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的"云台二十八将"。汉明帝显节陵汉明帝显节陵,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邙山以南,俗称"大汉冢"。东汉明帝刘庄,是光武抵刘秀的第四子,初封东海公,后立为太子,即皇帝位。在位 期间尊奉建武制度,不封后宫之家。为维护边境安宁,多次遣兵出击匈奴,后设置西域都护。他崇好儒佛,在洛阳建了白马寺。后世皇帝曾为明帝显节陵建制寝殿等。关于白马寺,是明帝所建。传说有一天明帝梦 见金光闪烁的一个人,有六丈高,头顶上都是日月的光环,胡神称他为佛。于是明帝派人向西域寻访,得到了经像。当时是由白马驮经而来,因此得名白马寺。明帝死后,起祗园在陵上。陵上可能置有佛教建筑。由此可想而知。当年的陵园建筑是相当宏伟壮观的。根据历史资料,显节陵的地宫也极为奢丽。史书记载,地宫用虚文画着日、月、鸟、龟、龙、虎、连壁、偃月等。显节陵曾经被盗。现在陵前留有龚松林所立的"汉明帝显节陵"石碑一通。等上冢顶,周围陵墓星罗棋布,非常壮观。汉章帝敬陵陵汉章帝敬陵,在河南省洛阳市西北的邙山上,俗称"二汉冢"。章帝在位期间注重民事,平徭减赋。并且诏郡国举行明经,使儒学日盛。敬陵是章帝和章德皇后的合葬墓。陵冢高大宏伟。今天陵冢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剥蚀,仍然不减当年风采。陵前有清人龚松林所立的"汉章帝敬陵"石碑一通。陵冢周围没有发现砖瓦遗物。说明当时可能没有寝庙建筑,与史料记载相符。汉和帝慎陵汉和帝慎陵,在河南省洛阳市西北的邙山上,和敬陵相邻,俗称"三汉冢"慎陵是和帝和皇后邓熹的合葬墓。慎陵建筑规模比敬陵更为高大壮观。现在慎陵前有清人龚松林所立的"汉和帝慎陵"石碑一通。登上冢顶,可以远眺滔滔黄河,山上汉氏陵墓尽收眼底。  


    IP属地:北京6楼2005-02-02 17:51
    回复
      "说完就取出佩仍向远处,对侍臣说:"落处定为穴。"由此开辟了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陵墓区。清东陵的陵园布局以孝陵为中心,东边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和同治皇帝的惠陵,西边是乾隆皇帝的裕陵和咸丰皇帝的定陵。陵园里一共葬有一百五十多人,包括五个皇帝、十五个皇后,还有很多皇贵妃、贵人、常在、答应、格格、阿哥等。 孝陵孝陵在昌瑞山的主峰下,是顺治皇帝的陵墓。孝陵是清东陵的主体建筑。陵园前矗立着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汉白玉制成的。上面浮雕着"云龙戏珠"、"双狮滚球"和各种旋子大点金彩绘饰纹,刀法精湛,气势雄伟,成为清代石雕艺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紧靠石牌坊是大红门。大红门是孝陵也是整个清东陵的门户,红墙迤俪,肃穆典雅。门前有"官员人等到此下马"的石碑。穿过大红门,迎面是碑楼。碑楼中立有两通高大的"圣德神功碑",碑上分别用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镌课着顺治皇帝一生的功绩。它是清初政治、军事的一个侧面,它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满清统治者入关后统治政策的方略和顺治其人。龙凤门位于神道中间,,三门六柱三楼,彩色琉璃瓦盖,龙凤呈祥花纹装饰,富丽多彩。显示了神道的悠远和风光的优美。过龙凤门是七孔桥。它是东陵近百座石桥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最有趣的一座。桥身全部用汉白玉石拱砌而成,选料奇特,如果顺栏板敲击,就会听到五种音阶金玉般的声响,人称"五音桥"。神道北端是巍峨的隆恩殿,是举行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为了推崇皇权,清朝统治者不惜工本,极力装修隆恩殿,金龙环绕,富丽堂皇。 裕陵清东陵中地宫情况,以乾隆的裕陵最有代表性。裕陵地宫是拱券式结构,全部用雕刻或加工过的石块砌成,布满了与佛教有关的各种经文和图饰雕刻,犹如一座地下佛教艺术石雕馆。地宫内尽管图文繁多,但是并不显得杂乱,相反给人一种相互衬托,浑然一体的感觉,充分反映了清代石雕工艺水平的高度发展。 菩陀峪定东陵慈禧的定东陵是我国现存规制豪华,体系比较完整的一座皇后陵寝建筑群。定东陵一直修建了十年。但慈禧总觉得不称心,不惜劳民伤财,拆除重建。重建后的隆恩殿气概非凡,金碧辉煌,使人仿佛进入黄金世界。殿内有六十四根金龙盘玉柱,用极为珍贵的黄花犁木构成。金龙用弹簧控制,龙头龙须可随风摇动,金光闪闪,似真龙凌空,扶摇直上。隆恩殿前有龙凤彩石,慈禧役使工匠用突雕的手法,使凤在上龙在下,构成一幅金凤戏龙的景象,充分反映了这位政治野心家的独到用心。慈禧定东陵地宫比乾隆更为奢华。地宫珍宝不计其数。其中慈禧口中所含的一颗夜明珠,能分开合拢,分开透明无光,合拢时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之内可以照见头发。 直到地宫封闭前夕,还不断往里面安放各种稀世珍宝,奢华之极,骇人听闻。 
      清朝<下> 
       
      清西陵   清西陵在河北易县城的永宁山下,东距北京市一百二十多公里,是清入关后营建的又 一处规模较大的陵墓区,也是历代帝王陵园建筑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处。陵域北起奇峰岭,南到大雁桥,东自梁各庄,西止紫荆关,方圆八百平方公里。陵区内共有帝陵四座:雍正帝泰陵、嘉庆帝昌陵、道光帝慕陵、光绪帝崇陵。还有不少后陵、妃陵、公主墓等。清西陵的开辟始于雍正皇帝。清西陵还有一座没有建成的帝陵,是中国末代皇帝傅仪的陵墓。傅仪去世后,骨灰曾归葬八宝山公墓;据报载,1994年,傅仪的骨灰又葬入清西陵。 泰陵根据"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制度,雍正本应当随父葬,但雍正却另辟兆域,在距离东陵数百里以外的易县营建泰陵。其原因,传云他篡改康熙的遗诏,皇位得之不正,心怀内疚,因而不愿葬在其父之旁。泰陵的建筑历时有八年。泰陵是清西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墓,也是西陵陵园的核心部分。前后有三座高大精美的石牌坊和一条宽达十多米、长五公里的神道,通贯陵区南北。神道两侧的石像生有石兽三对、文臣一对、武臣一对。泰陵石像生采用写意的手法,以浓重粗大的线条,勾划出人物和动物的形象,再用细如绣花的线刻,表现细节、花纹。体现了清代石雕艺术独到的雕刻技法。神道北延,是泰陵神道碑亭。碑亭内矗立着一通用满、汉、蒙三种文字镌刻的雍正皇帝谥号的石碑。碑亭北是东、西朝房,是制作和存放蔬菜、瓜果、点心的膳房。东、西朝房北,过隆恩门就是泰陵的主体建筑--隆恩殿。隆恩殿由东西配殿和正殿组成,东殿是放置祝板的地方,西殿为喇嘛念经的场所。正殿在正中的月台上,巍峨高大。殿内明柱贴金包裹,顶部有旋子彩画,梁坊装饰金线大点金,金碧辉煌。慕陵 慕陵是道光皇帝的陵墓,是清西陵中最西的一座帝陵,形制别具一格。根据清代规制,帝名陵名一般是由后代皇帝敬定的,但是慕陵的陵名据说是道光皇帝亲自拟定的。他临终前曾说:"敬瞻东北,永慕无穷,云山密迩,呜乎!其慕与慕也",而后把谕旨存放在大殿的东暖阁。道光皇帝死后,咸丰即位,重读遗诏,见"其慕与慕也"一句,心领神会,于是命名为慕陵。慕陵在清代帝陵中,规制最为简约,没有方城、明楼、地宫和神德神功碑、华表及石像生,但工程质量坚固精细。隆恩殿都是用金丝楠木构造,不施彩绘,以蜡涂塘,精美异常。整个天花板上,都用香气馥郁的楠木以高浮雕的手法,刻成向下俯视的龙头。


      IP属地:北京24楼2005-02-02 17:53
      回复
        终于发完


        IP属地:北京26楼2005-02-02 17:54
        回复
          哦~~~


          27楼2005-06-04 14:15
          回复
            • 218.94.70.*
            hao


            28楼2005-12-06 13:14
            回复
              • 219.82.61.*
              有新发现,在一个山洞里面,往深处走,会有一个深不见底的洞穴,人是往下看得,很深,洞里还有深洞,戴上了工具,往深洞下面爬,竟会发现深洞下面有很多小石缝,人可以进去,钻进去后,在通过一条窄窄的石道,此时人已经身处地下,走到尽头,是一个大平台,里面竟然有很多兵马俑,平台距离兵地面马俑错处的位置大约高8米左右,里面很是复杂,各种兵马俑都有。在平台上看,可以看见一座隆起的石台,经过我们的人检查过以后,确认是棺木,而且是石头做的,所以希望有志之士来跟我们一起发掘出于深山深洞的地下皇陵


              30楼2006-11-19 19:24
              回复
                最值得盗墓者光顾的是秦陵汉武帝的茂陵和唐高宗武则天的乾陵.据说这三座陵墓保存比较完整,且陪葬丰厚,有兴趣可以研究一下.


                31楼2007-10-19 23:30
                回复
                  路过


                  32楼2013-07-10 10:12
                  回复
                    楼主,求教


                    33楼2013-07-28 00: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