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萼奇兰吧 关注:1,924贴子:4,794
  • 0回复贴,共1

武术文化格局:武术圈充满争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武术文化格局:武术圈充满争斗
武术发展需要竞争
第一个真相:武术圈充满争斗。第二个真相:武术发展需要竞争。
武术圈充满争斗这个事情,先说社会现象,我们分三个平台观察,武术协会、手机短视频平台、网页交流平台。这个不用我去具体举例了,如果是圈内人士,体会不比我少。如果不是圈内人士,也可以从短视频话题与评论区中感受争斗。有一些短视频平台的武术圈,甚至就是靠着真真假假的吵架吸引粉丝进行发展的。这个事情有点荒诞。当专家、大师、创始人们把自身变态地摊摊主之后,粉丝就成了衣食父母,而靠吵架、搞笑吸引来的客户,有购买习惯吗?这是另一个话题。
是否要杜绝争斗呢?不然,武术圈即要团结,也要竞争,避免不了竞争,也需要竞争。失去竞争氛围的武术圈,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道理很简单,因为武术从形成之初,就是为争斗服务的。当然这里的“争斗”有两类情况,一类是健康的正能量的竞争,一类是不健康的负能量的争斗,只是表现起来都是“斗”。
竞争意识也必须存在,因为只要你身在行业,你就避免不了。即便是两个宣扬武术养生的团体,他们之间也会进行较量,即便他俩同出一门,他们也会被用户进行比较。
所以,在武术界,如果一个人反对学术竞争,那不是包容大度,必定另有预谋。
争斗变大了就成了斗争,就成了无形力量与无形力量的抗争,也就超出了拳打脚踢抡棍棒的形式。当明白了这个真相,我们在自我发展的时候,就可以更清晰地看待环境,对于合作与竞争,就会有更理性的选择,而不是相互利用,最后闹得不欢而散。这种事情,无论现实还是网络,都不鲜见。
只有实现生产力的升级
我提到的那个荒诞话题,是因为我险些陷入进去。在文字自媒体时代,咱们在起点中文网、天涯社区、新浪博客吸引到一批读者,后来这些读者中有一些精细的人,在模仿咱们并“超越”咱们,这就产生了一种很别扭的“竞争”关系。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他们的表现,确实犯难。很反胃,但是需要忍。这就像面对一个粪池,它要展示,就不拒绝浪花,你真跟他一般见识,就好像往粪池里扔石子,你得不到什么好处,还会为他溅起粪花。所以你只能避让。而反胃的不是他多风光,也不是他可以获取多大利益,甚至也不是他如何搅乱了武术道统,而就是他在模仿你,抄袭你,而不是引用你。你还没有办法去问问,在他们的心中,是不是铁萼奇兰也是这样一个人,所以他们才肆无忌惮的模仿抄袭?反胃的那个点在于,面对一个粪池,哪怕他承认是在模仿你,你都没有办法接受。在他们赛道,其实我的几个学生做的也挺不错。但我没有夸赞他们,也没有指导他们,因为在那样一个共生环境里,他们的处境与关系,是很微妙的。咱们可以观察,但不能参与。你就只能看着他们搅合在一起。我讲这个故事,不是喊冤某某读者对不起我,那样格局就太小了!我是在提醒各位有志之士,对这些竞争必败的人,处理起来都如此棘手,那对于真正的竞争者,是不是更难处理?而原因何在,这个才是故事的关键!同理,他们之间采用这样一种共生关系,而不是明确竞争关系,这个赛道可能坐起来吗?所以怎么办?你只有实现生产力的升级!改变不了环境,就必须改变自己!脱离单对单、单对多的明争暗斗,变成大力量的斗争,不分个体,不论矛盾,整个以高标准席卷淘汰,或者把他们压在火山灰下变成垫脚石。
这是文化事业想要立起来的底层逻辑,否者都是混吃混喝瞎折腾。

你是怎么知道我的?
我为什么说起这些呢?因为近期也有同学咨询到武术发展,他们不是爱好者随便谈谈,而是真的有武术事业投资意向的。然后我有什么资格给予指导呢?我又如何证明我的眼光是准确的呢?我再讲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
我有一位律师朋友,他是刑辩专家,常为弱者代言,业内地位颇高。他的代理词、辩论词、质询记录非常严谨,同时非常精彩,都是可以当小说看的。
有一天,有一个人打电话咨询,先是恭维了一番,而后介绍了情况,讲述过后,他却提出免费代理,理由是,“你打赢这个案子你就出名了!”然后就不愁客户了。朋友问他,你是怎么知道我的?求助者说,我网上看到的。潜台词:你能找到我,信任我,我还不够出名吗?
你能找到我,信任我,这个就是资格。解决问题的根本是能力。
先器识而后才艺
第二个故事,是一个典故,在《资治通鉴》以及其他历史资料里都有记载,版本基本相同,如下:裴行俭有知人之鉴。唐初,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有盛名,人皆以为必显达。
裴行俭曰:士之致远者,当先器识而后才艺。勃等虽有文华,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邪!杨子稍沉静,应至令长,馀得令终幸矣!
既而勃渡海堕水,炯终于盈川令,照邻恶疾不愈,赴水死,宾王反诛,如行俭言。唐裴行俭提出了一个文化事业发展的观点——先器识而后才艺。他认为唐初四杰虽有才华,但是气量格局还不够,人当先有品德,而后有文艺。王、杨、卢、骆这等真才华都如此,现在那些浮躁之辈,不以人品生作品,而以炒作作品欺世盗名的人,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发展也要分两面看,你是要迅速起局,还是要长久立业。如果是要长久立业,那么规避风险、永绝后患的规划必须先行,避免问题本身就是发展。这样,发展策略其实就很清晰了。三个步骤:第一步,先器识而后才艺;第二步,升级生产力;第三步,竞争团结。而当站在这个高度看问题,那个荒诞话题里的事情,都就不算什么了。而一个人如果必须靠着那样的运作才能勉强维护一个形象,可以说起步就是绝路。不要模仿他们。人生的好时候就几十年,人生的转折点也就那几个,不要团结他们,也不要跟他们竞争,提升高度,便是不战之战,一战而全胜。


IP属地:山东1楼2025-01-15 11:0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