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正声明:本文纯属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绿都的立场。本文不是要挑起战争,只是为了在事情过去之后给大家一点思考的空间和余地。如果谁有不爽的,砖头尽管拍过来,照单全收。不要怀疑这是马甲,咱一人做事一人当。
话说半年以来碰到这样两件事情,换是谁心里都会有那么一些不舒服的。关于伸手党以及高傲姿态,我不想去批驳神马,那毕竟是对你们的不尊重。况且单纯的说教也没有任何的意义,很多问题留给你们去思考或许才会有更大的收获。吵架、对立原本就不是出发点,并且有违天朝构建HX社会的伟大政策。
问题还是集中在态度上面。至少来说,当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人的时候,你会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去接近对你陌生的人,从而进一步和TA相处?是直截了当的说,我要和某某怎么样,还是以一种尊重的姿态去尝试着认识原本陌生的人并和TA交往?这里不得不提及“换位思考”的问题。试想,假如我是一个怪蜀黍,要想认识小LOLI,我是会直截了当地把你绑过来,还是先百依百顺然后再……(这个比喻相当地不恰当)
评判一个人是否容易相处的标准虽然说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虽然说第一印象也很重要,但是第一印象很多时候可能是一个错觉。国人的心态常常是以貌取人,这一点很多人难以改过来。千万要慎重地给一个人下定义或者做结论,不经意间武断的结论,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他人的不负责。
现在终于明白为神马社会上常有人用“80后”“90后”之类的字眼来给这样两个年龄段的人分类,大抵是是因为不同年代人所表现出来的一类共性的思想表现吧。出生在90年代中期以后的孩子们真的很幸运,赶上了国家最好的一段发展时期,物质生活条件极大地满足,得以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就知道了COS并参与其中,至少在我这么大的时候还不知此为何物的,甚至,若干年后也是如此。撇开COS本身不谈,在与这个圈子里各种社团和各种人交往的过程和经历,那会使你受用终身的。或许孩子们现在还不太明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你的人生走完一个世纪的四分之一时再回头看当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曾经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
下面就来简单谈谈一些很杂乱的想法吧。
常说刚升入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一种“心理断乳期”,开始表现出自己独立的想法,开始渐渐地不再完全听从他人的话语,开始以自我为中心。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成长的过程,只是表现得程度不同罢了。怎么说,90年代中期后出生的孩子在同一年龄段,比我们了解的事物更多,自然也有更多的逐渐和看法,这似乎是一种必然。我们自然要鼓励好的想法,对于那些不太好的,你们是否能意识到(至少在他人的暗示下),从而避免它们发展成为将来你们人生的羁绊。当然,“自我中心”意识并没有错,至少它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留下来的人本主义思想,关键在于,你虽然没有忽视你的价值,但是你不能把你自己的一切凌驾于任何人之上,至少,这是在人际交往中最大的忌讳。所以,孩子们请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吧。
年少并不是无知,年少只能说明你是一块白板,可塑性很强。既然能进入到COS这个圈子,不说从别的什么动机出发,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你想在你这块白板上书写点什么美好的东西(比如通过COS锻炼某些方面的能力,结交更多的朋友等等),如果在这样一块白板上留下了不HX的污点,对原先你设想的这样一幅美好的画面完全是一种糟蹋。
时至今日,我不敢说我能为绿都做了多大贡献,至少我还觉得我欠这个团体很多东西,因为我自己觉得在这个团体里面我付出的远远小于我从中收获的东西,难免处于一种深刻的自责之中。至少,你们看不到我能在台前或者关键岗位上做神马,多数的时间就是做做场务、摄影助理、还有写一些瞎氪金狗眼的文。可是依然快乐。
话说半年以来碰到这样两件事情,换是谁心里都会有那么一些不舒服的。关于伸手党以及高傲姿态,我不想去批驳神马,那毕竟是对你们的不尊重。况且单纯的说教也没有任何的意义,很多问题留给你们去思考或许才会有更大的收获。吵架、对立原本就不是出发点,并且有违天朝构建HX社会的伟大政策。
问题还是集中在态度上面。至少来说,当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人的时候,你会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去接近对你陌生的人,从而进一步和TA相处?是直截了当的说,我要和某某怎么样,还是以一种尊重的姿态去尝试着认识原本陌生的人并和TA交往?这里不得不提及“换位思考”的问题。试想,假如我是一个怪蜀黍,要想认识小LOLI,我是会直截了当地把你绑过来,还是先百依百顺然后再……(这个比喻相当地不恰当)
评判一个人是否容易相处的标准虽然说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虽然说第一印象也很重要,但是第一印象很多时候可能是一个错觉。国人的心态常常是以貌取人,这一点很多人难以改过来。千万要慎重地给一个人下定义或者做结论,不经意间武断的结论,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他人的不负责。
现在终于明白为神马社会上常有人用“80后”“90后”之类的字眼来给这样两个年龄段的人分类,大抵是是因为不同年代人所表现出来的一类共性的思想表现吧。出生在90年代中期以后的孩子们真的很幸运,赶上了国家最好的一段发展时期,物质生活条件极大地满足,得以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就知道了COS并参与其中,至少在我这么大的时候还不知此为何物的,甚至,若干年后也是如此。撇开COS本身不谈,在与这个圈子里各种社团和各种人交往的过程和经历,那会使你受用终身的。或许孩子们现在还不太明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你的人生走完一个世纪的四分之一时再回头看当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曾经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
下面就来简单谈谈一些很杂乱的想法吧。
常说刚升入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一种“心理断乳期”,开始表现出自己独立的想法,开始渐渐地不再完全听从他人的话语,开始以自我为中心。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成长的过程,只是表现得程度不同罢了。怎么说,90年代中期后出生的孩子在同一年龄段,比我们了解的事物更多,自然也有更多的逐渐和看法,这似乎是一种必然。我们自然要鼓励好的想法,对于那些不太好的,你们是否能意识到(至少在他人的暗示下),从而避免它们发展成为将来你们人生的羁绊。当然,“自我中心”意识并没有错,至少它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留下来的人本主义思想,关键在于,你虽然没有忽视你的价值,但是你不能把你自己的一切凌驾于任何人之上,至少,这是在人际交往中最大的忌讳。所以,孩子们请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吧。
年少并不是无知,年少只能说明你是一块白板,可塑性很强。既然能进入到COS这个圈子,不说从别的什么动机出发,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你想在你这块白板上书写点什么美好的东西(比如通过COS锻炼某些方面的能力,结交更多的朋友等等),如果在这样一块白板上留下了不HX的污点,对原先你设想的这样一幅美好的画面完全是一种糟蹋。
时至今日,我不敢说我能为绿都做了多大贡献,至少我还觉得我欠这个团体很多东西,因为我自己觉得在这个团体里面我付出的远远小于我从中收获的东西,难免处于一种深刻的自责之中。至少,你们看不到我能在台前或者关键岗位上做神马,多数的时间就是做做场务、摄影助理、还有写一些瞎氪金狗眼的文。可是依然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