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吧 关注:20,014贴子:35,423

《夜生白露:从黄眉的极乐世界谈缠论的虚妄》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夜生白露:从黄眉的极乐世界谈缠论的虚妄》一
缠论之于股市,仿佛黄眉的小雷音寺之于西游世界:一个以精妙幻术构筑的“极乐世界”,外表华美,却内里空虚。黄眉以“夜生白露”的伪谬哲理掩盖人性的复杂,正如缠论以晦涩的术语遮蔽投资的真相。那些沉醉缠论之“道”的信徒,犹如迷失在人种袋中的凡人,越挣扎,越深陷。
黄眉迷信于人性本恶,将因果倒置,以恶念编织虚假的道理。而缠论亦是如此。它用“患得患失”的禅语美化失败,将市场的复杂归结于所谓的“结构性真理”,把输家塑造成“悟道者”。但真相是什么?人性并非单纯的善恶之分,正如市场也绝非由简单的规则操控。

黄眉的世界观,表面上追求无苦无乐的极乐,实则是一种纵恶之极的绝望。他的极乐世界里,无所谓善恶,只有欲望的释放和痛苦的遮掩。而缠论的世界观,则是股市的“虚极乐”:它不提供胜利的路径,却让人沉浸于对结构的执迷,把失败包装成“修行”,把亏损当作“必经之苦”。
那些口口声声“缠论是股市哲学”的人,恰如黄眉的信徒。他们不求在市场中有所建树,而是在空洞的理论中寻求安慰。黄眉为凡人施加幻术,信徒沉迷其中,不辨真假;缠论为投资者构筑美梦,追随者困于梦境,忘却实战。

黄眉的“小雷音寺”是其人性本恶论的体现,缠论的信徒则是对市场复杂性的逃避者。黄眉以人种袋困住孙悟空,让他的六根再度为欲望所奴役;缠论则以模棱两可的理论羁绊投资者的思考,让他们执迷于“模式”,却无法看清市场的真实面貌。
投资本是血雨腥风的战场,胜负常由胆识、纪律和洞察力决定。而缠论信徒却选择退缩,把市场的博弈当作玄学,将每一次失败都归因于“禅意未达”。这是何等荒唐!就如黄眉信徒在“极乐”中欢笑,却不知他们的灵蕴已被抽取,只剩空壳。

鲁迅曾言:“愚弱的人,就像夜行人,无端地被带到花园,只要闻到花香,便以为到了天堂。”缠论的信徒正是如此。他们被引入一座虚假的花园,以为那是投资的圣地,殊不知,那只是一场盛大的骗局。
黄眉的极乐世界和缠论的哲学,都是逃避真实的工具。前者让人忘却痛苦,后者让人逃避失败。但无论如何,真相总会显现:黄眉的极乐不过是炼狱,缠论的投资哲学不过是骗局。唯有直面真实,才能挣脱幻梦,找到真正的救赎。

黄眉最终在唐僧的执念面前败下阵来,因为唐僧以真心对抗假道。而缠论信徒的救赎,也在于回归理性和实战的本源。他们需要明白,投资没有捷径,市场没有“禅意”,只有脚踏实地的努力与经验。
缠论的世界终究是一个虚假的构造,犹如黄眉的极乐世界一般,不堪一击。而那些尚在梦中之人,是时候醒来了。夜生白露,不过一场自欺欺人的游戏;缠论的“悟道”,不过是黄粱一梦。醒来之后,请记得,这个市场只有真知与实战能带来胜利。


IP属地:重庆1楼2025-01-14 16:17回复


    IP属地:重庆3楼2025-01-14 20:57
    回复

      在《西游记》中,唐僧并非绝对完美,但他拥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与之相比,黄眉则因其执念而彻底堕落。他以为自己创造的极乐世界是对灵山和天庭的反叛,实际上不过是对现实的逃避。
      缠论信徒也需要从这种逃避中觉醒。他们需要明白,投资没有神秘的“模式”或“绝学”,只有对数据的冷静分析和对风险的理性管理。那些沉迷缠论的人,与其说是追求真知,不如说是在用一种复杂而华丽的理论,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


      IP属地:重庆4楼2025-01-14 20:58
      回复

        黄眉的极乐世界最终崩塌,因为它无法解决人性和宇宙的根本问题。同样,缠论的理论也注定无法长久。它的逻辑漏洞和过于复杂的体系,让信徒们在自相矛盾中迷失。就像黄眉的信徒被囚禁在欲望的幻象中,缠论的追随者也被困在自己构建的“禅意”迷宫中。
        真正的投资者,应该学会像唐僧一样,坚持自己的初心,不被表象迷惑。市场的本质是变化和不确定性,而缠论的过分模式化思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IP属地:重庆5楼2025-01-14 21:01
        回复

          黄眉用“人性本恶”的理论掩盖了自己的失败,而缠论用“悟道未成”的说辞为投资者的损失找借口。这两者的本质都是对真实的否认和对责任的逃避。然而,逃避无法解决问题,只会让人陷得更深。
          唐僧能够战胜黄眉,不是因为他有多强的力量,而是因为他始终相信自己的道路。同样,投资者只有抛弃缠论的迷信,回归理性,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IP属地:重庆6楼2025-01-14 21:01
          回复

            最终,黄眉的结局是失败,而缠论的未来也是如此。它的复杂和玄虚,终究无法掩盖其理论上的脆弱性。投资者需要从这场骗局中觉醒,认识到市场的复杂性和自身努力的重要性。
            夜生白露,幻象终散。缠论的美梦,终究只是一场空。 唯有面对真实,才能在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大道。


            IP属地:重庆7楼2025-01-14 21:01
            回复
              解释一下“夜生白露”
              白露在古代我记得经常和珍珠挂钩,夜露似珍珠,所以有两个含义,一个是珍贵,一个是白天就会消失
              看剧情的话,很多人来小西天是因为黄眉放出了消息(可能是有宝贝之类的),吸引了很多人。这种操作方法和之前的试探人心的方法是一致的。
              同时黄眉也搞了不空,不能,不净,不白,像是要模仿西游组,但是最后也就都是臭鱼烂虾。黄眉收徒弟也是为了要赢过金蝉子。
              总得来说我认为有两重意思:
              第一重是夜生白露似珍珠,凭空出现与树叶上,似无主的宝物,财帛动人心;
              第二重是夜生白露似珍珠,但终非珍珠,当太阳亮起,白露无踪,黄眉最后说,若不能赢,就没有什么因果修行,黄眉可能短暂的赢了,但那只是夜生白露,天亮就会消失。
              还有我个人理解,这入夜指的是黄眉主动把人心带入阴暗面的隐晦说法。本回的重点应该就是放大本能的私利私欲,和倒果为因的方法论,另外弥勒的种种表现感觉他真是个纯正的吃瓜人


              IP属地:重庆8楼2025-01-14 22:40
              回复
                就缠徒的“夜生白露”刚学缠论,以为得到了宝贝,就是白露生起的时候,那时候他们感觉自己即将飞龙在天,终于遇到了对的人,但等到很多年过去,他们发现只是在为他们教主背十字架,这时候天亮了。


                IP属地:重庆9楼2025-01-14 22:43
                收起回复
                  要理解缠徒的思想状态与黄眉世界的联系,需要从人性与认知的深层结构入手。这种迷惑的根源在于一种矛盾的心理机制: 他们一方面对世界持悲观态度(世界本恶),另一方面却将自己置于道德与智慧的高地(自我高尚)。
                  1. 自我优越感的根源
                  缠徒的“高尚感”来源于他们对缠论复杂体系的掌握。他们认为,自己理解了一个比普通人更高深、更玄妙的“真理”,这赋予了他们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是对世界本恶的补偿机制:当他们对外界持敌意或否定态度时,需要通过高估自己的智慧与道德来保持内心的平衡。
                  黄眉的世界也是如此。他一边揭示人性的恶与痛苦,一边认为自己掌握了“恶即是真理”的高等哲学,从而有资格创造一个“无苦无爱”的极乐世界。缠徒认为自己能够看穿市场的“禅意”,正如黄眉认为他看透了“夜生白露”的真相。
                  解惑之道:
                  这种矛盾源于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认知失调的合理化。缠徒以“世界本恶”作为现实挫折的合理解释,以“自我高尚”作为心理上的补偿。这种机制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欺骗:他们既无法面对市场的复杂性,也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便通过玄学化的理论为自己的认知冲突找到出口。


                  IP属地:重庆10楼2025-01-14 22:48
                  回复
                    2. “世界本恶”观念的诱惑
                    “世界本恶”是一种吸引力很强的观念,它将复杂的现实问题简单化,用一种消极的宿命论解释所有的不幸。这种观念的核心在于:它不需要承担改变世界或改变自我的责任。如果世界本恶是绝对的真理,那么失败便不再是自己的错,而是世界如此。
                    缠徒认同“世界本恶”,是因为这种观念可以掩盖他们在市场中的挫败感。但矛盾的是,他们并没有彻底接受这种悲观,而是通过“悟道”“禅意”这样的概念,为自己的失败赋予一种神圣意义。这种矛盾心理,正如黄眉一边否定世界,一边试图通过纵欲建立“极乐”。
                    解惑之道:
                    黄眉与缠徒的迷惑在于,他们未能理解“世界本恶”并非终极答案,而是对真实复杂性的过度简化。世界并非纯善,也非纯恶,而是一个动态的、多层次的存在。只有承认这种复杂性,才有可能摆脱“本恶”观念的束缚,真正理解市场、社会和自我。


                    IP属地:重庆11楼2025-01-14 22:49
                    回复
                      3. 高尚感与恶的并存
                      为什么缠徒会既认为世界本恶,又认为自己高贵高尚?这其实是人类心理中“道德补偿效应”的体现。简单来说,当一个人认为外界充满罪恶和堕落时,他会通过夸大自己的道德、智慧或优越性来保护自己的内心世界不被同化。
                      黄眉也陷入了这个陷阱。他通过创造“极乐世界”证明自己的崇高,实际上却是对世界本质的彻底逃避。他否认了真正的善恶复杂性,试图用“纵欲”的绝对自由取代真实的生命意义。
                      解惑之道:
                      这种心理矛盾的根源在于对“自我”和“他者”的割裂。缠徒需要认识到,他们所谓的“高尚”其实建立在对他人和世界的贬低之上,而非真正的道德或智慧。他们需要打破这种割裂,重新认识自己作为世界的一部分,而非一个超然的旁观者。


                      IP属地:重庆12楼2025-01-14 22:49
                      回复
                        4. 解开迷惑的路径
                        要解开这种矛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a. 重新审视“世界本恶”
                        世界的复杂性既包含恶,也包含善。简单地将世界归结为“本恶”,是一种认知的偏差。投资市场、社会关系和人生本质,远比“本恶”或“本善”更复杂。缠徒需要意识到,承认善恶的并存,才是真正的智慧。
                        b. 接受自己的局限
                        缠徒常用“悟道”来掩盖对自身局限的恐惧。他们需要意识到,市场和世界的复杂性是不可完全掌控的,真正的成长来自于承认自己的无知,而不是自诩高明。
                        c. 打破自我中心的幻觉
                        缠徒的“高尚”感是一种防御机制。要摆脱这种心理,他们需要打破自我中心的幻觉,认识到每个人都在与不确定性斗争,自己并不特殊,也不超然。
                        d. 寻找真实的意义
                        无论是黄眉的极乐世界,还是缠论的“悟道”,都不过是对现实的逃避。真正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完美的理论,而在于脚踏实地地面对挑战、失败和成长。


                        IP属地:重庆13楼2025-01-14 22:50
                        回复
                          总结:缠徒与黄眉的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对复杂世界的简化和对自我优越感的强化。这种矛盾既是他们的思想牢笼,也是他们逃避现实的工具。解开这个迷惑的关键在于,承认世界的复杂性,并在这种复杂性中找到真实的自我。


                          IP属地:重庆14楼2025-01-14 22:50
                          回复
                            就“夜生白露”还可以这样理解:


                            IP属地:重庆15楼2025-01-14 22:54
                            回复
                              继续“夜生白露”(缠论如是,外表人人看起来像君子,似生活在天堂,只有询问他们的内心才知道,原来皆生活在冰雪世界,哪里“天寒地冻,大雪封山,哪儿有半点极乐世界的样子”)
                              同样白露是节气,指的是寒气增长。对应在游戏里,黄眉的神通也是寒冷,冰封苦海,冻结人心,好像漫长的夜晚。
                              整个第三章透露出一种强烈的反差感。黄眉试图对标西天灵山打造出的小西天极乐世界,其愿景不应该是一片温暖祥和的天堂么?但小西天却是天寒地冻,大雪封山,哪儿有半点极乐世界的样子。就像结尾动画的结局一样,事件之前那个渔村虽然生活苦,但还是有人丁的,事件过后人都没了,只剩下废墟。这就是典型的好事办坏,想法是好的,但路径不对,因果错乱,那么结局就只能是相反。
                              夜生白露,夜指代黑暗,白露指代寒冷的苦难,夜是因,白露是果。那么,游戏中那满地被活活冻死的信徒们,黄眉及其弟子是如何劝诫他们甘愿挨冻的?这变成了,寒冷是因,修炼是果,因为寒冷,你们才要无止境地忍受寒冷,冻死了就是没有慧根或修行不够?这根本说不通,这是倒果为因。第三章的故事都是这样的。
                              不去追寻和解决环境变坏的原因,而一味强调忍耐和苦修,这是一种意义上的欺骗,其结果只能是相反的。现实中这样的事情还少吗?
                              夜生白露确实算倒果为因,这点很可能就是标题的含义之一。
                              同时应该也化用了,原著通天河一难,金鱼精灵感大王白露时节就开始用法力降雪。第三章就是黄眉强行冰冻小西天,天命人也是和唐僧一样掉冰洞里被抓,大圣根器就是一条金鱼。
                              原文出处可能:
                              鳜婆拜谢了道:“久知大王有呼风唤雨之神通,搅海翻江之势力,不知可会降雪?”此婆亦通。那怪道:“会降。”又问:“既会降雪,不知可会作冷结冰?”那怪道:“更会!”
                              三藏道:“既分四时,怎么如今就有这般大雪,这般寒冷?”陈老道:“此时虽是七月,昨日已交(((白露))),就是八月节了。我这里常年八月间就有霜雪。”三藏道:“甚比我东土不同,我那里交冬节方有之。”


                              IP属地:重庆16楼2025-01-14 23: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