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天使儿童医院吧 关注:347贴子:3,020
  • 0回复贴,共1

家长: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孩子得抽动症?真实情况竟是这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多来就诊的家长以及许多在网上问诊的家长都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孩子得抽动症?
对此,大家似乎都有着自己的猜测看法,有的说可能是遗传、过敏;也有的说可能跟服用一些抗生素、激素药物有关,还有说可能是学习和家庭压力大、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导致的……

那么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抽动症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其实很多家长都搞错了,或者对抽动症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并不是所有的抽动都是抽动症
1. 抽动症是什么?抽动是不自主、无目的、快速的肌肉收缩产生的症状,面部、肢体的肌肉动作称为运动性抽动;鼻、口腔、咽喉的肌肉收缩引起气流而发声称为发声性抽动(如下图所示)。

常见的简单性抽动,为单个或局部肌肉收缩,引起单一动作。如果是多组肌肉收缩引起类似有目的的运动或发声,称为复杂性抽动,复杂性抽动的识别需要有经验的医生。
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发声、复杂运动的表现时,建议咨询医生。

2. 有些年龄的孩子出现这些表现,不一定是抽动抽动的起病年龄范围大概在2-21岁,其中以5-10岁最多见,10-12岁最严重。如果是2岁以内的小孩子,即使出现列表里的症状,大概率也不是抽动,3岁以内的可能性也小一些,但4岁以上的孩子出现这些表现,确实要排查是否存在抽动了。
抽动是无目的性的动作,如果因为眼睛痒、眼睛干涩出现被动性眨眼,鼻子痒、鼻子干引起吸鼻子,嗓子痒、嗓子疼引起清嗓子,这些动作都是有目的的,是为了缓解不适,不能直接诊断抽动症。

4. 抽动不都是抽动症前面提到,抽动症=抽动障碍。但有抽动表现的,不一定都是抽动症!
因为有些其他疾病可引起类似抽动的表现,如风湿性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癫痫等,所以医生评估抽动时如果认为症状不符合典型抽动障碍的表现,可能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但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很低,远远低于抽动障碍的发病率,所以大部分的抽动表现,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查,不依赖于其他检测项目,就可以诊断抽动障碍。

孩子是抽动还是过敏?如何鉴别?
关于眨眼睛、清嗓子、吸鼻子等抽动常见的表现,到底是过敏、咽炎还是抽动呢?这个问题也是困扰很多家长和医生的问题。我们先来看抽动的特点:
可短暂自我控制。
症状时好时坏,可暂时缓解,或长期自然缓解,也可能因某些诱因加重或减轻。
可以从一种抽动形式转变为另一种抽动形式,或者出现新的抽动形式(先开始眨眼睛,眼睛好了又开始吸鼻子,之后又开始清嗓子)。
再来看看加重和减轻抽动的原因:
加重抽动的原因:压力、焦虑、愤怒、惊吓、兴奋、疲劳、生病和被提醒。
减轻抽动的原因:集中注意力(有些孩子集中注意力可能也会使抽动加重,所以不绝对,因人而异)、放松、情绪稳定、睡眠、运动。
可以看到,加重原因中提到了“生病”,包括感染和过敏,这意味着抽动可能和咽炎、过敏等同时发生,单纯从症状上去鉴别是不太容易的。

抽动症怎么治疗?
抽动是一个不自主症状,让一个抽动障碍的孩子不抽动,就像是让一个肺炎的孩子在急性期不要发热、不要咳嗽一样,孩子做不到啊!
我们接受抽动的孩子的眨眼睛、清嗓子就像是接受一个感冒的孩子会流鼻涕、打喷嚏一样,只是抽动的病程有点久,容易超出大部分“父母”的耐心范围,另外对于抽动的一些误解、偏见更是让很多父母有病耻感。事实上,孩子可以敏锐的察觉到家长的情绪(嫌弃、焦虑、气愤、无奈等),负面情绪会让孩子压力增大、更紧张,从而加重抽动。如果医生评估后,发现抽动的程度重、病程久、存在家庭或学校功能损害等情况,就需要考虑药物治疗了。如果需要药物治疗,也请不要过度担心药物副作用,硫必利、可乐定、阿立哌唑等常用药物的使用都是有标准化的疗程(包括强化治疗、维持治疗、减停治疗,一般至少一年),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些药物对于大部分孩子都是安全有效的。

抽动不干预可以吗?
抽动症的孩子半数以上会有共患病,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学习困难、强迫障碍、睡眠障碍、情绪障碍、暴怒发作等,其中ADHD最常见。
所以每个抽动的孩子评估共患病也是很重要的,而且这些共患病比抽动本身更影响孩子的生活学习。


IP属地:山西1楼2024-12-10 16:3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