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蜈蚣
蜈蚣是陆生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每一节上均长有步足,故为多足生物。蜈蚣又名百脚虫、少棘蜈蚣、吴公、蝍蛆等。蜈蚣有毒腺分泌毒液,本身可入药用。蜈蚣以其强大的搜邪破瘀之力,又可“以毒攻毒”,在乳腺癌、肝癌、食道癌、鼻咽癌、大肠癌、脑瘤等恶性肿瘤临床应用广泛。
本草记载
蜈蚣最早收于《神农本草经》,下品,虫鱼部,味辛温。“主鬼注蛊毒,啖诸蛇虫鱼毒,杀鬼物老精,温疟,去三虫。”
《抱朴子》云:“末,以治蛇疮。”
《名医别录》记载:“疗心腹寒热结聚、堕胎、去恶血。”
《日华子本草》言:“治颓癣。蛇毒。”
《本草纲目》记为:“治小儿惊厥风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疠,便毒,痔漏,蛇伤。”
蜈蚣是陆生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每一节上均长有步足,故为多足生物。蜈蚣又名百脚虫、少棘蜈蚣、吴公、蝍蛆等。蜈蚣有毒腺分泌毒液,本身可入药用。蜈蚣以其强大的搜邪破瘀之力,又可“以毒攻毒”,在乳腺癌、肝癌、食道癌、鼻咽癌、大肠癌、脑瘤等恶性肿瘤临床应用广泛。
本草记载
蜈蚣最早收于《神农本草经》,下品,虫鱼部,味辛温。“主鬼注蛊毒,啖诸蛇虫鱼毒,杀鬼物老精,温疟,去三虫。”
《抱朴子》云:“末,以治蛇疮。”
《名医别录》记载:“疗心腹寒热结聚、堕胎、去恶血。”
《日华子本草》言:“治颓癣。蛇毒。”
《本草纲目》记为:“治小儿惊厥风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疠,便毒,痔漏,蛇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