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050100 中国语言文学-614 中国语言文学综合/803 文学理论与写作
院校简介
集美大学,简称“集大”,英文名称为Jimei University,英文缩写“JMU”,位于厦门市,是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福建省教育厅管理的高等院校。学校为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交通运输部与福建省、自然资源部与福建省、福建省与厦门市共建高校。
学校发端于陈嘉庚先生1918年以来在厦门集美学村创办的系列专门学校。1994年10月,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原交通部所属的集美航海学院、原农业部所属的厦门水产学院、福建省所属的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和厦门市所属的集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五所高等学校合并组建为集美大学。学校于1999年1月实现实质性合并。2004年,厦门市工业学校成建制并入集美大学。2013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文正式批准集美大学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船舶与海洋工程、水产等2个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18年,集美大学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其中,该校入选高峰学科建设学科2个,高原学科建设学科4个。
截至2024年4月,集美大学总占地面积2344亩,校舍建筑面积约103万平方米。学校设有20个学院,在校生30000多人,现有专任教师1500人左右。学校建有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9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该校现有77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招生目录

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三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中下),《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8)》(上、下),朱栋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二版。
《文学理论》,《文学理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二版。
专业基本情况
该专业学制为 3 年,学费每年 8000 元。报考部分方向如师范类可能有特殊要求。对于同等学力考生,需查看具体的招生简章确定是否招收及相关要求。
我考研的原因
从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来看,本科阶段学习中国语言文学让我领略到其博大精深,可也深感自身局限。集美大学该专业的 614 中国语言文学综合、803 文学理论与写作等课程深深吸引着我,我期望在研究生阶段深入探究古代文学经典的内涵、剖析现代文学思潮的演变,借助专业学习提升文学鉴赏与研究能力,进一步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魅力,让自己在文学领域站稳脚跟。
备考时间安排
基础阶段(3 - 5 月):
每天保证 7 - 8 小时学习时间。上午 3 小时用于 614 科目,先学习《现代汉语通论》,熟悉汉语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梳理知识框架,同时做一些简单的课后练习题巩固;接着花半小时复习古代文学常识,为后续深入学习打基础。下午 2 小时研读《文学理论》,初步理解文学的本质、创作、接受等基本理论,整理笔记。晚上 2 小时学习英语,背诵单词、分析长难句,培养语感。
强化阶段(6 - 8 月):
学习时长增至 9 - 10 小时。上午 3 小时深入学习 614 中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以及外国文学史,结合参考资料补充知识点,分析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特点,做章节练习题,总结答题思路;1 小时复习现代汉语知识,强化重点难点。下午 3 小时针对 803 文学理论与写作,结合学术论文深化对理论的理解,练习文学评论写作,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2 小时做英语阅读真题,分析错题原因。晚上 1 小时回顾当天所学,查漏补缺,1 小时学习政治基础知识,了解大纲框架。
冲刺阶段(9 - 12 月):
每天学习 11 - 12 小时。上午 3 小时进行 614 模拟考试,严格按照考试时间答题,分析真题答案,强化记忆高频考点;2 小时背诵英语作文模板,练习写作。下午 3 小时进行 803 模拟考试,提高写作速度与质量,优化答题策略;2 小时做政治选择题、背诵主观题知识点。晚上 2 小时总结模拟考试情况,调整心态,保持良好应考状态。
个人备考经验及建议
备考经验
知识学习上,对于 614 科目,古代文学史要梳理朝代脉络,串联作家作品,像唐诗宋词不同流派对比记忆;现代文学史聚焦文学运动、思潮对创作的影响;外国文学史按地域国别了解经典名著与风格。现代汉语注重语法规则实际运用,多做例句分析。803 文学理论与写作,吃透理论要点,以理论剖析文学作品,写作练习从模仿优秀评论入手,逐步形成风格。
时间管理方面,制定每日任务清单,划分学习模块,上午专注专业知识,下午英语、政治交叉,晚上复习巩固,避免长时间学一科带来的疲惫。
资料运用时,以指定教材为主,搭配学术期刊、名校真题拓展视野,借鉴他人思路完善自身知识体系,让备考更高效,助力圆梦考研。
个人建议
知识储备上,614 科目需精细研读,古代文学史按朝代构建知识树,现代文学史紧跟文学变革,外国文学史分国别记忆经典。现代汉语多结合生活实例理解语法。803 要吃透理论,常以理论解读作品练手。
时间规划时,制定详细日程表,上午主攻专业,下午英语、政治兼顾,晚上查漏补缺,保证各科学习时间均衡。
资料选取方面,以学校指定书为核心,广泛搜集学术期刊拓宽深度,参考名校真题把握出题方向,如此方能有条不紊,提升上岸几率。
信息搜集渠道
考研交流小组、研招网
方法总结
制定详细日程表,保证各科学习时间均衡
心态调节
要正确看待考研。明白这是一场知识与意志的较量,途中困难重重很正常,别因一时的挫折就灰心丧气。
院校简介
集美大学,简称“集大”,英文名称为Jimei University,英文缩写“JMU”,位于厦门市,是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福建省教育厅管理的高等院校。学校为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交通运输部与福建省、自然资源部与福建省、福建省与厦门市共建高校。
学校发端于陈嘉庚先生1918年以来在厦门集美学村创办的系列专门学校。1994年10月,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原交通部所属的集美航海学院、原农业部所属的厦门水产学院、福建省所属的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和厦门市所属的集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五所高等学校合并组建为集美大学。学校于1999年1月实现实质性合并。2004年,厦门市工业学校成建制并入集美大学。2013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文正式批准集美大学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船舶与海洋工程、水产等2个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18年,集美大学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其中,该校入选高峰学科建设学科2个,高原学科建设学科4个。
截至2024年4月,集美大学总占地面积2344亩,校舍建筑面积约103万平方米。学校设有20个学院,在校生30000多人,现有专任教师1500人左右。学校建有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9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该校现有77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招生目录

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三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中下),《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8)》(上、下),朱栋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二版。
《文学理论》,《文学理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二版。
专业基本情况
该专业学制为 3 年,学费每年 8000 元。报考部分方向如师范类可能有特殊要求。对于同等学力考生,需查看具体的招生简章确定是否招收及相关要求。
我考研的原因
从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来看,本科阶段学习中国语言文学让我领略到其博大精深,可也深感自身局限。集美大学该专业的 614 中国语言文学综合、803 文学理论与写作等课程深深吸引着我,我期望在研究生阶段深入探究古代文学经典的内涵、剖析现代文学思潮的演变,借助专业学习提升文学鉴赏与研究能力,进一步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魅力,让自己在文学领域站稳脚跟。
备考时间安排
基础阶段(3 - 5 月):
每天保证 7 - 8 小时学习时间。上午 3 小时用于 614 科目,先学习《现代汉语通论》,熟悉汉语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梳理知识框架,同时做一些简单的课后练习题巩固;接着花半小时复习古代文学常识,为后续深入学习打基础。下午 2 小时研读《文学理论》,初步理解文学的本质、创作、接受等基本理论,整理笔记。晚上 2 小时学习英语,背诵单词、分析长难句,培养语感。
强化阶段(6 - 8 月):
学习时长增至 9 - 10 小时。上午 3 小时深入学习 614 中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以及外国文学史,结合参考资料补充知识点,分析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特点,做章节练习题,总结答题思路;1 小时复习现代汉语知识,强化重点难点。下午 3 小时针对 803 文学理论与写作,结合学术论文深化对理论的理解,练习文学评论写作,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2 小时做英语阅读真题,分析错题原因。晚上 1 小时回顾当天所学,查漏补缺,1 小时学习政治基础知识,了解大纲框架。
冲刺阶段(9 - 12 月):
每天学习 11 - 12 小时。上午 3 小时进行 614 模拟考试,严格按照考试时间答题,分析真题答案,强化记忆高频考点;2 小时背诵英语作文模板,练习写作。下午 3 小时进行 803 模拟考试,提高写作速度与质量,优化答题策略;2 小时做政治选择题、背诵主观题知识点。晚上 2 小时总结模拟考试情况,调整心态,保持良好应考状态。
个人备考经验及建议
备考经验
知识学习上,对于 614 科目,古代文学史要梳理朝代脉络,串联作家作品,像唐诗宋词不同流派对比记忆;现代文学史聚焦文学运动、思潮对创作的影响;外国文学史按地域国别了解经典名著与风格。现代汉语注重语法规则实际运用,多做例句分析。803 文学理论与写作,吃透理论要点,以理论剖析文学作品,写作练习从模仿优秀评论入手,逐步形成风格。
时间管理方面,制定每日任务清单,划分学习模块,上午专注专业知识,下午英语、政治交叉,晚上复习巩固,避免长时间学一科带来的疲惫。
资料运用时,以指定教材为主,搭配学术期刊、名校真题拓展视野,借鉴他人思路完善自身知识体系,让备考更高效,助力圆梦考研。
个人建议
知识储备上,614 科目需精细研读,古代文学史按朝代构建知识树,现代文学史紧跟文学变革,外国文学史分国别记忆经典。现代汉语多结合生活实例理解语法。803 要吃透理论,常以理论解读作品练手。
时间规划时,制定详细日程表,上午主攻专业,下午英语、政治兼顾,晚上查漏补缺,保证各科学习时间均衡。
资料选取方面,以学校指定书为核心,广泛搜集学术期刊拓宽深度,参考名校真题把握出题方向,如此方能有条不紊,提升上岸几率。
信息搜集渠道
考研交流小组、研招网
方法总结
制定详细日程表,保证各科学习时间均衡
心态调节
要正确看待考研。明白这是一场知识与意志的较量,途中困难重重很正常,别因一时的挫折就灰心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