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关注:811,783贴子:6,152,510

2010中国作家富豪榜出炉 包括在中国最赚钱的外国作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0-11-15 10:29回复


    2楼2010-11-15 10:29
    回复


      3楼2010-11-15 10:29
      回复
           叹……越来越功利的阅读
             功利的阅读,已经背离了阅读本身的含义
             今年的中国作家富豪榜不但首次将中国港澳台地区的作家版税收入也纳入了统计,制榜人吴怀尧也试图颠覆大众对作家的定位认识,从对作家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作家是以写作为工作,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但成都商报记者看到,中国作家富豪榜上的很多人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作家,今年排名第五位的曾仕强就是一位管理学家;排在第六位的郎咸平则是一位金融专家;排名第九位的尹建莉是一位教育专家。他们不是我们理解范畴中的作家,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或心得汇集而成的作品却受到大众的欢迎,从他们在榜单靠前的位置可以看出,他们对大众阅读的吸引力非同凡响。
             这些人士进入榜单,也让人联想起前两年央视《百家讲坛》出书热,于丹、易中天、王立群、马未都等登上《百家讲坛》的人,他们的作品曾一度成为阅读热点,这种热度的背后是中国当时蔓延的国学热,也是中国对传统经典今日阐释的潮流。毫无疑问,当曾仕强、郎咸平、尹建莉出现在中国作家富豪榜榜单的前十位时,我们不难看到,在金融危机迟迟未能消退时,国人对经济管理和经济发展趋势的日渐关注和在家庭教育方面表现出的疑惑。曾仕强、郎咸平、尹建莉三人并不见得就是各自领域最优秀的人物,然而,他们更适合大众阅读的表述方式使他们获得了认可。
             不少人都感觉到中国人的阅读越来越现实,越来功利。这个时代的特征是阅读和实用主义相联系。在学者王德峰看来,读书是为得到精神的交流和共鸣,而不是为谋取现实利益。功利的阅读,已经背离了阅读本身的含义。如果有人认为中国作家富豪榜是一个可笑的榜,那么这种可笑也是由于当下的大众阅读取向功利化所造成的。
        


        6楼2010-11-15 10:31
        回复
          文学之路
               代表人物:阿来、柳建伟、麦家
               从中国现代文学六大家到各类文学奖得主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四川是公认的文化大省,巴蜀大地的万千气象成就了文学四川的人杰地灵,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个公认的排行榜,即“鲁郭茅巴老曹”,六位大师中,四川就有两位。在当代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得主中,先后有周克芹、王火、阿来、柳建伟、麦家等作家。此外,还有裘山山、何大草、邓贤等诸多作家获得过其他文学大奖。
               在这些作家中,柳建伟因人事调动离开了四川,麦家也因为要照顾年迈的父亲回到了浙江,但他们最重要的文学作品都是在四川生活时完成的。麦家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成都永远是他的精神故乡,他的文学创作是在成都这座温润的城市中成长起来的,“我在成都结婚生子,这座城市留下了我的人生足迹。包括《暗算》在内,我在成都创作了很多作品,我在精神上永远离不开成都、离不开四川”。
               柳建伟在成都生活了20多年,他曾为了准确表现笔下的商人生活,利用周末时间在成都某景点门口摆了近半年的地摊,“我在四川生活了20多年,那段时光是我文学创作的基石。”
               尽管很多人对文坛川军的强大感到不解,但成都商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四川的社会生活氛围很适宜文学创作,天府之国的休闲特点容易让人安静思考,此外,四川的方言土语有独特的语言魅力,四川方言的形象生动和自由,往往具有融抽象于具体、化腐朽为神奇的语言效果。虽然四川作家在文坛的地位显著,但四川作家对文坛川军依然保持着警醒,阿来就曾表示,四川的文学在近几年取得一些成就,但这并不表明四川的文学整体发展水平。
          


          9楼2010-11-15 10:33
          回复
               奇迹之路
                 代表人物:杨红樱
                 时至今日,杨红樱作品平均每天的销量高达1万多册
                 对涉足中国少儿文学的出版界而言,成都作家杨红樱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完成了一个奇迹。这位来自四川的作家,十年间作品的销量达到了4000余万册。成都商报记者从书业权威调查机构开卷公司了解到,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最初的几年里,引进版少儿图书引领市场,前30名畅销书中引进版图书占据了2/3以上的席位,本土原创图书显得势单力薄。而从2004年开始,形势的逆转发生在了杨红樱系列作品的上榜时———本土原创少儿畅销书逐渐占据主导,时至今日,杨红樱的作品平均每天的销量就高达1万多册。
                 文学评论界权威评价认为,杨红樱是改写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历史的里程碑式的人物,是实现真正意义上“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的优秀原创儿童文学作家,她所创造的“马小跳”和“笑猫”已成为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品牌。而杨红樱儿童文学作品中,几乎都是来源于她在成都的生活基础,比如“笑猫日记”系列,里面有个“翠湖公园”,那就是成都的人民公园,书里写到的人工湖、假山、山洞、拱桥、梅林,都是公园里的实景。
                 杨红樱的作品呼唤善良、宽容、正直的美好品格,包容、和谐的生存环境,旨在引导小读者在心里始终怀着一份对社会、对未来的美好情感和信念,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一切和她在成都的生活是分不开的。而杨红樱也在创作中也展现了一位成都作家的魅力:她是一位从内心深处深爱着孩子的作家,她写作的初衷不是为了成名,更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希望成为孩子的代言人,在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之间,搭建一座互相理解、分享彼此感受与体会的桥梁。
            


            10楼2010-11-15 10:33
            回复
                 财富之路
                   代表人物:郭敬明、饶雪漫
                   他们是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常客,他们的模式正改变出版界
                   当四川作家走出盆地之后,他们对这个行业的影响也让人为之惊叹,郭敬明和饶雪漫是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常客,他们创下的成就并非在四川之时,而是在他们出川之后。作家七堇年几年前去天津、香港读书,等到今年毕业回到四川之时,她已经是一位单本销量能达到50万册的畅销书作家。
                   在青春文学读物方面,四川的作家改写了这个行业的规则,以往要想成名,很多青少年都通过《萌芽》的新概念作文大赛,郭敬明在主编不定期出版的《岛》时看到了这个行业新的生产模式,于是,当他创办《最小说》时,已有了明确打造作者团队的想法。《最小说》的存在使得郭敬明将其在青春文学的影响力升至了最大化,越来越多的人依托这个平台成为畅销书作家,而郭敬明也在作家这个身份的基础上,多了一个老板的身份。郭敬明的这个创新甚至让纯文学杂志的主办者感到尴尬,在他们的杂志销量日益萎靡之时,郭敬明等明星作家所主编的文学杂志却有着惊人的销量。
                   另一位四川作家饶雪漫的模式也在悄悄改变出版界。和郭敬明相比,饶雪漫在媒体露面的次数不算太多,她的作品推广模式显得更具前瞻性。几年前,饶雪漫就创造了书模这个概念,她请来少男少女担任图书的模特。饶雪漫还在尝试用多媒体的方式让自己作品更容易被读者接纳,在出版《离歌》的时候,她甚至还自己掏钱来拍摄电影。
              


              11楼2010-11-15 10:34
              回复
                   草根之路
                     代表人物:何马、郑小琼
                     非专业的写作者,让整个业界为之惊叹
                     无论是在文坛的影响力、还是对图书出版的引领方面,四川的作家都显示出了惊人的能量。实际上,他们可以说都是“专业”的写作者,而让出版界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对于四川那些非专业的写作者,他们偶尔写作所呈现出的内容,都会让整个业界为之惊叹。
                     何马,在大学毕业之后曾做过一年的医生,后来开始做生意,从一个小公司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了一家集团公司。这位喜欢阅读和冒险的老板自娱自乐地写了一部《藏地密码》,不料却成为当下中国的畅销书。何马的创作是这样的,因为不是专业作家,他的准备工作做得更多,为了《藏地密码》,他先后读过600多本有关西丅藏的图书。
                     就算是在草根之中,你也可以看到四川人倔强展露的才华。郑小琼,来自四川南充的一位东莞打工妹,打工的艰辛没有磨掉她对文学的热爱,在近十年的时间里,郑小琼先后在当地玩具厂、磁带厂、家具厂、五金厂打工,在疲惫的工作之后,她悄悄继续着文学梦想,甚至在获丅奖之后,还怕丢掉工作隐瞒了自己写诗的事情。说出来的确让人惊叹,打工妹郑小琼先后获得了人民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等多项大奖。期间,东莞当地作协曾想让郑小琼过去上班,但她当时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却拒绝了这份清闲的工作,“因为我觉得还需要保持这种在场感,一种底层打工者在这个城市的耻辱感,这种感觉让我不会麻木。这种在场感,会让我对一些事情充满了敏锐感……”而一个不需要统计的事实是,中国的打工文学,名气大的写作者,绝大部分都来自四川。(成都商报记者蒋庆)
                


                12楼2010-11-15 10:35
                回复
                  行业揭秘人:“读客图书”董事长华楠
                       成功关键词:1秒、2米、3分钟
                       2010年8月28日,华楠刚满36岁,这位国内著名畅销书机构“读客图书”的董事长,是如何度过自己生日的呢?
                       “早上起来是周末例行的游泳,天公作美,阴天,游泳池没有人,一口气游了一公里。中午吃了一碗面条,吃完照例来办公室,流汗,写文案。赶紧写,赶紧写,人生短暂啊!”华楠在当天自己的微博里说。
                       三年前,读客图书成立才一年时间,当时最火爆的畅销书,除了本土养生书,就是从国外引进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达·芬奇密码》《追风筝的人》等超级畅销小说,这些引进版图书在中国大地上火爆热销,风头远超本土原创文学。
                       就在此时,一部原创的探险小说,摆在了华楠面前。
                       “小说的故事背景发生在西丅藏,作者是四川人,知识渊博,叙述技巧高超,但毫无知名度,小说原稿发在一个网络论坛里,无人问津,点击率只有区区900次。”他说。
                       2010年9月,面对我们的专访,华楠第一次将打造超级畅销书《藏地密码》的读客方法全盘托出,“要把金针度于人”。《藏地密码》小说的原名叫《最后的神庙》,在华楠看来,这个名字根本无法吸引读者。他需要做的,是对这部作品进行“产品再开发”。
                       1秒:一切从书名开始
                       “一部刚写完的作品,还算不上成熟的产品,在将它推向市场前必须精心打磨,有时还需要作者配合修改,这就是‘产品再开发’———在读客图书,任何一本书都要历时6个月的产品再开发期:封面要出几十个版本,细节要经过反复推敲,反复对比后再做抉择。”
                       对于产品的再开发,华楠的观点是:“首先是图书购买理由的开发,读者为什么要买这本书,在出版之前必须清晰地回答这个问题。其次,是如何帮助读者理解你所卖的图书,其中,书名对图书来说至关重要,如何将有力的关键词植入到书名中去,是思考的第一步。书名必须直接体现阅读价值。我要用最快的速度向读者介绍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要知道,一本图书摆在书店的书架上,它与大多数读者接触的机会只有1~2秒钟,距离为2~3米,如果一本书的封面不能迅速引起读者的兴趣,那么,90%的读者会立刻将视线从这部书移开。”
                       如何让一个从来没有出版过实体书的无名作者,在引进版图书火爆热销的中国图书市场脱颖而出?如何让一部长达200万字的本土原创小说,受到读者的欢迎?华楠最终确定了“藏地密码”这四个字,“一秒钟四个字,是普通人的阅读速度,取名《藏地密码》,我们就在一秒钟内传达了两个价值,其一,这是一部关于西丅藏的书,其二,书名的形式符合小说名的习惯,一看便知这是一部小说。这个名字可以在一秒钟之内,抓住热爱西丅藏的小说爱好者。而为了让读者确信这是一部关于西丅藏的小说,我们又在书名下面加上了一句话———《藏地密码》,一部关于西丅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
                       2米:做一个封面有多难?
                       书名已定,接下来,就是构思封面。
                       “做一个封面有多难?每次我都会掉很多头发,有些是想掉的,有些是抓掉的,还有些是在墙上磨掉的。”华楠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当我们问及封面设计最需要注意的关键之处时,华楠说:“不管是一部本土原创小说的封面,还是一张地方都市报的头版,或者一家商店的招牌,设计的第一要义是差异化,是要从眼花缭乱的书架、报摊、街道中跳出来,让读者或行人,第一眼就能看到你。”
                  


                  15楼2010-11-15 10:43
                  回复

                         那么,一本书在书架上,与读者的距离大概为2~3米,如何才能被读者第一时间看到?“在书名一目了然的前提下,通过封面色彩和读者快速沟通!”华楠脱口而出,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和竞争对手相反的颜色,就像可口可乐用了红色,百事可乐就用蓝色。
                         为了让《藏地密码》达到这种效果,华楠苦苦思索后,终于从藏族服饰中得到灵感,发掘出一个既能争夺读者眼球,又能表达小说阅读价值的核心符号:彩条。
                         他用这个彩条包住书脊,在其他细节上,也细致到位:为了让书名更加抢眼,书的封面底色选择了黑色,书名则选择了桃红色,在封面上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而在黑色的底图上,又加上隐隐约约的西丅藏地图,强调出小说的背景,在书名的上方,则放置了两个红色剪影,一个弯腰柱杖,一个翘首望天,神秘的氛围,再次呼应了书名。
                         对此,华楠的解释是:“我们强调这些细节的设计,是因为当读者注意到这些细节时,正在考虑要不要把这本书从书架上拿起来,我们所有的设计,都在鼓励她不妨拿起来翻翻。”
                         3分钟:把购买者心里话说给购买者听
                         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表达图书内容的书名锁定目标读者群、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封面的色彩和细节吸引读者,这已经是成功售出一本书的开头。
                         “但不要高兴得太早,读者从看到一本书到他们拿起这本书,再到决定是否购买的时间,不会超过3分钟。在这短短的3分钟内,80%的书会被读者放下。”华楠强调道,“书名和封面,只是吸引读者注意,真正让读者为之掏钱的,是向读者快速传达本书的阅读价值,解决‘我为什么要买这本书来读?’的问题。文案(内容简介),不是把你心里的话说给购买者听,而是把购买者的心里话说给购买者听。”
                         2010年9月1日,《藏地密码》推出第九部,至此,其全系列的销量已累计突破350万册,第十部的大结局也即将推出。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出现大量盗版书,对此华楠很无奈,也很不满:“如果盗版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会使中国的原创作家没有写作的动力。而一个大国没有文化影响力,其输出的商品就没有附加价值,我们在全球市场上就只能扮演廉价劳动力。所以我经常说,图书市场盗版的猖獗,受害者不仅是作者和出版商,而是我们全部中国人。”
                    


                    16楼2010-11-15 10:43
                    回复
                         报告3:谁最赚钱?
                           结论是:外国作家在中国疯狂捞钱
                           2010年11月8日上午,从昆明书城三楼到五楼,我们发现,无论是文艺类图书、财经类图书,还是少儿类图书,最显眼的位置,都能看到引进版图书的身影。
                           云南知名作家施袁喜说:“就目前而言,中国作家的文学价值和商业价值都无法与外国作家相比,这是需要反思的。”
                           回首过去十年,一波又一波的引进版图书,在中国不断掀起阅读潮流,从《富爸爸,穷爸爸》《谁动了我的奶酪》到《哈利·波特》《1Q84》,它们总能轻轻松松赚走国人钞票。
                           少儿图书尤其如此:在当当网2009年少儿图书的畅销总榜中,从第1名《不一样的卡梅拉》,到排名第10的《I SPY 视觉大发现系列》,全部被引进版图书牢牢霸占!
                           在昆明书城工作10年的少儿图书类负责人周思明,接受怀尧访谈录的采访时说:“过去十年,我印象中卖得最好的引进版少儿图书,是《哈利·波特》系列。”她指了指《哈利·波特》的摆放位,“从星期五下午到星期天晚上,来书店的人最多,很多小朋友和大人到少儿图书这一层,点名要《哈利·波特》,这套书现在卖得只剩下42本!”
                           报告4:谁购买力最强?
                           结论是:孩子的钱最好赚
                           “孩子的钱最好赚!”
                           在少儿文学陈列前,周思明告诉怀尧访谈录:“国内写童话的作家嘛,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和《笑猫日记》卖得最好,她今年出了很多新书,销量都不错,郑渊洁的《皮皮鲁总动员》也一直走得很稳,但杨红樱出书的速度,远远超过郑渊洁!”
                           问鼎《2010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宝座的童话作家杨红樱,她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共20册,总销量突破2000万,平均销量每本100万册,这相当于杨红樱一个人写出了20本超级畅销书;她的《笑猫日记》系列作品,目前一共有12本,根据调查,仅《那个黑色的下午》这一本书,2010年1月在全国的销量就突破6万册,是实至名归的畅销书。最让人惊讶的,杨红樱今年还杀入了教辅图书领域,《马小跳学作文》《马小跳玩数学》《马小跳左手历史右手地理》等纷纷出炉,其2010年版税收入2500万,也就不足为奇了。
                           报告5:为何能畅销?
                           结论是:作家首富经验,真诚对待读者
                           2010年10月27日,怀尧访谈录通过微博,对2009年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宝座的童话作家郑渊洁进行回访,在回答“您认为决定图书销量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和“过去的一年,您本人去过几次书店?用于购书的花销大概有多少?”时,郑渊洁表示:“销量大的书都是畅销书。而畅销书风头一过,就没人买了。要做到经久不衰,作者要真诚对待读者,拿出看家本领写作,凡是糊弄读者的书都不会畅销。其次,一位作家要将所有书交给一家出版社出版,这样人家才会下大力气营销你。”
                           郑渊洁表示自己每周都会去书店,每次都看得眼花缭乱,他在微博私信中写道:“买书一年花一千元左右。畅销书很少买,和宠物有关的书买得多。”
                           报告6:畅销书啥样?
                           结论是:封面对销量起决定性作用
                           2010年11月,诗人人与有些焦虑不安,他耗费10年心血写就的长篇《智慧国:双岸黄源如是说》,即将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但是这本书的封面应该如何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他也知道,“货卖一张皮”,对于大部分图书而言,封面往往对销量起到决定性作用。
                      


                      21楼2010-11-15 10:55
                      回复
                           我们的阅读生活真的有些狼狈不堪
                             文/彭志强(成都商报文艺部主编)
                             鲁迅有诗云: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逆向思考这句话会发现很有意思:读书才无聊,求药没有病?
                             《成都商报》酝酿一年独家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总第5期)今日与广大读者见面。你可以质疑今年作家富豪榜前三甲为何是杨红樱、郭敬明、郑渊洁三人。你也可以分析为何他们能通过写作致富,而我们却难以改变平凡的生活。当然,你还可以掂量自己一年来的买单有无价值,追问自己是否存在功利化的实用阅读主义毛病。
                             看了《2010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我们深感儿童文学和青春文学正在中国崛起,而传统文学还在边缘的位置上垂死挣扎。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还是那么牛,杨红樱和郑渊洁的儿童文学作品还是那么畅销,金庸那些影响了几代人的武侠小说还是没有过时。在今年新增的《在中国最赚钱的外国作家富豪榜》中,J.K。罗琳的《哈利·波特》依旧霸道占领着中国少儿的阅读主餐,村上春树、米兰·昆德拉依旧宝刀未老地给我们浮躁的阅读生活添加着新绿,《富爸爸,穷爸爸》《谁动了我的奶酪》等畅销书的作者依旧侵占着我们成长岁月里宝贵的阅读时光。
                             存在就是合理。我们只能试着破解他们的致富密码,开开眼界感叹挣钱如此简单。
                             喜欢就是无价。我们只能让自己大方的钱包变羞涩,哪怕是上当受骗也自觉自愿。
                             但是,一个铁的事实摆在眼前,触目惊心:外国作家在中国捞钱的速度远比中国作家要快,而且营销手段多样化,更加市场化,他们的图书攻略打响了又一场货币战争,更像是放长线钓大鱼。我们老爱说:我是听着你的歌、看着你的戏长大的,但又有多少人会说:我是看着你的书长大的?电影《哈利·波特7》即将全球上映,也许那些看着《哈利·波特》长大的中国孩子会说:J.K。罗琳,我们是看你写的《哈利·波特》长大的。相信,这对很多中国作家来说非常受刺激,而且是钻心的痛,但这怪不了为图书买单的人。
                             跳出《2010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看看我们自己的阅读生活,真的有些狼狈不堪。
                             饥饿时,我们从不拒绝快餐,这是满足肚子需要,但是,常常用快餐应对肚子,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抵抗力下降,缺乏维生素,进入亚健康状态;翻书时,我们时常紧跟热点,这是担心自己落伍,但是,所谓的畅销书一读完,我们却越来越强烈感觉到抵御力不强,越来越功利,越来越追求实用。我们的精神世界逐渐变成了一只气球,看似丰满,实则虚空。
                             我们习惯于猴子掰玉米的阅读生活,正是因为缺少真正影响我们成长和人生的作品。我们早已过了缺衣少食的时代,我们如今最缺乏的是安抚心灵的高品质精神食粮。谁给我们提供了心灵鸡汤,我们都感激涕零。哪怕我们要为了升学去看缺少乐趣的教辅书,哪怕我们要为了生存去看枯燥的财经书,哪怕我们要跳出文学爱好去追捧探寻不老秘密的健康养生书。
                             要让我们饥饿的眼睛不再饥不择食,还看中国作家们能否笔下生花,能否有独特的语言魅力,能否有改变我们生活观念,并且充满想像力的故事!当然,好书也需要营销,经典也需要传播,中国作家的作品还处在个体创作出版的老一套营销思路,很多作家连一个经纪人都没有,还想冲击诺丅贝尔文学奖,真是“浮云”!
                             好酒不怕巷子深,好书却怕不营销。出版人沈浩波花了几年时间营销《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那独特的解说明朝历史的文字终于俘虏了万千读者。如果能经受住时间的冲洗,《明朝那些事儿》也可能像《论语》《三国演义》那样被全球读者列为经典。
                             收入远超中国作家首富24倍的美国惊悚小说之王詹姆斯·纳特森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有文字魅力的坚持,一样会在寒冬收获饱满的果实。尽管他在中国还不算最能赚钱的作家,但他通过营销却成为了收入高达7000多万美元的美国作家首富。这告诉我们一点:当你写的文字足够强大的时候,写作致富并非“神马浮云”。
                        


                        24楼2010-11-15 10:59
                        回复
                          中国作家看榜心声
                               一个魔法妈妈击溃所有中国富豪作家的悲哀
                               文/施袁喜(知名作家,云南人)
                               一年一度的中国作家富豪榜,每年发布后都引发巨大争议。今年又新增加了《在中国最赚钱的外国作家富豪榜》,写作《哈利·波特》的外国作家J.K。罗琳,十年间从中国轻松捞走9550万元版税,带给我们巨大的冲击。
                               “外国作家为何在中国疯狂捞钱?”“中国作家为何集体抵不过一个魔法妈妈?”……诸如此类的质疑之声,终将纠结在“文学价值”和“商业价值”之争上。围绕“中国作家怎么了?”的话题势必将展开新一轮的争议。
                               现在有些作家,都看不起上了“作家富豪榜”的那些人,说他们与“真正的写作”无关。
                               问题来了:什么是“真正的写作”?从被我们自己的评论家鼓吹出来的各种“主义”“流派”的写作效果来看,都以为自己写出了天下一流的作品,但除了一度模仿拉美,二度模仿美国,三度模仿欧洲,甚至模仿更小国家的小语种写作之外,具备文学价值的作品,少得甚至没有踪影。没有人读,怪力乱神,局限于小圈子叫好的作品,就是“真正的写作”吗?接着问,几万名作家协会里领着工资的中国作家,写出了什么?醉心于“创造文本”的批量作家,有无怀疑过自己终其一生干着的,只是一件无效的事情?
                               问题还有:中国作家富了吗?看看榜单吧,中国作家团队一起上,打群架一样叠加,也抵不过一个J.k。罗琳!更尴尬的是,榜单上的数字,只是她在中国的版税收入。多少作家殚精竭力,著作等身,挣钱挣不过别人的几本书,却误以为我们的国度里,作家都成为“富豪”了,岂不被人笑掉大牙?
                               在如今这个年代里,没有中国作家,认真考虑过文学价值和商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有的作家刚学会写作,就开始看不起钱,要创造“伟大的文本”;有的作家写成了套路,紧盯发行量,活生生把写作变成了“攒稿子”……结果如何呢?既写不出真正具备文学价值的作品,也写不出真正具备商业价值的作品,遑论二者结合?
                               结论照旧:既有文学价值又有商业价值的作品,在哪里?一代出版人早已在前面喊破了嗓子,有信心应答的,照旧寥寥。
                               在中国文化规制下,作家似乎和钱有仇,一谈到钱就会被人骂,但问题是,钱总是市场经济吧,总是一个标准吧?都说“我根本不是为钱而写作”。“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里说的“相”与“虚妄”,常被提起,却是自己安慰。那么多作家协会里的特级作家、一级作家、二级作家、三级作家……那么多冠着名流名头的丅奖项,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人民文学奖……没见供养出一个既有文学价值又可以写出钱的作家,悲乎,中国文学!(施袁喜)   
                          


                          25楼2010-11-15 11:01
                          回复
                            2010年11月15日 07:34:40    来源: 成都商报


                            26楼2010-11-15 11:01
                            回复

                              好久不见


                              27楼2010-11-15 11: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