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们小时候一样,人们初识这种植物的时候肯定给它赋予了一个比较严肃且极有内涵的名字,但我们祖祖辈辈就一直称呼着它的乳名——婆婆丁。婆婆丁长成大姑娘的时候,我们管它叫婆婆丁花,待它满头白发时,就有了一个大江南北同样耳熟能详的名字“蒲公英”。我们小时候,婆婆丁还不如灰菜、苋菜、蚂蚁菜招人待见,这几样野菜味道中庸,勉强可以做猪的饲料,婆婆丁既苦又涩,只是偶尔有人熬水配偏方治病才能想起它。事实上,婆婆丁花很漂亮,除了小一些,其花具备了很多名花的基本形状和颜色。那时候,所有土地都显得弥足珍贵,大片的婆婆丁都被当做害草铲除了,偶尔几株倔强的花朵也不可能吸引姐姐们挑剔的眼神,何况,大人孩子都在搞斗争、闹革命 ,喜欢花的人都和“小资”画上了等号。哦,对了,那时的“小资”还纯粹是个贬义词。
所以和婆婆丁有特殊的感情,源于儿时一次生病。那年不知怎么肚子坏了,吃了所有管痢疾的药都没止住我的腹泻,邻居胡奶闻讯用她那脏兮兮的长指甲挑了黄豆粒大小一块黑褐色的东西塞进了我的嘴里,肚子好了以后,胡奶告诉我说,那是婆婆丁伤口冒出的白浆熬成的东西。有段时间,我总是到处寻找婆婆丁,掐断它的茎叶,望着它伤口的白浆浮想联翩。
十几年前,我曾经住过的那个村子仿佛一夜间成了沈阳最大亲水公园的一部分,偌大片草地上开满了黄白相间的婆婆丁花,躺在草地上侧目望去,仿佛绿色的天幕上布满了充满了朝气的小星星。那是我头一次被自然界的一种蓬勃生命力而感动,在以后这段时间里,婆婆丁就成了我生活中无法舍去的的背景,无论画画、写小说、写散文、写小品都信手拈来的捎上它蓬勃的生命力和“宁守我苦涩不迎你香甜”的倔强性格。
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婆婆丁忽然成为了人们怀旧的道具,先是成小饭店蘸酱菜的配料,然后成了主料;今天,有点规模的大饭店也少不了它碧绿的身影。那些大腹便便的食客把他们喝茅台酒摆在一起的时候,竟然还能想起创业时的艰辛。我的一位搞医药研究的专家朋友说,婆婆丁流出的白浆的确可以起到镇静中枢神经的作用,若是真的这样,所谓成功人士多与婆婆丁为伴倒是国家和家庭的一件幸事呢。
二年前,我去农村的朋友家做客,席间上了一盘菜,黑白异常分明,入口苦涩辣咸,味道回味起来很有内容的。我识得白且辣的东西是小根蒜,黑苦涩的东西就说不上来了,主人告诉我,那是婆婆丁,就是一盘两样腌在一起的咸菜。在这两个绿色的繁茂季节,我像祥林嫂一样鼓动别人去做这样一个小菜,遗憾的是,不是每个人都喜欢那样一种能刻在记忆中的味道。
其实,对我来说,婆婆丁的背景意义远远大出了它的食用价值,我跟本没有希冀它能在我的生命质量中起到什么保健作用,有那么一天,白发苍苍的桑梓哥哥出现在一幅硕大的油画中间,背景就是一片盛开的婆婆丁花就足够了;当然,若是桑梓哥哥百年后能长眠在婆婆丁花下,那应该是我此次托生修来的最大福分吧?
所以和婆婆丁有特殊的感情,源于儿时一次生病。那年不知怎么肚子坏了,吃了所有管痢疾的药都没止住我的腹泻,邻居胡奶闻讯用她那脏兮兮的长指甲挑了黄豆粒大小一块黑褐色的东西塞进了我的嘴里,肚子好了以后,胡奶告诉我说,那是婆婆丁伤口冒出的白浆熬成的东西。有段时间,我总是到处寻找婆婆丁,掐断它的茎叶,望着它伤口的白浆浮想联翩。
十几年前,我曾经住过的那个村子仿佛一夜间成了沈阳最大亲水公园的一部分,偌大片草地上开满了黄白相间的婆婆丁花,躺在草地上侧目望去,仿佛绿色的天幕上布满了充满了朝气的小星星。那是我头一次被自然界的一种蓬勃生命力而感动,在以后这段时间里,婆婆丁就成了我生活中无法舍去的的背景,无论画画、写小说、写散文、写小品都信手拈来的捎上它蓬勃的生命力和“宁守我苦涩不迎你香甜”的倔强性格。
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婆婆丁忽然成为了人们怀旧的道具,先是成小饭店蘸酱菜的配料,然后成了主料;今天,有点规模的大饭店也少不了它碧绿的身影。那些大腹便便的食客把他们喝茅台酒摆在一起的时候,竟然还能想起创业时的艰辛。我的一位搞医药研究的专家朋友说,婆婆丁流出的白浆的确可以起到镇静中枢神经的作用,若是真的这样,所谓成功人士多与婆婆丁为伴倒是国家和家庭的一件幸事呢。
二年前,我去农村的朋友家做客,席间上了一盘菜,黑白异常分明,入口苦涩辣咸,味道回味起来很有内容的。我识得白且辣的东西是小根蒜,黑苦涩的东西就说不上来了,主人告诉我,那是婆婆丁,就是一盘两样腌在一起的咸菜。在这两个绿色的繁茂季节,我像祥林嫂一样鼓动别人去做这样一个小菜,遗憾的是,不是每个人都喜欢那样一种能刻在记忆中的味道。
其实,对我来说,婆婆丁的背景意义远远大出了它的食用价值,我跟本没有希冀它能在我的生命质量中起到什么保健作用,有那么一天,白发苍苍的桑梓哥哥出现在一幅硕大的油画中间,背景就是一片盛开的婆婆丁花就足够了;当然,若是桑梓哥哥百年后能长眠在婆婆丁花下,那应该是我此次托生修来的最大福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