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歼20吧 关注:32,919贴子:660,025
  • 51回复贴,共1

关于南六代的几点瞎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说结论,极致隐身,双座,长航时,超高空飞行,无人僚机为主要攻击手段。
下面来分析
六代,总得对五代形成碾压才叫六代吧。
首先,极致隐身好理解,看这外形就知道了。五代的隐身主要是对特定波段隐身效果好,对米波效果都不咋地。六代即便没做到全频段隐身,也得覆盖到绝大多数中远程雷达波段吧。
后面几个指标得放一块说。
超高空飞行,参照爱抚娘娘的气球阻击战,南六升限起码得3万吧,没准得5万吧?反正得让三四五代机摸不着。
三发,两发涡扇一发冲压或爆震。先用涡扇飞到传统战机升限和速度,再启动第三发。第三发工作稳定了,关闭俩涡扇,进入超高空飞行。可能还要封闭腹部进气道减小阻力?或者串通三个进气道增加进气?
主要作战手段得是控制无人僚机攻击。大家都知道现代战机最大的短板是飞行员。无人机过载能干几十个g,飞行员才扛多少。狗斗直接等死。视距外作战,无人机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敞开了拿雷达扫,暴露就暴露了嘛,损失就损失了嘛,拼工业产值咱还没怕的。当然这种作战方式得有个前提,就是具备极难/不可干扰/侦测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
既然用这种作战方式了,长航时必不可少。比j20明显大的机体和后四轮以及明显比较大的展弦比就说得通了。要装更多的燃料和通信设备,还多个发动机,要更大的重量,更大的升力。双座嘛,一个飞行员一个操作员,基操。
虽然能操控无人机作战,但本体也得带弹。猴毛在外面拼命,本猴也有金箍棒,猴毛损失光了自己不能没有打架能力。在合适的时候,从头顶敲两闷棍也是很棒的。
综上所述,就是看我看不见,看见了打不着,我打你你绝望,你能打到的我不心疼。就这么对五代形成碾压。
全是自己脑补,不知道能猜中几条。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1-09 10:52回复
    爆震这种和开加力燃烧室没啥区别的东西,就不要考虑隐身问题了,很明显不可能是这种东西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1-09 11:32
    回复
      八九不离十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1-09 13:31
      回复
        双座是咋看出来的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1-09 13:58
        收起回复
          如果作战半径小,J20S带无人机就干了,要六代机干嘛。。。
          航程不匹配。。
          很明显六代机主要干的是远程的活,穿透性攻击预警机加油机,追杀B21,以及可能的突袭关岛。。
          跟六代机通讯的应该是天基情报网。。。


          IP属地:湖北5楼2025-01-09 14:39
          收起回复
            也可以临空轰炸,带一个蜂巢的巡飞弹。


            IP属地:上海6楼2025-01-09 15:35
            回复
              我不认为三发中有一发是冲压,毕竟无人的MD19-MD22四年时间也才飞了六次,没那么快成熟并运用到有人机上。哪怕保守一点用三发涡扇,它这个性能也很可观了,足以对现有五代机形成碾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1-09 15:42
              收起回复
                1、我无尾隐身更好,更难被发现;2、我平台大,可以容纳更大的雷达和光电,做到先敌发现;3、我弹仓更大,可以内置更大射程更远的导弹,先敌攻击。……什么?你有超机动?让你跟我的导弹比超机动去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1-09 15:45
                收起回复
                  升限的话,当初黑鸟都没到3万,我看南六也不必强求,有个两万出头就很好了。
                  南六的飞行性能即便用三发扇子15也很不错了,如果想更进一步,则主要靠新发动机了。
                  爆震等还很遥远,咱们军迷可不要盲目期盼、一厢情愿哈。
                  冲压发动机要成熟得多,王总师在论文中提过一嘴美帝的三涵道变循环,难道是强烈暗示?
                  实在没有三涵道,搞个双涵道也行哈,保底双涵道吧。


                  IP属地:广东9楼2025-01-09 22:09
                  收起回复
                    J36总师王海峰院士的论文《高性能战斗机与发动机协同设计关键技术》,文中描述了六代机特征,看看操舵人是怎么规划的,比凭空猜测强。


                    IP属地:河北10楼2025-01-10 14:37
                    回复
                      小弟不才,我猜猜哈。
                      首先,南边“银杏叶”目前比较明确的跨代优势点有:
                      一是强隐身,这个就不用过多解释了,懂的都懂;
                      二是大平台,平台大了能带来大航电(意味着更强的态势感知)、大弹舱和大内油;
                      三是大航程,前出第二岛链的“穿透性”制空,确实需要大航程;
                      四是高效超巡,超巡速度和超巡时间都比五代强。假如“银杏叶”能不开加力以2马赫的速度长时间巡航2000公里以上,这实力就很不简单了;
                      五是无人僚机,按照中国的无人机实力,“银杏叶”的无人僚机,肯定不简单;
                      其次,尚不明确的优势点有:
                      一是机动性。以“银杏叶”的气动布局和飞控手段,以及是否有矢量发动机,尚不明确其机动性如何,尤其是超音速机动性?中低速机动性够用就行,未来空战,狗斗是无人机的活了。
                      二是高空高速能力。不懂能飞多高,最快能飞多快?
                      三是动力系统,尤其是中间那台发动机到底是什么类型的,尚未明确。中国在研究的新路线发动机,各种论文各种进展都有,实际上具体到哪一步了,大家都不明了。其实,我深信一点,按照国内的保密机制和互联网监管制度,网上能看到能搜到还能下载的论文所讲的东西,要么是几年前的,要么就是落选的,只能是这样,才会放出来给普通大众看,真材实料的东西,我们普通大众肯定是看不到的。如果我来猜,从研究趋势来推演,“银杏叶”的发动机,看近点的话就是变循环,看远点的话,可以往涡轮增压型旋转爆震或亚燃冲压这个方向去想想。更远的旋爆冲压、超燃冲压、斜爆冲压等,那是得往七代或空天飞机上想了。
                      综上所想,个人认为南边的“银杏叶”是一款有中国特色且符合中国军队作战需求的六代机。引领不引领世界,暂且不说,但一些六代机的标准,确实明确清晰了。
                      那,北边的“褐雨燕”,怎么说呢?我想说的感觉就是,南边的“银杏叶”目的很明确,就是围绕着“穿透性制空”来的。而北边的“褐雨燕”则是既要又要的感觉,“褐雨燕”肯定是竞标“银杏叶”的,所以,“银杏叶”的优势点,“褐雨燕”也会有,但总比“银杏叶”差那么一丢丢,为啥?因为“褐雨燕”为舰载留了一条后路,所以,“褐雨燕”就是一种“既要又要”的感觉。
                      但这些都是猜想,只有“那些亲临现场的人”才是真正的心知肚明,我们就等着他们说吧。
                      小弟就留个图,当作纪念。


                      IP属地:广西11楼2025-01-10 15:30
                      回复
                        续航太差了,中国都飞不出去!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1-10 23: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