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鹿汤膏吧 关注:3贴子:26
  • 0回复贴,共1

“累”、“困”、“没劲儿”是气血亏虚造成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增加,出现疲劳症状的人群也日趋增多,“累”“困”“没劲儿”成了很多现代人日常生活中的口头禅。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约有12.54%的人群有疲劳的症状,其中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3.01%和14.21%。
在这些人群中,有很多人的疲劳是长期的,而且通过休息也未能得到缓解,甚至伴有低热,短期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咽痛,头痛,体力或脑力劳动后的身体不适,睡眠障碍等症状。
其实,这是一种称之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症。该病长期发展,可导致机体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早在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明确指出,慢性疲劳已成为现今社会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持续性的疲劳呢?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又该如何调理祛疲劳?
持续性疲劳,多半气血亏虚!
祖国医学中,慢性疲劳属于“虚劳”“郁证”“百合病”等范畴,历代医家认为,该病的发病主要与外感时邪,情志内伤,饮食和劳逸失调等因素密切相关。脾胃有湿热、肝郁脾虚、气血亏虚以及肾精不足是导致慢性疲劳的常见病因。
其中,气血亏虚在慢性疲劳的患者中很常见。曾有学者对中医体质偏颇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慢性疲劳的患者中,以气虚质最为多见。
气血亏虚可导致神疲乏力、慢性疲劳,主要的原因与“气血为人体之根本”有关。
《素问》曰:“百病生于气也”,《难经·八难》也有记载:“气者,人之根本也”。气是维持五脏六腑正常运转的精微物质,机体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气,人体内气的流动是推动血、津液等物质输送到身体各脏腑的动力。所以,气盛则脏腑器官功能旺盛,身体有力,气衰则功能活动减退。
而气血两者相互依存,有相互滋生的关系,故气血易同病。气血亏虚则四肢以及身体各脏腑得不到充足的气血濡养,从而表现为疲乏、四肢无力等症状。
说到气血,那就不得不提脾胃。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及四肢,脾胃受损,我们所吃进去的食物就难以转化为气血等精微物质,气血生化乏源,身体就会因得不到足够气血的濡养而表现为四肢倦怠;若气血亏虚,则大脑气血供应不足,故会表现为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减退;气虚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出现头昏症状。正如著名医学家李杲所言“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明确指出脾胃是元气之本。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面临的竞争加剧,一方面由于经常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不稳等情志病,导致肝气郁滞,肝木犯脾土,从而导致脾胃损伤;另一方面,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不少人有嗜食肥甘厚味、冷饮冷食,或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顿等习惯,这些因素均可影响脾胃的气血化生功能,从而导致气血亏虚,引起疲劳、乏力等病症。
中医调理方,健脾益气,祛疲劳!
脾主升清,在志为思,所以脾气虚弱者常表现为多思虑,情绪消沉,清阳不升,不能荣养清窍,从而出现头目昏沉等症状。这也是很多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常有表现,年轻人多因饮食或压力等因素所致,而老年人则由于年龄增大,脏腑功能减退所致。而脾又主运化水湿,脾虚则运化无力,所以,临床所见,慢性疲劳患者多本虚标实,气血阴阳亏虚,夹杂痰、湿、血瘀等病理要素。
因此,在实际的调理中,应重视整体辨证,对于此类患者,重在补气健脾,调养气血,并根据实际辨证予以化痰、祛湿等治疗。参鹿膏、全鹿大补丸等为常用中成药。


IP属地:辽宁1楼2024-12-27 16:3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