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做了点绞泥工艺的壶承,这期就来聊聊纹泥工艺的难度和缺陷,上期讲过绞泥工艺了,我就直接搬了
(绞泥工艺就是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泥料相互柔和、挤压形成自然纹理,如有类似木纹、水波纹、万字纹的一些装饰技法,一般是不规则的抽象纹理,紫砂壶的绞泥工艺一般是要找收缩比比较接近的泥料来做绞泥工艺,一般绞泥工艺大多数是用这三和泥料制作,紫泥,段泥,小红泥,因这三种颜色差异大,收缩比接近,在烧制过程中不会出现不融合开裂现象,一定不会拿朱泥来做绞泥工艺,因朱泥的收缩比大,会出现开裂,朱泥凹陷下去,使表面不融合,还有就是绞泥的纹理,因紫砂壶是手工艺制品,在制作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壶面和壶内的纹理是不一致的,因为在制作过程中,壶身表面和壶内制作过程用力的不同就会导致壶内壶外的纹理不同,如果内外非常规整的话就要小心了,我以我手上的干泡台给大家做个对比,即使是做的非常小心,纹理还是有偏差的),对于这次制作的绞泥壶承做了个新尝试,以前是通绞做的木纹,绞理也做的到较随意,制作也简单,所以也没出现什么收缩比不同倒置的不融合问题,这次想尝试着做做比较精致一点的壶承,跟供春壶比较搭的壶承,就叫邵老师把绞泥纹做成树心木纹的,订制了两块,烧制出来的两块壶承,一把树心纹理的地方微微有点不融合,一把完美,绞泥的地方摸起来也是不平的,从这两个绞泥壶承来看的话,不同的泥料收缩比是不同的,绞泥工艺还是很复杂的,也很容易出现瑕疵品,所以我们广大壶友,如果想买一把正儿八经的绞泥壶是不便宜的,一个是它的工艺复杂,一个是它的成品率所决定的,直接上图更直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