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修行吧 关注:23,295贴子:3,109,359
  • 5回复贴,共1

金刚经的逻辑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01原文
《金刚经》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01
逻辑,是事物和食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一些必然法则。这些法则包括因果、异同,顺序、整分,等等,如果事物不符合这种必然的逻辑,就会出现矛盾、破裂等等不合理的情况,而引起我们的怀疑、质疑、否定。
我没有专业学过逻辑学,无法做系统的阐释,只能根据实例来就事说事。
在本段例文中,让人觉得不合理的地方,在于后面的“菩萨”和前面的”“善男子、善女人”两者的不同,这属于“同”的逻辑定律,比如这里,如果在同一段完整的内容中,在讲述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多次出现的主语就也要求一样,不然就无法和谐地构成一个整体的内容。如果用了不同的两个主语,就会产生表达和理解上的不合乎逻辑的可疑。
然后,如果我们在确定文本肯定正确无误的情况下,要合理地解释这种逻辑错误,就只有一种方法,就是把“菩萨”和“善男子善女人”看做是完全相同的一种人,只是叫两个不同的名字而已,比如老婆和妻子,都是一个人。
但是问题是,善男子善女人,和菩萨,到底是不是像老婆和妻子一样,完全就是一样的呢?这就没有什么规定可以去追究了,一不一样,谁都可以说一套来讲,作者也完全可以自己定义一样或不一样,这样的话,就变成无法定论了,无法清晰明确了,这肯定是不符合一个能被作为经典的写作水准的。所以,这个事情就是一定要有一个定论的,只能是这样,而不能怎么样都可以。但我们如何来确定呢?
所以这里的这个逻辑悖论,就要靠逻辑的主要方式,推理、推论,而来得出完美且唯一的,圆融了。


IP属地:上海1楼2024-12-16 20:12回复
    善: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悭,九、不嗔恚,十、不邪见。称十善业道。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发菩提心。
    善男子、善女人,行十善道的男人和女人,发菩提心,就是初发心菩萨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12-16 20:45
    回复
      《增一-增支阿含.卡拉瑪經》:
      一、不因為口傳、傳說,就信以為真。
      二、不因為奉行傳統、世襲,就信以為真。
      三、不因為正在流傳的消息,就信以為真。
      四、不因為是佛經聖典、宗教寶典,就信以為真。
      五、不因為根據邏輯推理,就信以為真。
      六、不因為根據哲理理論,就信以為真。
      七、不因為自己的常識判斷,就信以為真。
      八、不因為符合自己的預測、見解、觀念,就信以為真。
      九、不因為演說者的威信、名望,就信以為真。
      十、不因為他是我的師父、導師、法師、大師,就信以為真。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2-16 21:00
      回复
        你可以用逻辑推,你是你的肉体么,如果不是你的肉体,那你在什么地方?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2-16 21:03
        回复
          02
          我要直接说我的结论,而不说推理的过程了,因为我说不清楚,答案是瞬间得出的,推理的过程快如闪电,来不及记忆,发生过就消失了。
          我在别的文章里说过,修行有六证,第一证是发心,发心者就是这里说的善男子善女人,第二证是天门开阖,是授记,是菩萨。发心过后的善男子女人,经过授记后,才成为菩萨。两者虽然还都是都一个人,但身份不同。所以,这里的善男子女人和菩萨,即是同一人,就像老婆和妻子一样,所以可以都用。而又身份不同,就像普通员工和公司经理一样,以这样的不同而来表明,从发心到成为菩萨,有一个过程和递进后的不同性质的身份。善男子善女人,在发心后,要保持这种发心,要住和降伏其心,才能够,被授记成为菩萨。
          然后,我们要来解释“授记”。授记这个说法,我是在理解了孔子的三十而立和法华经的王子之说后,才明白的。授记的情形,其实就是老子说的“天门开阖”。而我以前读金刚经,完全没看到过和天门开阖相关的内容,现在一想,觉得经文里肯定是有说这个的,于是就去再找,然后想到了这条: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这句话,无论怎么阐释都会显得是自说自话的依据不足,但只有一种阐释,却会显得非常巧妙而能成为依据的合理性。请注意“无量千万”这个词,我们在什么情形下会看到和感慨、赞叹“无量千万”的现象?可能有些人会有体会,即使没有证到天门开阖的人也会有这种体验,就是看到满天的繁星,满天星的那种天象。而证到天门开合的人,看到的实际也是这种满天星的天象,不过是从上往下的看。


          IP属地:上海7楼2024-12-16 21:20
          回复
            03
            我们再看第二条依据: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请注意了,燃灯,同样可以比喻满天的星星。
            我们再看诗经:
            绸缪
            诗经·国风·唐风〔先秦〕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IP属地:上海8楼2024-12-16 21: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