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一个令人喜欢的词汇。然而,以往人们对“健康”一词的使用和理解却往往单方面地认为是指生理方面没有疾病。其实,真正的“健康”包含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含义。小学教师面对的是一群人生成长初期的儿童。在21世纪知识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浪潮中,这一代孩子面临着比以往任何一代都多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身心问题,社会对他们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个任务也便首先落到了小学教师身上。作为整个素质结构的中心——心理素质的水平、心理健康的程度,已构成提高学生素质的瓶颈因素,而作为小学生眼中的权威和模仿的榜样——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则显得至关重要。
有句话说得好:“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快快乐乐地度过每一天!”其实,这就是一种心态。人生不如意常有八、九,如果事事放在心上,人生将会多么苦涩,多么乏味!因此,作为一个个体的存在,每当我遇到困难、遇到挫折或遭遇人生低谷之时,我总要在心里这样对自己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果然,第二天的太阳真的很鲜亮,大地万物又重新有了生气,我的心情也重新变得开朗,胸中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对于一个教师来讲,健康的心态不仅会提高自己的成功几率,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也会给教育教学带来益处。教师,要想使自己的面前永远是一片晴空,就必须学会保养自己的心灵。
要保养好自己的心灵,就要学会放弃,学会宽容,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对许多事情不再苛求。
要保养好自己的心灵,就要将心比心,理解学生,倾听他们的经历、感受、需要,从而去关爱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促使自我反省,随时自我调整,不断纠正工作上的偏差。
要保养好自己的心灵,就应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生,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以健全的人格影响学生,为学生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虽然,心理健康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不是万能的,但一个人若丧失了心理健康,则是万万不能的。因此,对于一个处于基础教育第一线的小学教师来讲,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时时保养好自己的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