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工作中发现越来越多的求美者会关注鼻背纹,这里所说的鼻背纹指的是分布在由内眦向内下方走行,止于鼻背中线的斜行皱纹,由于这片皱纹很像小兔子的头+耳朵,有些人叫它小兔纹(bunny line),又因为和狼在攻击前的皱鼻表情相类似,也有人叫它狼纹。
鼻背纹形成的原因
1. 自然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逐渐流失,导致皮肤失去弹性和紧致度,从而形成皱纹。这是正常的自然老化现象,一般不用特殊处理。
2. 表情肌使用频繁:经常性的面部表情动作,如大笑、皱眉等,会使面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加深皮肤表面的纹路。
3. 紫外线伤害: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加速皮肤老化过程,导致皮肤干燥、松弛,从而形成鼻背纹。
4. 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睡眠不足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都会影响皮肤的健康状态,加速皮肤老化,增加鼻背纹的风险。
5. 遗传因素:有些人天生皮肤较薄或有易于形成皱纹的倾向,这也可能是鼻背纹形成的一个原因。
针灸祛鼻背纹的原理
针灸祛鼻背纹的原理主要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和脏腑功能调节理论。
一、疏通经络与调气养气
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可以疏通经络,使气血得以顺畅流通。在中医理论中,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通过针灸刺激经络上的特定穴位,可以维持人体各部分功能活动的协调和相对平衡,使人体气机升降出入有序。气机正常,人的生命活动就正常,从而有助于改善皮肤状态,减少皱纹。
二、调理脏腑功能以调精养精
中医认为,五脏藏精而不泻,六腑传导而不藏。通过针灸刺激经络、穴位,可以调理脏腑功能,使精血各有所藏,精足而养,才能精足而化气。脏腑功能的正常运作对于皮肤的健康至关重要,因此针灸可以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来改善皮肤状态,减少鼻背纹等皱纹的出现。
三、神经调节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针灸还可以刺激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从而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针灸能够影响人体内某些化学物质的分泌和分布,如内啡肽、脑钠肽等,这些物质在镇痛、调节情绪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针灸通过刺激面部经络腧穴,可以使局部组胺和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增加,刺激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增加局部营养供应,为皮肤各层组织补充充足的营养和水分,达到袪病养颜、保健美容的效果。
四、促进肌肉收缩与增强弹性
针刺还能促进局部肌肉收缩,增强肌肉弹性,预防肌肉松弛。这对于防治皱纹,包括鼻背纹等具有积极作用。通过针灸的刺激,可以促使肌肉组织更加紧致,减少皱纹的形成。
五、双向调节作用
针灸对于皮肤的状态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通过神经的调节,针灸既能抑制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油腻,又可以促进油脂分泌防止皮肤干燥,使皮肤处于健康、正常的生理状态。这种双向调节作用有助于维持皮肤的平衡状态,减少皱纹的产生。
针灸“祛鼻背纹”的操作方法
一、选穴
针对鼻背纹,通常选取与面部皮肤紧致度和气血循环相关的穴位。常见的穴位包括:
1.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是治疗鼻背纹的首选穴位。
2. 印堂穴:位于两眉头连线的中点,有助于改善额部和鼻部皮肤的紧致度。
3. 素髎穴:位于鼻尖的正中央,有助于缓解鼻部皱纹。
4.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可调节气血,促进面部血液循环。
5.阿是穴:鼻背皱纹处。
二、操作方法
1. 准备:
消毒:对针灸针和患者的穴位皮肤进行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针具:0.18*13半寸针,0.18*25一寸针
2. 针刺:
迎香穴:向内眼角方向斜刺0.5\~1寸,以局部酸胀感为度,注意避免刺伤血管和神经。
印堂穴:向鼻尖方向平刺0.5\~1寸,以局部酸胀感为度。
素髎穴:向印堂方向平刺0.5\~1寸,以局部酸胀感为度
合谷穴:直刺0.5\~1寸,以局部酸胀感为度,可稍作捻转以增强刺激效果。
阿是穴:半寸针沿着鼻梁皱纹中心点向两侧进针平刺三才,到看不见皱纹为度。
3. 留针与行针:
留针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期间可根据需要进行行针操作,以加强刺激效果。
行针时,应注意患者的反应,避免过度刺激引起不适。
4. 起针:
起针时,应先用手轻轻按压穴位周围的皮肤,使针眼闭合。
然后轻轻拔出针灸针,并用消毒棉签按压针眼片刻,以防出血。
三、注意事项
1. 消毒:针灸前后应对针灸针和患者的穴位皮肤进行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2. 手法:针刺时应掌握正确的角度、深度和手法,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3. 体质:对于体质虚弱、易出血或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针灸疗法。
4. 禁忌:孕妇、经期妇女、过度疲劳或醉酒者不宜接受针灸治疗。
5. 疗程:针灸祛鼻背纹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疗程才能显现效果,一般一个月做一次,3-5次一个疗程达到理想效果。
鼻背纹形成的原因
1. 自然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逐渐流失,导致皮肤失去弹性和紧致度,从而形成皱纹。这是正常的自然老化现象,一般不用特殊处理。
2. 表情肌使用频繁:经常性的面部表情动作,如大笑、皱眉等,会使面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加深皮肤表面的纹路。
3. 紫外线伤害: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加速皮肤老化过程,导致皮肤干燥、松弛,从而形成鼻背纹。
4. 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睡眠不足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都会影响皮肤的健康状态,加速皮肤老化,增加鼻背纹的风险。
5. 遗传因素:有些人天生皮肤较薄或有易于形成皱纹的倾向,这也可能是鼻背纹形成的一个原因。
针灸祛鼻背纹的原理
针灸祛鼻背纹的原理主要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和脏腑功能调节理论。
一、疏通经络与调气养气
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可以疏通经络,使气血得以顺畅流通。在中医理论中,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通过针灸刺激经络上的特定穴位,可以维持人体各部分功能活动的协调和相对平衡,使人体气机升降出入有序。气机正常,人的生命活动就正常,从而有助于改善皮肤状态,减少皱纹。
二、调理脏腑功能以调精养精
中医认为,五脏藏精而不泻,六腑传导而不藏。通过针灸刺激经络、穴位,可以调理脏腑功能,使精血各有所藏,精足而养,才能精足而化气。脏腑功能的正常运作对于皮肤的健康至关重要,因此针灸可以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来改善皮肤状态,减少鼻背纹等皱纹的出现。
三、神经调节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针灸还可以刺激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从而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针灸能够影响人体内某些化学物质的分泌和分布,如内啡肽、脑钠肽等,这些物质在镇痛、调节情绪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针灸通过刺激面部经络腧穴,可以使局部组胺和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增加,刺激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增加局部营养供应,为皮肤各层组织补充充足的营养和水分,达到袪病养颜、保健美容的效果。
四、促进肌肉收缩与增强弹性
针刺还能促进局部肌肉收缩,增强肌肉弹性,预防肌肉松弛。这对于防治皱纹,包括鼻背纹等具有积极作用。通过针灸的刺激,可以促使肌肉组织更加紧致,减少皱纹的形成。
五、双向调节作用
针灸对于皮肤的状态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通过神经的调节,针灸既能抑制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油腻,又可以促进油脂分泌防止皮肤干燥,使皮肤处于健康、正常的生理状态。这种双向调节作用有助于维持皮肤的平衡状态,减少皱纹的产生。
针灸“祛鼻背纹”的操作方法
一、选穴
针对鼻背纹,通常选取与面部皮肤紧致度和气血循环相关的穴位。常见的穴位包括:
1.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是治疗鼻背纹的首选穴位。
2. 印堂穴:位于两眉头连线的中点,有助于改善额部和鼻部皮肤的紧致度。
3. 素髎穴:位于鼻尖的正中央,有助于缓解鼻部皱纹。
4.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可调节气血,促进面部血液循环。
5.阿是穴:鼻背皱纹处。
二、操作方法
1. 准备:
消毒:对针灸针和患者的穴位皮肤进行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针具:0.18*13半寸针,0.18*25一寸针
2. 针刺:
迎香穴:向内眼角方向斜刺0.5\~1寸,以局部酸胀感为度,注意避免刺伤血管和神经。
印堂穴:向鼻尖方向平刺0.5\~1寸,以局部酸胀感为度。
素髎穴:向印堂方向平刺0.5\~1寸,以局部酸胀感为度
合谷穴:直刺0.5\~1寸,以局部酸胀感为度,可稍作捻转以增强刺激效果。
阿是穴:半寸针沿着鼻梁皱纹中心点向两侧进针平刺三才,到看不见皱纹为度。
3. 留针与行针:
留针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期间可根据需要进行行针操作,以加强刺激效果。
行针时,应注意患者的反应,避免过度刺激引起不适。
4. 起针:
起针时,应先用手轻轻按压穴位周围的皮肤,使针眼闭合。
然后轻轻拔出针灸针,并用消毒棉签按压针眼片刻,以防出血。
三、注意事项
1. 消毒:针灸前后应对针灸针和患者的穴位皮肤进行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2. 手法:针刺时应掌握正确的角度、深度和手法,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3. 体质:对于体质虚弱、易出血或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针灸疗法。
4. 禁忌:孕妇、经期妇女、过度疲劳或醉酒者不宜接受针灸治疗。
5. 疗程:针灸祛鼻背纹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疗程才能显现效果,一般一个月做一次,3-5次一个疗程达到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