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梢吧 关注:556贴子:4,859
  • 9回复贴,共1

红玉米蛇胃肠套叠与隐孢子虫病相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章名:Gastric Intussusceptions in a Red Corn Snake
(Pantherophis guttatus) Associated with Cryptosporidiosis
红玉米蛇(拉丁名Pantherophis guttatus)胃肠套叠与隐孢子虫病相关
出版公司:Hindawi
期刊名:Case Reports in Veterinary Medicine
卷号(Volume):2017,
文章ID:4270904,
共5页。
作者名:Marjorie Bercier¹,
Whitney Zoll²,
Justin F. Rosenberg¹,
Robson Giglio³,
Lenice McCoy³,
William L. Castleman²,
Matthew D.Johnson¹,
DarrylJ. Heard¹
各数字代表院校:
¹Department of Small Animal Clinical Sciences,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University of Florida,
佛罗里达大学兽医学院小动物临床科学系
地址:2015 SW 16th Avenue, Gainesville, FL 32610, USA
²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Pathology,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University of Florida,
佛罗里达大学兽医学院传染病与病理学系
地址:2015 SW 16th Avenue, Gainesville, FL 32610, USA
³Department of Large Animal Clinical Sciences,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University of Florida,
佛罗里达大学兽医学院大型动物临床科学系
地址:2015 SW 16th Avenue, Gainesville, FL 32610, USA
通讯作者:Marjorie Bercier
通讯邮箱:bercierm@uf.edu
文章于2017年2月7日接收;2017年4月18日接收;2017年5月7日发布
学术编辑: Lysimachos G. Papazoglou
©2017:版权于2017年生效
版权所有:Marjorie Bercier等人
这是一篇在知识共享署名许可下发布的开放获取文章,允许在任何媒介中不受限制地使用、发布和复制,前提是正确引用了原始作品。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1-10 19:10回复
    一条3岁雌性红玉米蛇(拉丁名Pantherophis guttatus)因有三周厌食史和排便减少而被饲养。体格检查时,触诊到软中体腔内肿胀。经皮体腔超声显示胃横断面上有靶样肿块,提示存在胃肠道套叠。在探查性腹腔切开术中,诊断为食管胃和胃十二指肠双重复合性肠套叠,并手术复位。还进行了胃固定术以防止复发。在组织病理学上,胃腺粘膜表现出中度至显著的增殖。腺上皮管腔表面呈弥漫性排列,管腔内有大量与隐孢子虫一致的原生动物。隐孢子虫所致慢性增生性胃炎的诊断是基于这些发现得出的。肠套叠在爬行动物中很罕见,在蛇中也很少见。这是在非哺乳动物物种中首次报道双重复合肠套叠,也是在隐孢子虫引起的胃炎中首次报道涉及胃的肠套叠。
    1,Introduction(导言)
    隐孢子虫属(Cryptosporidium spp.)是一种顶复体寄生虫,已知会影响哺乳动物,包括人类、鸟类、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1,2]。
    据报道,包括蛇、蜥蜴和陆龟在内的80多种爬行动物都受过感染[1]。
    两种主要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在爬行动物中经常报道:蛇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erpentis)和蜥蜴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varanii)。蛇隐孢子虫(简写→C. serpentis)是高致病性的,能引起慢性肥厚性胃炎。
    临床表现包括返流、厌食、肌肉萎缩、中体肿胀和死亡[2,3]。
    本文的目的是描述一条红玉米蛇(拉丁名Pantherophis guttatus)合并隐孢子虫相关胃炎的食管胃和胃十二指肠双重复合肠套叠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2,Case Report(案例报告)
    佛罗里达大学动物医学服务处对一条大约3岁,260克的雌性红玉米蛇(拉丁名Pantherophis guttatus)进行了中体肿胀和三周厌食史的评估。
    这条蛇是2.5年前从饲养员那里买来的,之前没有任何健康问题。
    这只爬行动物被养在一个有白杨垫材的饲养箱里,在一个全年保持在25°C的房间里。
    冬天,使用加热灯提供补充加热。在未监测饲养箱内温湿度的情况下,每周给这条蛇喂食一次解冻成鼠。
    在喂食过程中,蛇被转移到另一个没有任何垫料的容器中,在那里它和食物一起被留下,直到被吃掉。
    主人报告说这条蛇以往排便规律,但在过去的三到四周里,大便变得更干、更小、更少了。这条蛇在家里仍然活跃,表现出正常的行为。主人还在一个单独的饲箱里养了一条野生的显然健康的灰鼠蛇(拉Pantherophis spiloides)。
    体检时,红玉米蛇安静、警觉、反应灵敏,身体状况良好。腹部腔内软性肿胀(6×4 cm)约在身体中部可触及,操作时引起患者不适。超声检查(Philips iU22超声机,Philips Medical Systems, Bothell, WA 98021, USA),通过多频线性换能器,显示一个圆柱形结构位于肝尾侧外侧,向尾部和内侧移动,靠近胃。在这个位置,被认为代表胃的节段明显且局部液体扩张。在尾部,从这个扩张区域,一个额外的圆柱形节段包围了前面描述的那些,导致同心环外观(图1)。使用彩色多普勒,同心环的中心部分显示血流。根据这些发现,怀疑是胃肠道肠套叠,建议手术治疗。
    图2:FIGURE1:显示肠套叠典型靶样(多层)外观的胃的短轴超声图像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1-10 20:40
    回复
      以每公斤体重(BW=body weight)0.1毫克的剂量给蛇注射镇静剂,
      肌肉注射氢吗啡酮(West-Ward, Eatontown, NJ 07724, USA)。
      镇静后可以用14G(G:导管管径单位)导管插管,并用1-2%异氟烷(Piramal Healthcare limited, Andhra Pradesh 502321, India)在氧气和氧化亚氮的混合物中(每种1L/min)维持动物。
      患者以每分钟4次呼吸的速率接受正性间歇人工通气。
      患者左侧侧卧位,手术部位无菌准备。
      在腹侧鳞片背面做两排鳞片10厘米的切口。
      切口沿着鳞片的边缘,形成鳞片状的图案。
      在肋骨末端切开下层肌肉层。使用Lonestar牵开器(Jorgensen Labs Inc., Loveland, CO 80538, USA)改善体腔的可视化。
      操作组织后,在侧面进行胃切开术,横跨胃的大部分长度,进入十二指肠约2厘米。观察到食管与胃呈肠套叠(图2(b)),然后这种组合进一步内陷到十二指肠(图2(a)),形成第二次肠套叠。诊断为双重复合食管胃和胃十二指肠肠套叠。从十二指肠取出胃,然后从胃取出食管。食管和胃之间形成粘连,为了将食管从胃中取出,将粘连直接剥离(图2(c))。
      大体可见胃纵纹肥大。
      胃粘膜标本置于10%缓冲中性福尔马林中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估。
      胃用3-0 PDS (Ethicon LLC, Cincinnati, OH 45242, USA)分两层封闭,粘膜/粘膜下层呈Lembert模式,浆膜肌层呈简单连续模式。
      由于肠套叠的性质,在十二指肠的切口有横向和纵向组成部分。
      在十二指肠的横向切口,使用4-0 PDS (Ethicon LLC, Cincinnati, OH 45242, USA)进行4次简单中断缝合。
      使用4-0 PDS以简单的连续模式闭合纵向分量。采用3-0 PDS进行间断肋周缝合胃固定术以防止肠套叠复发。体壁按常规闭合。用3-0 PDS简单连续封闭肌层。用9个水平垫片和1个简单的中断缝合线闭合外膜,使用3-0 PDS进行刻度的旋转。
      病患于第二天出院。
      处理包括法莫替丁(Mylan Institutional LLC, Rockford, IL 661103, USA) 0.026 mg/kg BW SC q48小时,头孢他啶(Hos-pira Worldwide Inc, Lake Forest, IL 60045, USA) 22 mg/kg BW SC g72小时,美洛昔康(Putney Inc, Portland, ME 04101, USA) 0.1 mg/kg BW SC q48小时。
      在重新检查之前,这条蛇两周没有被喂食。
      主人在饲养箱中提供了一个附加的加热灯,以便有一个温暖的日光浴点和一个凉爽的温带。将所有床上用品从围栏中移除,仅使用干净的报纸或纸巾作为基材。
      在胃的组织学切片上,胃壁上的上皮,胃表面和胃腺增生(图3(a))。
      粘膜腺体扩张和固有层纤维化也很明显。
      无数的直径为2微米原生动物,嗜酸性到嗜碱性,周期性-酸-希夫- (PAS-)阳性,具有不同的0.5-2微米嗜碱性核,与顶端上皮表面密切相关,并且在管腔内自由存在(图3(b))。
      固有层内可见少量嗜异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根据这些发现,诊断为隐孢子虫引起的慢性增生性胃炎。
      术后两周,蛇恢复良好。手术部位干净,贴壁良好,无任何分泌物。
      与切口相关的腹侧表面轻度膨胀,鳞片出现轻微浑浊。主人当时没有任何顾虑,蛇保持着BW(体重)。
      停用所有药物,用管喂食2.5mL食肉动物护理液(Oxbow Animal Health,Murdoch,NE68407,USA),以帮助促进正常胃肠运动,并进食了少量的第一餐。
      主人被允许在一个月内每五天给这条蛇喂食小的猎物,比如粉皮,然后增加到每5天一只跳跳,持续1个月,然后每周一次成年鼠,作为术前的饲养练习。
      术后4周,取出皮肤缝线。
      进行了简短的超声检查,胃部周围未显示任何明显异常。主人报告了一次排便异常,称为腹泻,在喂食第一只小拇指小鼠后4至5天发生。
      主人还报告说,这条蛇在两周前有一次正常的蜕皮,没有任何并发症。
      自首次出现病症以来,该蛇损失了30g(约占BW的12%)重量,但由于当前制定的喂养计划,这种体重变化是预料中的。
      之后进行胃清洗并提交用于聚合酶链反应(PCR)以鉴定存在于胃中的隐孢子虫。
      然而,样品中没有微生物,PCR结果为阴性。
      但不幸的是,手术后15个月那条蛇
      被发现死在它的饲养箱里。
      主人报告说,当给蛇喂成年鼠时,这条蛇会间歇性地反刍,但吃小的食物,这条蛇似乎毫无困难。
      除此外,这条蛇行为正常,胃口很好,直到它被发现死亡的那天才有其他临床症状。
      蛇没有被验尸,但怀疑是慢性隐孢子虫相关胃炎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1-10 22:56
      收起回复
        3,Discussion(讨论)
        肠套叠是指肠的一段内陷到另一段。
        肠套叠通常为顺行性肠套叠,对家犬和家猫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炎症性疾病和肿瘤是肠套叠的最常见原因,分别为[4]。
        肠套叠在爬行动物中很少被描述[5]。
        它与海龟摄入单丝鱼线有关[6,7]。
        在一份调查报告中,136只海龟中有7只出现肠套叠,有时会导致肠黏膜坏死。
        据报道,一条松蛇(垂体黑松蛇)在接受永久性回肠造口术后不久死亡。
        以前在爬行动物中没有胃套叠的报道。隐孢子虫相关的胃炎可能导致了这条蛇的肠套叠的发展,就像狗的炎症性疾病一样。
        在家犬中,经皮腹部超声对肠套叠的诊断灵敏度(100%)、特异性(97.8%)和准确率(98.4%)高,表现为横切面可见靶样肿块[9]。
        由于其独特的解剖结构,其特点是无肢,管状和细长的身体,肠套叠似乎也很容易在蛇身上摸到。然而,这种发现并不具体,应该排除其他差异。经皮体腔超声检查在本病例中是一种有用的确诊诊断工具,显示胃横切面典型的同心圆环。
        关于复杂肠套叠的命名,文献中存在差异。如本文所述,双重复合肠套叠是两个顺行性肠套叠在给定位置b[10]的组合。双肠套叠(DI)包括两个不同的肠套叠,位于肠管的不同部位。在兽医文献中,术语DI可互换用于这两个实体。犬类[11-15]和猫类[[16]]中也有发生DI的报道,且多发生在幼龄。
        两种主要隐孢子虫经常被报道
        在爬行动物。C. serpentis是一种常见的蛇类病原体,已知可引起肥厚性胃炎。C. varanii(以前被称为隐孢子虫)最常见于蜥蜴;然而,它也见于蛇[17-191]。
        没有胃炎证据的隐孢子虫相关肠炎在蛇中有报道,但病原体的种类尚未确定。
        与腺病毒的共同感染可能通过产生免疫缺陷[21]而增加一条蛇对隐孢子虫病的易感性。其他促进蛇对隐孢子虫胃炎易感性的因素被认为是圈养、易位和繁殖的压力。(举例,野蛇抓家里抽屉养,蛇应激免疫力下降)
        蛇形梭菌胃炎的临床症状包括反流、饥饿、厌食、肌肉萎缩、中体肿胀和死亡[2,3]。
        蛇的C. serpentis(蛇隐孢子虫)可通过粪便样本、洗胃样本、反流物或胃活检的抗酸染色或PCR诊断[3,19]。
        受影响的蛇胃粘膜大体表现为局灶性或弥漫性充血、鹅卵石样外观、粘膜增厚、缺乏褶皱、纵向脊突出和水肿[2,3,21]。这些变化可导致胃腔明显变窄。
        在组织病理学上,慢性胃炎的特点是增生,扭曲增加
        幽门粘膜腺体增生及粘液样化生,腺体周围纤维化,粘膜衬细胞增生,固有层内嗜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斑内和腔内隐孢子虫经常可见[2,3,21]。
        目前还不知道隐孢子虫的有效治疗。
        蛇的感染,草原巨蜥(英文名Savanna monitor)已成功地通过给予牛初乳的胃液治疗隐孢子虫病,但这种治疗仅降低寄生虫载量,并不能完全清除蛇和豹壁虎的感染[22-24]。
        因此,在该病例中,隐孢子虫病不算被治愈。
        这是首次报道爬行动物的双重复合肠套叠,也是首次报道隐孢子虫引起的胃炎蛇的肠套叠。经皮腔内超声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手术复位肠套叠和胃固定术成功消除了所有临床体征,但进食大食物时出现间歇性反流除外。这条蛇在手术后存活了15个月,尽管没有进行尸检,隐孢子虫相关的慢性增生性胃炎被认为是最可能的死因。
        Conflicts of Interest(利益冲突)
        作者声明,本论文的发表不存在任何利益冲突。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1-10 23:39
        回复
          牛初乳治疗比较出名的就是乳铁蛋白,医生会配这种药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1-10 23: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