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解深密经》中弥勒菩萨与佛的对话展开,指出在修行观和止的过程中所看到的影像皆生于识(心)中,心与影像非一非异。非异是因为影像生于心中不能分开为两个事物;非一是因为二者不是完全同一的事物,而是相生关系。同时强调无论是在止观中还是日常生活中,一切境界和影像都生于心识,心的本质是一切都是虚妄的,而心当下即是,动念即乖。
【原文】《解深密经》: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诸毗钵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
【讲解】“慈氏菩萨”:即弥勒菩萨。因为弥勒菩萨对一切众生不起杀想,不食众生的肉,所以有广大慈悲心,因此称为“慈氏”。“毗钵舍那”:毗钵舍那是梵语的音译,意译为观法,即观想真理的方法。如以智慧专心观想佛或法等特定对象,而致力于证悟。观想方法,最初如日想观、月轮观、九想观等,都是心中有一具体对象来作观;其后,进一步透过此类观想而观想深奥的佛法教义和哲理。“三摩地”:即“三昧”,是梵语的音译,意译为“止”。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
【译文】弥勒菩萨又问佛说:“世尊,在修行观和止过程中,所看到的影像以及所显现出的种种境界、种种法相,这些影像与心应当说是两个不同的事物,还是不能说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佛对弥勒菩萨说:“善男子,应当说二者不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为什么呢?因为一切影像和种种思维、观想境界,都生于识中。善男子,我说的由识对外所攀缘的一切现象,其本质也都是生于识中。外在影像不是实有的,都是由识所生。”
【原文】“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与此心无有异者,云何此心还见此心?”“善男子,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善男子,如依善莹清净镜面,以质为缘还见本质,而谓我今见于影像及谓离质别有所行影像显现。如是此心生时,相似有异三摩地所行影像显现。”
【讲解】例如,在镜前放上苹果,镜中苹果影像是因苹果而存在的。离开了苹果,镜中影像立刻消失。同样,一切觉知体验以及认为存在能知能觉的本体(三摩地所行影像),都如同镜中影像。而苹果就如同是心,一切不离开心而单独存在。
【译文】世尊,如果在观和止中所看到的影像,与这个能观的心不能说是两个不同事物的话,那么所见到的影像也是心体了。既然影像也是心体,当我看到了影像,等于说我也看到了心,如此说来,就等于心看见了自己。(一般说来,一个事物是无法自己看见自己的,正如《圆觉经》中佛陀做的比喻“譬如眼根,不自见眼”,那么现在弥勒菩萨问,为什么说,这个心见到了自己?)“善男子,在修习观与止中,不能说一个事物可以看见另外一个事物。当心生出一切影像时,你就看到了这些影像显现出来。善男子,就像在一面明亮干净的镜子前,放上一个物体,通过镜子,以这个物体为因缘,可以在镜中看到这个物体的影像。说我今天看到了镜中影像,不能说这个影像离开实体而另外单独存在。同样,当心生出一切影像的时,在止观中,好像是有一个能观的主体以及所观看到的影像显现。”
【原文】“世尊,若诸有情自性而住,缘色等心所行影像,彼与此心亦无异耶?”“善男子,亦无有异,而诸愚夫由颠倒觉,于诸影像不能如实知唯是识,作颠倒解。”
【讲解】“颠倒认识”:认为存在一个能观的主体以及所观看到的影像,认为二者是可以分开的两个事物。“正知正见”:比喻,镜中影像不离开镜外实体而单独存在。同样,无论在止观中,还是在散心中,一切所观察的影像都生于识中,即心中。心就像眼睛,眼睛无法自见,心体本身也不可见、不可知。一切影像都是随心现量,由心显现,而心体本身只能通过禅定来证得。
【译文】“世尊,如果修道的众生,认为存在一个自性,再由此向外攀缘色相,由心生出影像。这些影像与心也不能说是两个不同事物吗?”佛说:“善男子,不能说是两个不同事物。那些没有智慧的众生,认为这些影像与识是分开的,而不知道在止观中观察到一切影像,以及在散心中感知到的一切现象,都生于识中,所以做出颠倒错误的认识。”
【总结】无论你看到的任何影像,觉知到的一切感觉体验,以及用来观看的眼睛,用来听的耳朵,甚至一切的认识和记忆,再甚至,用来思考佛法的脑细胞,其本身都是由心所生。这一切都表达为影像,离心不存在任何影像。影像与心是非一非异的。“非异”:一切影像生于心中,不能将影像与心分开为两个事物。非一:影像与心也不能说是一个事物。二者是相生的关系。影像本身可以表达,但心体本身不可表达。心的本质是,一切都是虚妄的,心体当下即是,动念即乖。
【禅定指要】对本文的理解,你就会很清楚地看到,不是去除妄念就会入定。为什么呢?因为妄念与心不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妄念生于心中,一切万法不离开真心自体而存在。所以禅定时,不要试图断除妄念,而是要保持对当下此刻的意识觉知,直至体证到一切法都由心生就是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