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最后一更,wilson的巅峰对决来了!
测评开始前先交代一下两把牌子的具体参数
97 V13 空拍316g 空拍挥重290
98 V7 空拍304g 空拍挥重290
穿线均为YONEX poly tour spin黑色1.20 42磅。
先声明两点:
1,为什么采用反色版参与对比,因为blade v7每个版本挥重差异是不小的,很多人说v7力量十足主要是基于大部分v7线后挥重都接近330,但是笔者想看一下320挥重的v7是个什么水平,所以特地挑选了挥重普遍小一些的反色版,也算是和pro staff控制一下变量。
2,本文不是为了去对比两把球拍孰优孰劣,孰强孰弱,而是着重于探究两把均为控制系的球拍在设计上的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或者说是性格取向上的差异。所以请大家理性看待。
正文开始!
手感:
两只球拍虽然都是主打控制的球拍,而且诞生时间相同,主观上应该是使用了w家同代的技术,但是手感差异还是比较大的。v7的打感明显更软更Q弹,包裹性更好,舒适性也不错。击球时能明显感受到拍子形变把球push出去的感觉。无论是打发力还是借力在同类型球拍里都算不错的。反观v13,手感更刚猛,更清脆,拳拳到肉,反馈更扎实更凌厉,不否认有些人会更喜欢这样的手感,但是响应的舒适度就比v7差了些,而且v13被动借力的能力要比v7更弱,打相持一定是会更消耗体力的。
控制:
基于上述两者的手感差异,它们在控球上的特点也会有一些不同。v7属于先兜住球,然后再瞄准方向把球弹出去,整个过程虽然清晰度没问题,但是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迟滞感,这并非缺点,只是个人喜好问题。而v13更脆的硬度和手感,仿佛在你挥拍还未碰到球的时候基本已经决定了出球的角度和方向,整个过程更为干净利落,但是相对的容错率会下降!如果非要比上限我个人认为v13更精准,但是要求更高。v7已经满足绝大多数业余爱好者控制的需求并且宽容度更好。
旋转:
两只球拍都不是以旋转见长的球拍,所以本次测评刻意选择了尤尼克斯的spin一款比较传统和经典的棱角线来帮补上旋。虽然如此两只球拍的旋转能力依然称不上多好。在底线相持的时候v7凭借更低的硬度,更好的包裹,相应会更容易拉出弧度更饱满的旋转形成压迫。但是当你想勾对角,打小腰的时候,v13则是凭借更干脆的出球带来了更大的角度和更足的落地尾劲行程制胜分。所以在旋转这一块我认为是个平手,各有千秋。
力量:
在统一了球线和挥重这两个最重要的数据以后,v7的力量并没有比v13强很多,尤其是在320这个线后挥重下,v7少了一分暴躁,多了三分灵活,但是即便如此,它的自身力量还是会比v13更好一些,关键是用v7打出速度对使用者的要求是比v13要低一些的,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blade系列可以在职业赛场大杀四方而pro staff却寥寥无几,所以力量这块v7是胜出的。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简单解析,我们不难发现v7和v13无论哪个方面都对得起wilson近几年巅峰之作的名号,他们各有千秋,各有长处和短板,但是瑕不掩瑜。从使用门槛的角度blade v7相对来说是更友好的,更符合当下底线相持的网球主流。pro staff v13在底线则稍显吃力,但是来到往前会相对更从容一些。两者都是经典之作,对应的人群也不太相同,但是对使用者毫无疑问都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大家还是需要量力而行尤其是v13!
以上就是本期测评的全部内容,感谢广大读者一年来多复读机的支持,明年笔者还会继续基于这两只经典球拍出一系列的球线测评还望继续多多关注!感谢大家❤️!
测评开始前先交代一下两把牌子的具体参数
97 V13 空拍316g 空拍挥重290
98 V7 空拍304g 空拍挥重290
穿线均为YONEX poly tour spin黑色1.20 42磅。
先声明两点:
1,为什么采用反色版参与对比,因为blade v7每个版本挥重差异是不小的,很多人说v7力量十足主要是基于大部分v7线后挥重都接近330,但是笔者想看一下320挥重的v7是个什么水平,所以特地挑选了挥重普遍小一些的反色版,也算是和pro staff控制一下变量。
2,本文不是为了去对比两把球拍孰优孰劣,孰强孰弱,而是着重于探究两把均为控制系的球拍在设计上的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或者说是性格取向上的差异。所以请大家理性看待。
正文开始!
手感:
两只球拍虽然都是主打控制的球拍,而且诞生时间相同,主观上应该是使用了w家同代的技术,但是手感差异还是比较大的。v7的打感明显更软更Q弹,包裹性更好,舒适性也不错。击球时能明显感受到拍子形变把球push出去的感觉。无论是打发力还是借力在同类型球拍里都算不错的。反观v13,手感更刚猛,更清脆,拳拳到肉,反馈更扎实更凌厉,不否认有些人会更喜欢这样的手感,但是响应的舒适度就比v7差了些,而且v13被动借力的能力要比v7更弱,打相持一定是会更消耗体力的。
控制:
基于上述两者的手感差异,它们在控球上的特点也会有一些不同。v7属于先兜住球,然后再瞄准方向把球弹出去,整个过程虽然清晰度没问题,但是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迟滞感,这并非缺点,只是个人喜好问题。而v13更脆的硬度和手感,仿佛在你挥拍还未碰到球的时候基本已经决定了出球的角度和方向,整个过程更为干净利落,但是相对的容错率会下降!如果非要比上限我个人认为v13更精准,但是要求更高。v7已经满足绝大多数业余爱好者控制的需求并且宽容度更好。
旋转:
两只球拍都不是以旋转见长的球拍,所以本次测评刻意选择了尤尼克斯的spin一款比较传统和经典的棱角线来帮补上旋。虽然如此两只球拍的旋转能力依然称不上多好。在底线相持的时候v7凭借更低的硬度,更好的包裹,相应会更容易拉出弧度更饱满的旋转形成压迫。但是当你想勾对角,打小腰的时候,v13则是凭借更干脆的出球带来了更大的角度和更足的落地尾劲行程制胜分。所以在旋转这一块我认为是个平手,各有千秋。
力量:
在统一了球线和挥重这两个最重要的数据以后,v7的力量并没有比v13强很多,尤其是在320这个线后挥重下,v7少了一分暴躁,多了三分灵活,但是即便如此,它的自身力量还是会比v13更好一些,关键是用v7打出速度对使用者的要求是比v13要低一些的,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blade系列可以在职业赛场大杀四方而pro staff却寥寥无几,所以力量这块v7是胜出的。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简单解析,我们不难发现v7和v13无论哪个方面都对得起wilson近几年巅峰之作的名号,他们各有千秋,各有长处和短板,但是瑕不掩瑜。从使用门槛的角度blade v7相对来说是更友好的,更符合当下底线相持的网球主流。pro staff v13在底线则稍显吃力,但是来到往前会相对更从容一些。两者都是经典之作,对应的人群也不太相同,但是对使用者毫无疑问都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大家还是需要量力而行尤其是v13!
以上就是本期测评的全部内容,感谢广大读者一年来多复读机的支持,明年笔者还会继续基于这两只经典球拍出一系列的球线测评还望继续多多关注!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