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次SS7/SS7C的期待真的太高了,所以呼声也真的特别的大,我能理解各位车友那种期待的高低落差的心情,但是没必要因为有失落就各种的进行抨击,开这个贴是整理了大家最近反应的问题,而且有些看似很专业的声音很容易把人带偏,就像我最近在逛B站看见一个说SS7C0001几乎全错的评论,我就留言问他错了哪些,他其实也回答不上来,就摸棱两可的回答我说:反正细节没错,错在把各个时期的细节混在一起;其实我真想笑,既然你说全错,好歹有个真凭实据,上来张嘴巴拉是真的笑,而且现在7C中对这个0001车号抨击是最大的,所以我们还是以文件说话,在我查阅了相关资料以后,我发现,SS7C并没有做错的很离谱,也并没有有些车友口中说的那么难堪,纠结的问题无非几个,说清楚了,大家看清楚了,心里自然就有底了。
1、SS7C有没有转向架检修灯
根据《韶山7c型电力机车使用与维护》介绍,原厂SS7C没有转向架检修灯,机车包含灯光控制如下图,但是在部分厂修以后,会给某些需要的型号增加,但不是每个车号都有这个标准

2、SS7C集控插座是否错误
SS7C的集控插座有修改前和修改后的区别,SS7C在使用了修改后的集控插座以后才普及到SS7上面,所以长鸣SS7/SS7C这个问题并不大,只是修改后的集控插座的镂空扶手没有做出来
其实大家还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发出来,这次专门开了一贴占用了大家的公共资源也是表示歉意,如果言论有不当之处请多海涵,本着解决问题没有针对车友吧友的意思哈,感谢各位老师支持。

3、SS7C的受电弓是否正确
SS7C实车升弓时间为8秒,降弓为7秒,工作高度500mm-2250mm,这个你们自己除以87,然后再测量一下模型就能得出模型的弓是否真实,这年头玩儿模型确实遇到那种较真儿的很麻烦,另外就是弓的型号,在文件里说明了,(1)SS1型、SS3型机车采用TSG1-600/25型受电弓,SS3B使用了CED180型受电弓;(2)SS4采用TSG1-630/25型受电弓,SS4G型机车采用TSG1-630/25型和LV260-2型受电弓(新的SS4G采用进口DSA型受电弓);(3)SS6型机车上采用TSG3-630/25型受电弓;(4)SS7型机车采用TSG3型、LV-2600III型或DSA系列受电弓。SS7B、SS7D机车采用TSG3型受电弓,SS7C使用DSA系列受电弓,SS7E采用DSA/200高速受电弓;(5)SS8早期采用TSG3型,已陆续更换为DSA系列受电弓;(6)SS9型及其改进型机车采用DSA-200型受电弓。(1)HXD1型电力机车采用TSG15型受电弓;HXD1B、HXD1C、HXD1D型电力机车采用TSG15B型受电弓;(2)HXD2、HXD2B、HXD2C型电力机车采用DSA-200型受电弓;(3)HXD3、HXD3C型电力机车采用DSA-200型受电弓,HXD3B型电力机车采用TSG15型受电弓。(1)CRH1、CRH2、CRH5及CRH2E动车组采用DSA250型受电弓;(2)CRH3和CRH2B动车组采用DSA/300型受电弓;(3)CRH3-380采用SSS400+型受电弓(国产化型号为TSG19)或DSA380D型受电弓;(4)CRH380BL型动车组采用法维莱公司的CX-NG型单臂受电弓,弓头为单滑板受电。(5)蓝箭和长白山号动车组采用SCHUNK WBL85型受电弓;先锋号动车组采用DSA350G型受电弓;中华之星采用DSA380D。确实是要求在2000年初全面更换支持200Km/h速度级别的DSA200,但是至于为什么没换,并不清楚,但可以知道的是DSA200弓的工作高度提升到了2400mm,总而言之,山区里面基本没有需要这个高度的弓,不知道是不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模型确实根据技术规定更换了,否则要开几个弓的模型来配合升降机,确实成本高周期长,希望各位理解,这个不算错误,只是地方铁路没有按照技术规定去做罢了,同时,0001的弓前期为灰色,后期为蓝色,如果真要较真的话,就太复杂了,总而言之这次的7系列的受电弓按照技术文件是做错了,和7C做成了统一的DSA200,附上一张SS7C 0001 2017年牵引T258次达州站5站台发车的截图,然后咱们这个SS7C 0137还因为DSA200出过一次事故而被挂在网上了



4、SS7C的头灯是否存在问题
是的,至少我手里的猫王头灯是向上照射,应该是跟导光柱的设计装配有很大关系
5、漆面是在什么样的水准
这次的漆面控制的是比较优秀的,漆面比较偏亮面,我的对比是和1435的HXD3D进行对比的,HXD3D的漆面其实比较偏磨砂,而SS7C和HXD3D相对来说会是更比较偏亮面的,实际上我可能跟喜欢磨砂一点,但HXD3D漆面也不差
1、SS7C有没有转向架检修灯
根据《韶山7c型电力机车使用与维护》介绍,原厂SS7C没有转向架检修灯,机车包含灯光控制如下图,但是在部分厂修以后,会给某些需要的型号增加,但不是每个车号都有这个标准

2、SS7C集控插座是否错误
SS7C的集控插座有修改前和修改后的区别,SS7C在使用了修改后的集控插座以后才普及到SS7上面,所以长鸣SS7/SS7C这个问题并不大,只是修改后的集控插座的镂空扶手没有做出来
其实大家还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发出来,这次专门开了一贴占用了大家的公共资源也是表示歉意,如果言论有不当之处请多海涵,本着解决问题没有针对车友吧友的意思哈,感谢各位老师支持。

3、SS7C的受电弓是否正确
SS7C实车升弓时间为8秒,降弓为7秒,工作高度500mm-2250mm,这个你们自己除以87,然后再测量一下模型就能得出模型的弓是否真实,这年头玩儿模型确实遇到那种较真儿的很麻烦,另外就是弓的型号,在文件里说明了,(1)SS1型、SS3型机车采用TSG1-600/25型受电弓,SS3B使用了CED180型受电弓;(2)SS4采用TSG1-630/25型受电弓,SS4G型机车采用TSG1-630/25型和LV260-2型受电弓(新的SS4G采用进口DSA型受电弓);(3)SS6型机车上采用TSG3-630/25型受电弓;(4)SS7型机车采用TSG3型、LV-2600III型或DSA系列受电弓。SS7B、SS7D机车采用TSG3型受电弓,SS7C使用DSA系列受电弓,SS7E采用DSA/200高速受电弓;(5)SS8早期采用TSG3型,已陆续更换为DSA系列受电弓;(6)SS9型及其改进型机车采用DSA-200型受电弓。(1)HXD1型电力机车采用TSG15型受电弓;HXD1B、HXD1C、HXD1D型电力机车采用TSG15B型受电弓;(2)HXD2、HXD2B、HXD2C型电力机车采用DSA-200型受电弓;(3)HXD3、HXD3C型电力机车采用DSA-200型受电弓,HXD3B型电力机车采用TSG15型受电弓。(1)CRH1、CRH2、CRH5及CRH2E动车组采用DSA250型受电弓;(2)CRH3和CRH2B动车组采用DSA/300型受电弓;(3)CRH3-380采用SSS400+型受电弓(国产化型号为TSG19)或DSA380D型受电弓;(4)CRH380BL型动车组采用法维莱公司的CX-NG型单臂受电弓,弓头为单滑板受电。(5)蓝箭和长白山号动车组采用SCHUNK WBL85型受电弓;先锋号动车组采用DSA350G型受电弓;中华之星采用DSA380D。确实是要求在2000年初全面更换支持200Km/h速度级别的DSA200,但是至于为什么没换,并不清楚,但可以知道的是DSA200弓的工作高度提升到了2400mm,总而言之,山区里面基本没有需要这个高度的弓,不知道是不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模型确实根据技术规定更换了,否则要开几个弓的模型来配合升降机,确实成本高周期长,希望各位理解,这个不算错误,只是地方铁路没有按照技术规定去做罢了,同时,0001的弓前期为灰色,后期为蓝色,如果真要较真的话,就太复杂了,总而言之这次的7系列的受电弓按照技术文件是做错了,和7C做成了统一的DSA200,附上一张SS7C 0001 2017年牵引T258次达州站5站台发车的截图,然后咱们这个SS7C 0137还因为DSA200出过一次事故而被挂在网上了



4、SS7C的头灯是否存在问题
是的,至少我手里的猫王头灯是向上照射,应该是跟导光柱的设计装配有很大关系
5、漆面是在什么样的水准
这次的漆面控制的是比较优秀的,漆面比较偏亮面,我的对比是和1435的HXD3D进行对比的,HXD3D的漆面其实比较偏磨砂,而SS7C和HXD3D相对来说会是更比较偏亮面的,实际上我可能跟喜欢磨砂一点,但HXD3D漆面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