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吧 关注:289贴子:16,489

【中南民族大学2025年综合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吉林1楼2025-01-02 11:16回复
    勠力同心扬云帆,奋楫笃行启新篇
    个人认为的几点大事:
    1.新任校长刘义教授到来,副校长方德斌教授到来,代表当前学校领导选拔范围更广,985高校教授可以带来更多的资源,目前缺少1位副校长和总会计师,可以期待是否有信息口教授到来。
    2.教育学 药学博士点获批,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教育学博士点终于获批。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9年获批,2024年一级学科博士点获批,凸显高层次人才的加持,中间也有遗憾,梅之南教授的出走,刘吉开教授的隐退。
    3.1名教师参与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实现学校国家科学技术奖零的突破;获湖北省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为历史最好成绩;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3项


    IP属地:吉林2楼2025-01-02 11:20
    回复
      2024 年 4 月 26 日,在中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主办的第二届武汉-光谷“ 医工融合、创新发展”论坛上, 时任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金林教授宣布:成立高海拔、寒冷地区常见疾病诊疗技术研究中心。
      一、缘起:一位优秀干部意外殉职引发的思考
      时间回拨到5年前。
      中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贺铭清晰地记得,那是2019 年 8 月,一个噩耗从西藏传来,一位一起共事了多年的老同事,中南民族大学的优秀干部,在西藏考察期间突发脑干大面积出血, 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 时年 49 岁。
      [成艾华院长的英年早逝]
      “这位同志是 1970年6月 出生的,比我还小几岁,他常年从事民族经济教学和科研工作,是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民委创新领军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博士生导师,平时工作非常敬业负责,他的去世让我们很难过。


      IP属地:吉林3楼2025-01-02 13:33
      回复
        多次调研不仅让阳小飞收集到了新疆地区常见疾病的第一手资料,也直接带回了一个合作项 目——“高海拔、寒冷地区老年人意识障碍的生理机制及其认知评估方法研究”。项目将通过对高海拔、寒冷地区老人及其它地区老人的脑电信号进行对比研究,探寻该地区认知障碍老人的脑电特征,并提出认知改善的康复训练系统。


        IP属地:吉林4楼2025-01-02 13:33
        回复
          面对未来,以贺铭和阳小飞为代表的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领导班子信心满怀。因为在他们身后站着的,不 仅有 35 名科研工作者,还有1200 多名朝气蓬勃的有志青年。


          IP属地:吉林5楼2025-01-02 13:34
          收起回复
            南师大副校长 黄和院士昨日到访


            IP属地:吉林7楼2025-01-03 09:55
            回复
              1月2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黄和教授应邀来校讲学,作题为《合成生物学赋能生物制造,驱动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的讲座。讲座在学术交流中心国际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义出席并致辞,学校师生200余人参加。讲座由药学院院长付海燕主持。刘义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表达了对黄和院士的感谢,并希望这场讲座能让师生们对合成生物学方向有更多了解,从而启发他们未来的研究。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5-01-04 14:52
              收起回复
                中南民族大学如何才能尽快入选国家队“双一流”高校?(2024年10月27日)
                中南民族大学提出“建设一流民族大学”的口号已经有20多年的时光了。如何衡量一所高校是否已经成为一流(民族)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民委高校系统中,央民(已经拿到了985、211、双一流入场券)除外,当前最有可能建设成为双一流大学的,就是中南民族大学。
                众所众知,从第二轮开始,双一流的标准明确为“三大一基”,即: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和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而在这几个标准中,大平台、大成果是最重要的。三大一基:大平台(最起码要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且为依托单位)、大项目(依托大平台承接的学科垂直领域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大成果(国家三大奖--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博士点(最基本的要素)。
                这也就解释了,这些年网络上候选双一流热门高校 燕山大学 在有A类学科(机械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两院院士的前提下,依然不断冲击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原因。拿下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燕山大学也就具备了入选双一流大学的所有筹码。
                当前,中南在获得6个文法理医教育博士点(5个门类),2024年杜冬云教授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对标三大一基的具体指标,中南也迎来了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关键发展时期:
                1,积极主动作为,进一步加强民族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建设,做大项目,出大成果,实现教育部学科评估从A到A+学科的突破。
                2,尽快启动、推进、完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申报审批流程;
                3,制定国家三大奖一等奖🥇科研目标攻关工程,分阶段不断推进进程,持续不断的长期努力。💪
                4,尽快完成基于AI+大模型驱动创新的新工科(机械(车辆工程…)材料电气自动化(控制)芯片机器人新能源、航空航天航海船舶港口海洋等学科(专业))布局,力争学科建设进度追赶上第四次工业革命日新月异发展的步伐。
                5,尽快启动学科布局调整,加强工科专业拓展建设。
                为什么要尽快启动拓展本科(新工科)专业格局?中南民族大学当前的学科布局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最初的中文数学历史政治化学生物物理等基础学科(类师范)逐步延伸发展而来。2000年以后这20多年为博士点建设与申请又投入了学校巨量的精力与资源,无力再分出精力资源开展大刀阔斧的专业调整与布局、培育(专业老化情况严重)。现在,整个世界与上世纪80年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AI+大模型驱动创新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国家也提出了加码理工科的决策,民委领导也多次提出中南民族大学要尽快启动学科调整,大力发展理工农医学科。当前与未来社会急需的新工科专业中南民族大学还有很多空白没有布局(缺课严重)。基于AI+大模型的机械(车辆工程..)材料电气自动化(控制)光电计算机芯片机器人新能源,航空航天航海船舶港口海洋等学科(专业),都需要加强建设或尽快开设本科专业,以为学校长远发展展开布局(补课)。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5-01-05 20:12
                收起回复
                  我校参与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获批立项
                  2024年12月11日,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徐志高教授参与申报的项目“相似关键金属萃取分离配位调控和差异放大机制及技术集成”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部2024年度重大研究计划“战略性关键金属超常富集成矿动力学”集成项目资助,项目总经费481万元。
                  该项目以中南大学为依托单位,郑州大学、我校和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为合作研究单位,其中我校合作经费为86.58万元。这是我校首次作为参与单位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
                  徐志高教授长期从事战略性关键金属锆铪萃取分离和稀土提取分离研究,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取得了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其参与申报的“粘土型低品位稀土矿选择性提取机制研究”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叉科学部“关键金属冶金的科学基础”2024年度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资助,项目总经费300万元。该项目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依托单位,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我校为合作研究单位,其中我校合作经费为50万元。


                  IP属地:浙江12楼2025-01-06 17:39
                  回复
                    张道洪团队科研成果荣获2024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1月6日,2025年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洪山礼堂隆重举行,会上宣读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共授予337项(人)科学技术奖励。其中,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催化转化与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道洪教授牵头完成的项目“汽车轻量化改性塑料界面增强和高效节能制造关键技术”获湖北省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另外,在本次大会上,我校化材学院有关教师团队还获得了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IP属地:浙江13楼2025-01-07 19:20
                    收起回复




                      IP属地:浙江14楼2025-01-07 22:51
                      收起回复
                        我校6项成果获2024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
                        1月6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洪山礼堂举行,会上宣读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我校共有6项成果获2024年度湖北省科技奖,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项,创造了学校历史最好成绩。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义应邀参加大会,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张道洪教授作为获奖代表上台领奖。
                        据介绍,此次全省共有324项科技成果(人)和13家企业获奖,其中,突出贡献奖2人,青年科技创新奖7人,特等奖2项,一等奖63项,二等奖123项,三等奖127项。
                        张道洪教授团队成果“汽车轻量化改性塑料界面增强和高效节能制造关键技术”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杨应奎教授团队成果“石墨烯绿色宏量制备及功能化应用关键技术”获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计算机科学学院田微教授团队成果“非停运电气设备的通用性状态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及药学院付海燕教授团队成果“茶酒品质安全检测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陈连清教授团队成果“苯基吡唑类活性物质及异质结降解材料的封闭制备关键技术和一体化应用”获技术发明奖三等奖。此外,数学与统计学学院胡军浩教授、张国东副教授团队成果“混杂神经动力系统的稳定性理论与方法”参与获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6月,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杜冬云教授参与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实现我校国家科技奖零的突破。10月,药学院尹世金教授团队和周莉副教授团队分别获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一等奖和二等奖。


                        IP属地:浙江15楼2025-01-08 11:19
                        回复
                          我校当前正处于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入“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有利于拓展与联盟中外成员高校的务实合作:一是通过师生互访、课程共享、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文交流方面的深度合作,培育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的复合型人才;二是通过共建实验室、共同申请国际合作项目、共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加强与联盟中外成员高校的科研合作,共同推进民族学等相关学科迈向世界一流。


                          IP属地:吉林16楼2025-01-10 11:15
                          收起回复
                            中南 官宣加入 “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并重申这是“中南民族大学当前正处于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共同推进民族学等相关学科迈向世界一流”。也就是官宣了 本轮 中南民族大学 将通过 民族学学科 争取成为国家双一流高校。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学科 实力盘点:1,中南地区目前唯一的A类学科。2,有中央四部委基地(国家级平台)。3,有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工作站。4,每年都有国家社科或教育部重大课题项目,国家社科项目若干。5,2024年获得了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6,获人社部、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7,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单位,教育部民族学学科教指委成员单位。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5-01-10 16:36
                            收起回复
                              自从提出争创双一流以后学校的推文几乎都带着双一流字眼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25-01-10 17:3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