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WB实验时,各位是否清楚如何挑选合适的PVDF薄膜?是否熟悉活化处理流程?转膜后又该如何妥善保存?这些操作技巧,各位是否都已熟练掌握?
一、薄膜选择
在WB实验中,选择恰当的薄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不同类型的薄膜各具特色,因此需根据实验的具体需求来选定。对于分子量小于20kDa的蛋白质,推荐使用小孔径薄膜(例如0.22μm),以确保更佳的转移成效。而针对多数常规蛋白质实验,采用0.45μm孔径的薄膜通常能满足要求,带来出色的性能和成果。通过合理选定薄膜孔径,能够大幅提升实验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二、PVDF薄膜浸泡流程
湿转操作:
1. 将PVDF薄膜置于甲醇中浸泡30秒,直至薄膜由不透明变为均匀的半透明状。
2. 谨慎地将薄膜移至双蒸水中,浸泡大约2分钟。
3. 把薄膜放入转印缓冲液中,至少平衡5分钟,以确保其完全融入缓冲液环境。
半干转操作:
1. 将薄膜在甲醇中浸泡15秒,时间略短于湿转操作。
2. 按照湿转的相同步骤,将薄膜分别浸泡在双蒸水和转印缓冲液中,时间和方法保持一致。
遵循这些步骤,能够确保PVDF薄膜在转印过程中展现出最佳成效。
三、如何去除PVDF薄膜上的抗体?
1、即刻去除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在首次使用后立即进行抗体去除,以确保最佳成效。
2、保存薄膜
若无法立即去除,可将PVDF薄膜用保鲜膜包裹,放入装有PBS的密封袋中,并置于4°C冷藏保存。务必防止薄膜干燥,因为干燥可能会影响后续的去除效果。
3、准备去除溶液
为从PVDF薄膜上去除抗体,可采用加热与去污剂的组合方式。常用的去除溶液包括含有脱脂剂的0.1 M甘氨酸(pH 2.2)或0.1 M盐酸。
4、加热去除
将PVDF薄膜浸入去除溶液中,并加热至约37°C至55°C,以促进抗体的分离。温度的选择需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调整。
5、轻轻摇动
在加热过程中,轻轻摇晃薄膜,以协助抗体的去除。此过程通常需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具体时间取决于抗体的特性和去除难度。
6、监测去除效果
定期检查薄膜,确保抗体已成功去除。如有需要,可适当延长去除时间。
7、中和pH值
去除完成后,用1×PBS或1×TBS缓冲液将薄膜中和至中性pH,为后续实验做好准备。
8、清洗与保存
彻底清洗薄膜,去除所有残留的去除溶液。然后,根据实验需求,立即进行下一步实验或将薄膜妥善保存以备后续使用。
四、WB曝光后PVDF薄膜如何保存?
1、即刻去除:清洗薄膜
若薄膜上有未结合的检测试剂,首先使用TBST或PBST溶液进行多次清洗,以确保彻底清除这些试剂。
2、干燥薄膜
清洗后,让薄膜在室温下自然干燥。干燥后的PVDF薄膜结构稳固,便于保存,且可在需要时重新湿润以进行后续实验。
3、保护薄膜
干燥后,将薄膜夹在保护膜或透明塑料袋中,确保薄膜平整无褶皱或损伤,避免物理损伤对后续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4、低温保存
短期保存时,将薄膜存放在4°C冰箱中。不同温度下的保存期限如下:
4°C:最长2周
-20°C:最长2个月
-80°C:长期保存
需注意,长期低温保存可能会对某些蛋白质的抗原性产生影响。
5、避光保存
若薄膜上有荧光标记或对光敏感的物质,应在避光环境中保存,以防止光照导致信号减弱。
6、记录信息
在薄膜或其包装上记录关键信息,如实验日期和薄膜内容,以便未来查询和使用。
若需重新使用该薄膜进行曝光,请遵循以下步骤:
1)缓慢解冻
从-80°C冰箱取出PVDF薄膜后,在4°C冰箱中缓慢解冻数小时,或在室温下解冻至少30分钟至1小时,以防止因温差过大而损坏薄膜结构。
2)缓冲液平衡
将薄膜在TBST或PBST中平衡一段时间,此步骤有助于去除储存过程中可能形成的结晶或沉淀,确保薄膜状态适合后续实验。
通过这些步骤,能够确保PVDF薄膜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保持最佳状态,从而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薄膜选择
在WB实验中,选择恰当的薄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不同类型的薄膜各具特色,因此需根据实验的具体需求来选定。对于分子量小于20kDa的蛋白质,推荐使用小孔径薄膜(例如0.22μm),以确保更佳的转移成效。而针对多数常规蛋白质实验,采用0.45μm孔径的薄膜通常能满足要求,带来出色的性能和成果。通过合理选定薄膜孔径,能够大幅提升实验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二、PVDF薄膜浸泡流程
湿转操作:
1. 将PVDF薄膜置于甲醇中浸泡30秒,直至薄膜由不透明变为均匀的半透明状。
2. 谨慎地将薄膜移至双蒸水中,浸泡大约2分钟。
3. 把薄膜放入转印缓冲液中,至少平衡5分钟,以确保其完全融入缓冲液环境。
半干转操作:
1. 将薄膜在甲醇中浸泡15秒,时间略短于湿转操作。
2. 按照湿转的相同步骤,将薄膜分别浸泡在双蒸水和转印缓冲液中,时间和方法保持一致。
遵循这些步骤,能够确保PVDF薄膜在转印过程中展现出最佳成效。
三、如何去除PVDF薄膜上的抗体?
1、即刻去除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在首次使用后立即进行抗体去除,以确保最佳成效。
2、保存薄膜
若无法立即去除,可将PVDF薄膜用保鲜膜包裹,放入装有PBS的密封袋中,并置于4°C冷藏保存。务必防止薄膜干燥,因为干燥可能会影响后续的去除效果。
3、准备去除溶液
为从PVDF薄膜上去除抗体,可采用加热与去污剂的组合方式。常用的去除溶液包括含有脱脂剂的0.1 M甘氨酸(pH 2.2)或0.1 M盐酸。
4、加热去除
将PVDF薄膜浸入去除溶液中,并加热至约37°C至55°C,以促进抗体的分离。温度的选择需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调整。
5、轻轻摇动
在加热过程中,轻轻摇晃薄膜,以协助抗体的去除。此过程通常需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具体时间取决于抗体的特性和去除难度。
6、监测去除效果
定期检查薄膜,确保抗体已成功去除。如有需要,可适当延长去除时间。
7、中和pH值
去除完成后,用1×PBS或1×TBS缓冲液将薄膜中和至中性pH,为后续实验做好准备。
8、清洗与保存
彻底清洗薄膜,去除所有残留的去除溶液。然后,根据实验需求,立即进行下一步实验或将薄膜妥善保存以备后续使用。
四、WB曝光后PVDF薄膜如何保存?
1、即刻去除:清洗薄膜
若薄膜上有未结合的检测试剂,首先使用TBST或PBST溶液进行多次清洗,以确保彻底清除这些试剂。
2、干燥薄膜
清洗后,让薄膜在室温下自然干燥。干燥后的PVDF薄膜结构稳固,便于保存,且可在需要时重新湿润以进行后续实验。
3、保护薄膜
干燥后,将薄膜夹在保护膜或透明塑料袋中,确保薄膜平整无褶皱或损伤,避免物理损伤对后续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4、低温保存
短期保存时,将薄膜存放在4°C冰箱中。不同温度下的保存期限如下:
4°C:最长2周
-20°C:最长2个月
-80°C:长期保存
需注意,长期低温保存可能会对某些蛋白质的抗原性产生影响。
5、避光保存
若薄膜上有荧光标记或对光敏感的物质,应在避光环境中保存,以防止光照导致信号减弱。
6、记录信息
在薄膜或其包装上记录关键信息,如实验日期和薄膜内容,以便未来查询和使用。
若需重新使用该薄膜进行曝光,请遵循以下步骤:
1)缓慢解冻
从-80°C冰箱取出PVDF薄膜后,在4°C冰箱中缓慢解冻数小时,或在室温下解冻至少30分钟至1小时,以防止因温差过大而损坏薄膜结构。
2)缓冲液平衡
将薄膜在TBST或PBST中平衡一段时间,此步骤有助于去除储存过程中可能形成的结晶或沉淀,确保薄膜状态适合后续实验。
通过这些步骤,能够确保PVDF薄膜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保持最佳状态,从而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