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吧 关注:239,426贴子:1,363,353
  • 4回复贴,共1

欧洲北伏公司宣布破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24年10月29号,欧洲最大的本土动力电池企业Northvolt(北伏公司)宣布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
北伏公司可以说是近几年全球失败最惨重的风险投资案例之一。而更让舆论感到震动的是,北伏公司几乎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在创立和早期之内(自2016年创立以来),它看上去满足了一切成功的必要前提:论资金,高达146亿美元、甚至可能更多的投资对一家初创企业,即便属于重资产行业,也充足到了奢侈的地步;论政策,它是全欧洲乃至北美的宠儿,一切申请都是绿灯。并且它还得到了数十亿元的各种补贴和优惠。甚至它都不需要考虑怎么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巅峰时,北伏手握的订单数量,合同价格超过300亿美元,相当于其工厂数年的产能。有钱、有政策、有订单,再加上欧洲作为全球资格最老的发达经济体,技术高地,似乎也不会缺人才和技术。其研发与管理团队也是出自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精英。除了工厂选址于瑞典谢莱夫特奥(当地水电风电资源丰富),地理比较偏僻之外,其他条件都是相当的好。而地理偏僻也可以通过加大投资来进行弥补。
对北伏公司来说,成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即便退一步说,它至少没有迅速溃败的理由。但事实摆在眼前,北伏展现在全世界面前的是失败的局面。甚至该工厂的总产量仅能达到理论产能的0.05%(至2023年12月),可以说是太难看了。
北伏公司作为一个欧洲明星企业,各方面的政策和物质条件都不缺,西方经济管理理论的智库也不会缺,管理团队也不是专门出来骗钱的,那就是欧洲出问题了。北伏败亡这个案例冷酷地指出一个客观事实:欧洲制造的根基已经动摇了。在历史优秀的传统行业,比如机械、模拟电路、燃油车船、飞机,靠着过去几百年积累的本钱,以老牌企业为核心的欧洲产业相有一战之力,但在新兴产业上却是全面被动。从前这种现象主要集中的IT和互联网产业上,还可以说是个例。不过现在随着新世纪的新产业一个个逐渐壮大成形,欧洲工业的老态、疲态越来越掩盖不住,那个发动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欧洲似乎真的已经远去了。


IP属地:山东1楼2024-12-24 23:16回复
    这西方智库也没管用到哪去


    IP属地:山东2楼2024-12-24 23:17
    回复
      北伏倒下,映射出欧洲能源转型的阵痛阴影:https://news.qq.com/rain/a/20241222A05PS700


      IP属地:山东3楼2024-12-24 23:18
      回复
        “似乎也不会缺人才和技术”——问题就出现在这里。
        现在西方的人才都是辩经高手,动手拉跨。脱实向虚也反应在人才上了。


        IP属地:上海4楼2024-12-25 13:32
        回复
          - 说Northvolt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并不过分,为了从中国手上夺回新能源电池行业的主导权,从创始国瑞典到整个欧盟,再到北美的加拿大,全都给Northvolt一路开绿灯特批贷款和土地,补贴更是发到手软;-
          - 但Northvolt进入电池行业从一开始就「动机不纯」,它给自己定位的优势既不是技术,也不是价格,而是政治正确的承诺——只用水电和风电这种环保能源进行生产——而欧洲的汽车大厂们出于声誉考虑,将会倾向于这种自带「赎罪券」的供应商;
          - 它的创始团队是从特斯拉的供应链出来的,对电池不可谓不了解,但从零开始搭建一个电池制造厂,整个欧洲都找不到几个人知道该怎么做;
          - 从工厂选址环节,Northvolt的迷惑操作就开始了,出于对清洁水电能源的追求。它把瑞典本土的开厂放在了北极圈的港口小城Skellefteå,但这里夏季天不黑、冬季天不亮,迁过来的工人们生物钟都紊乱了,最后连瑞典人都不愿意来上班;
          - 最后能用的只有中国和韩国的100多个外包工人,他们住在自己的宿舍里,每天由巴士运到工厂干活,因为语言不通,基本没有交流,有次警报响了,欧洲工人没听到,中国工人得打开手机用谷歌翻译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事;
          - 中国的外包工人主要来自无锡一家电池上游设备生产商,为了赶工,Northvolt否定了在中国测试设备的流程,要求全都在瑞典工厂完成,结果磨合成了一场灾难,因为下到基层员工和工程师,上到经理和董事会,全都没有生产经验;
          - 接受采访的Northvolt前员工认为这不是中国合作方的问题,而是Northvolt这边太无能了,「我们没有技术,没有知识,一切都要中国人手把手的教,机器是他们给的,厂房是他们建的,离了他们,我们啥都不会」;
          - 随着拜登的任期结束,补贴西方本土电池产业的政策估计也要作废了,至少在锂电池这个细分市场里,欧洲和北美都没有第二个Northvolt存在了,全球2/3的锂电池是由中国生产的,且平均定价是西方锂电池生产商的1/3;
          - 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做客挪威主权基金的那期播客,也就是贡献了那段金句的节目:「为什么欧洲造不出好的电池?首先,他们的设计是错的;其次,他们的工艺是错的;最后,他们的生产是错的。」


          IP属地:上海5楼2024-12-25 13: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