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传说吧 关注:120,254贴子:468,765

回复:【见解向】针对冰山图里感兴趣的 “史学相关” 部分词条讲一讲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1#
李青云的长寿为何会被夸大?
————————
除了杨森和报纸的夸大,还有别的原因:
1、李青云本人的夸大/记忆错乱
除了上文,这里还找到了一篇报道

(民国日报南宁版,1933年6月12日)
吴佩孚在四川时,曾一度探访李青云,还赋诗赠李本人。文中还提及“仆与子玉将军去访时,翁已二百四十四岁,貌如六十老人,精神尚壮,将军询寿世之术。翁言无他。”
值得一提的是,这篇报道说李去世时249岁,和256岁还差好几岁。
———————————
2、卖药(药商)的夸大
这里用《申报》的资料作为例子,图片来源见右下角。

1928年8月14日《申报》,药商还把1927年的照片说成是自己拍的(“三德洋行宣传部摄”)

1929年5月12日《申报》,三德洋行的生殖药和保健品,香啊造啊。

1931年3月24日《申报》,这篇《访问记》后面直接给你写成灵芝广告,灵芝木耳啊嗯。


IP属地:广东92楼2024-12-31 12:58
回复
    2#
    彭祖的800岁与白日飞升——长寿的又一解?
    说到我国最有名的长寿者,那肯定是800岁的彭祖。
    彭祖长寿的答案,就在《史记》里:
    “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即,彭祖应该是一个氏族/方国,商末时被灭。由于存在了800年,故以讹传讹,“彭祖”从集体变成了一个人。

    (Suzhou ming bao (蘇州明報), 1947.02.12)
    ————————
    那么笔者也在这里开个脑洞:“白日飞升”会不会也是长寿者传说的又一解析呢?
    而我们也知道“彭祖”后世被奉为道教神仙,例如刘向《列仙传》:
    “彭祖者,殷大夫也。姓篯名铿,帝颛顼之孙陆终氏之中子,历夏至殷末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历阳有彭祖仙室,前世祷请风雨,莫不辄应。常有两虎在祠左右,祠讫,地即有虎迹,云后升仙而去。
    遐哉硕仙,时惟彭祖。道与化新,绵绵历古。隐伦玄室,灵著风雨。二虎啸时,莫我猜侮。”
    道教中有“白日飞升”,指的是人修炼得道后,白昼飞升天界成仙。
    把这个过程理解为一位天师死亡后,弟子继承其名字/称号,那么这个名字就会成为一个“长寿者”,也就是“替用”同名的古代道教人物。
    当然笔者这个是看了火凤后联想出来的,没有贬低道教之义。
    ——————————

    琴莲《吉普》1946 年 [第34期 ,6页],知乎的赵学浩老师也引用了庐山300岁老者的报道,这里也进行补(联)充(想)。
    注:图中的女性与报道无关。
    其实300岁老人的新闻早在1946年就有了,笔者注意到这位老者的生活颇为私密,比如
    “不喜见客,内室从不准人入内”
    “轮流侍候”
    “但普通出门,多由三四轿夫升之而代步”
    这些表述,和李青云有相似之处,不过这位老者的报道更加突出其神秘、深居简出的风格。

    (Hua guang ri bao (華光日報), 1946.09.30)
    这位老者于1946年8月18日去世,《华光日报》1946年9月30日进行了报道,不过与其说报道,不如说是都市传说的记录。
    而且这位老者似乎也是一位道教徒。
    ————————
    再复述一遍,以上都是个人脑洞和联想,并非贬低和诋毁道教。


    IP属地:广东93楼2024-12-31 14:56
    回复
      2025-05-26 02:06:50
      广告
      关于这位300岁长寿者的新闻,还有一个比较爆的,害怕被抽所以单独放一层了

      (Pei du wan bao (陪都晚報), 1946.08.21)


      IP属地:广东94楼2024-12-31 14:57
      回复
        3#
        南越王赵佗——百岁王的故事
        这里就放一张百科上的截图吧。


        IP属地:广东95楼2024-12-31 15:01
        回复
          -洪洞大槐树・麻城孝感乡-
          具体内容不展开说了,这里笔者推荐赵世瑜老师的《说不尽的大槐树: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
          ——————
          广东的“大槐树”——珠玑巷


          IP属地:广东96楼2024-12-31 15:09
          回复


            从地理上来看,南雄确实是当时南下的主要路径。
            陈乐素老师就指出,珠玑巷渐盛于明中叶。

            (陈乐素:《珠玑巷史事》,学术研究 . 1982 (06))
            当然,珠玑巷和洪洞大槐树并不是说迁移的人都来自于南雄/洪洞,也不是说明这两是迁移的必经之地,而是一种成为迁移的“文化符号”,以及地方文化集体认同的体现。

            (冀满红:《民众迁徙、家园符号与地方认同——以洪洞大槐树和南雄珠玑巷移民为中心的探讨》,史学理论研究 . 2011 (02))


            IP属地:广东97楼2024-12-31 15:51
            收起回复
              来了来了,大家新年快乐
              -中国的投毒恐慌-
              说起投毒谣言,笔者这里想到两个小时候相当有名的。
              ——————————————————————
              1#
              “血祸”与艾滋病
              这个严格也算一种投“毒”,不过投的是“病毒”。内容可能会有点爆,笔者尽量温和点讲,也没有地域黑和歧视艾滋病的意思
              上世纪末,由于血液制品进口受限制,出口被放开,所以血浆经济成为了河南境内的新兴产业。由于当时不规范,所以采用了“单采回输法”,导致献血者交叉感染的可能大幅提高。
              1995年,发现异常的血站医生王淑平,自费成立血液检测中心,检测400多份血样,报给当地卫生局,但没有回音。于是王又带着62份HIV阳性血样,来到了北京,受到曾毅院士的高度关注。鉴定结果为,15份血样中有13份被确定为HIV阳性,2份为疑似。
              1996年3月,全国开始取缔以采血浆盈利为目的的大小血站。在河南,因从这年的3月14日夜开始刮起的血站取缔风暴,后来被称为“3·14案件”。
              1998年,《献血法》颁布施行。
              2001年8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开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的艾滋病疫情。
              具体可以看这几篇报道:



              IP属地:广东98楼2025-01-02 16:14
              回复
                1.1#
                西瓜:我会传染艾滋 真的假的?
                河南爆发了HIV后,各种相关的信息就在坊间流传,其中就有一些“投毒谣言”

                (南方都市报:《河南发现艾滋病十年》)
                2000年,《中国新闻周刊》首次公开报道了“艾滋病村”,里面也提到了这个谣言。

                后来,“西瓜传染艾滋病”的谣言在我国各地层出不穷。



                笔者在这里强调,艾滋病不会通过西瓜传播!!!


                IP属地:广东99楼2025-01-02 16:27
                收起回复
                  2025-05-26 02:00:50
                  广告
                  1.2#
                  “艾滋病玛丽”/“艾滋病哈利”的变种:2001年艾滋病扎针事件
                  2001年圣诞前后,天津出现了“艾滋病人扎针”事件,公安机关把其列为一号案件,出动了数百名警员,全力以赴组织破案。随后调查发现,经对报案人身体检验,绝大部分未发现被针扎痕迹,少部分人虽被针状物扎中,但未发现任何附着物,案件中所用的作案工具证实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犯罪嫌疑人用扎针传播艾滋病一说,纯属骗人吓人。”当地警方盖棺定论,谣言由此而平息。
                  具体可以看南方周末的调查报道:

                  这个谣言也在全国各地有传播,甚至有人进行滋事报复。

                  在广州同样也有类似的新闻,小时候家里人就跟笔者说,在人流比较多的地方不要穿短袖,很容易被扎针。

                  这里也作个简单的小科普,
                  扎针有可能中招艾滋病,但扎针中招艾滋病有点不可能。(


                  (来源:深圳卫健委)


                  IP属地:广东101楼2025-01-02 16:59
                  收起回复
                    2#
                    梦魇的24天:九江连锁“投毒”案
                    笔者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则这样的新闻,这是一个真投毒、假谣言的案例。

                    (贺根生著. 阳骄叶茂:贺根生科技新闻作品选[M]. 2008)

                    这个事件笔者现在一读,也汗毛直竖。
                    事件由于没有及时地公布,导致当地留言四起:
                    “烟水亭附近的人们把这件事情与一天前发生的那起中毒案联系在一起,陷入了极大的不安。‘有人故意投毒’的消息迅速在九江开始传播,并产生了虚虚实实的多种传言。”

                    (南方周末《连锁投毒全城惶恐 江西九江梦魇24天》)
                    事件导致九江市民一度不敢在外用餐,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不再吃课间餐,引发了一连串的群众恐慌。

                    最终,犯罪嫌疑人王孝典被判死刑。


                    IP属地:广东102楼2025-01-02 17:13
                    回复
                      3#
                      1910年东北鼠疫:政治在民众心态的投射
                      1910年11月9日,鼠疫由中东铁路经满洲里传入哈尔滨,随后一场大瘟疫席卷整个东北。这场大瘟疫持续了6个多月,席卷半个中国,造成了6万多人死亡。其中,就有“日本人水井撒毒”的谣言。


                      (管书合:《瘟疫、谣言与近代东北民众心态——1911年春“日人水井撒毒”谣言事件研究》)
                      顺带一提,吉林大学最近成立了历史文化学院,吉大的历史系不再分在文学院啦


                      IP属地:广东103楼2025-01-02 17:31
                      回复
                        -《中国食人史料抄(钞)》-
                        这个有点爆,不知道会不会被抽。
                        ——————————
                        词条上看到这个还挺吃惊的,这书以前本科翻过电子版。之所以这书只有电子版,是因为这本书没有版号,也没有出版社出版,是作者自己印刷寄到图书馆的,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非法印刷品了。
                        笔者对这本书评价很低,原因是作者没有对史料进行考据,只能算读书钞录,这个问题在近现代史部分尤为严重。

                        尤其是看到“婴儿汤”真的拳头硬了


                        IP属地:广东104楼2025-01-03 17:48
                        收起回复
                          这个新闻来源是什么水平我想大家懂的都懂


                          这种垃圾谣言还传了好几年

                          笔者为此进行了溯源,但考虑到内容还真爆了
                          简单来说,马来先搞了一篇对岸的谣言(这也是为什么原文是对岸商人),结果对岸和外媒改了原文表述,就变成咱广东的而文中图片其实中文互联网已辟谣了


                          IP属地:广东105楼2025-01-03 18:04
                          收起回复
                            补充:鉴于105L的楼主楼的一些问题,这里做点补充。

                            第314页,黄老这里的来源是网贴……而且最后一句也说了明史中无记载、原文出处待查。


                            第226-227页,《水浒》这里的论证也是有问题的。《水浒》故事原型是宋江起义不假,但小说内容更多是施耐庵收集整理和加工先前的民间故事和传说整理而来,实际并不能说明北宋的社会现实,充其量只能说明施耐庵似乎在砂仁方面有研究。

                            第326页,袁崇焕的这个来源是转引,转引的《碧血剑·袁崇焕评传》引《明季北略》,但后者本身就有传闻、迷信不实之处,不能单独作为信史。

                            这是最后黄老的结论/提议,前面列举了一堆原因,最后给出的建议是组织议会……不过个人认为其实不必把黄老打成公知,毕竟其他建议也有可取之处,只不过这本史料钞价值并没有那么大,图一乐就得了。


                            IP属地:广东106楼2025-01-06 16:21
                            收起回复
                              2025-05-26 01:54:50
                              广告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冰山图更新了,看了一下史学相关部分好像变化不大,补充个比较有定论的吧。
                              1995年,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对和田民丰县尼雅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五星出 东方利中国”织锦制品。

                              “五星”“东方”“中国”,用现代语境来说,还挺令人震惊。
                              不过其实,这是一个占辞/预言,全文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诛南羌,四夷服,单于降,与天无极。”
                              冰山图把它放入了“科学疑说·假说”里面感觉不太恰当,个人感觉应该属于“预言·谶纬”一类。
                              这个预言现存(注意是现存)最早的记载见于《史记》:“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
                              其中的“五星”,是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东方”“中国”是一种分野法则,“中国”是指中原地区,“五星出东方”是指五颗星同一时期内出现于东方,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五星连珠”。

                              (于志勇:《新疆尼雅出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彩锦织文初析》,西域研究 . 1996 (03) )
                              这个织锦还和一个历史事件有关:
                              《汉书·赵充国传》载:“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白。太白出高,用兵深入敢战者吉,弗敢战者凶。将军急装,因天时,诛不义,万下必全,勿复有疑。”

                              除了织锦上的文字以外,其图案也是非常吉祥的。

                              (李丽娟:《蜀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图案再析》教学与研究,2023年9期)
                              这个文物的出土,更重要的意义在于,
                              这是迄今为止新疆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中国”二字。
                              同时也印证了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的密切往来,毕竟张骞通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就是在汉武帝时期。


                              IP属地:广东107楼2025-01-06 17: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