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713贴子:3,000,639
  • 18回复贴,共1

道德经究竟有没有可能存在一个终极的全文解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暂且不论这些古今中外的的各种翻译谁对谁错,首先终极的全文翻译有没有可能出现,如果逻辑上存在,那再去讨论哪个翻译的好。如果根本不可能存在,再去比较就毫无意义。
首先,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就很大,究竟谁先谁后根本无法说清,因为既不能按出土时间论先后,也不能按字数多少论本末。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其次,道本身是个抽象概念,是对事物发展过程中基础要素的一种比喻,他并不针对具体的事物。所以没办法从现有的客观现象中找到唯一真正的标准。因此对于2000多年前提出的这一概念,今天的读者要消化理解,必定是以自己的经历加以分析解读,而不可能回到2000多年前的社会生活中去解析。所谓的解读,都是按照现在的认知去猜测古人的意图。所以,不同的读者给出不同的解读是在正常不过的了。
既然是这样的情况,再去追求唯一正确解释,只能说是海市蜃楼。


IP属地:广东1楼2025-01-15 14:49回复
    当然存在。
    道学说到底是对易学的解释。
    易学说到底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从文字上解释只能是痴人说梦,人家外国人早就明白只有科学才能解释神学。
    有些人原地踏步了几千年,还在迷雾里转圈,真是可笑。


    IP属地:山西2楼2025-01-15 15:02
    收起回复
      2025-05-15 20:02:57
      广告
      其实儒学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只有格物才能明道,只有科学才能证明道学。


      IP属地:山西3楼2025-01-15 15:13
      收起回复
        帛甲本《五千言》,就是终极版本。未来再有出土,也只有个别字词不同,不会改变总体思想。因为帛甲本已可全文贯通,没有废话,思想体系完整。就是商末反“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乱之首也”礼制阶级社会,争取小邦寡民无阶级理想社会的空想社会主义!比西方的乌托邦早了近3千年!所以,我们根本用不着数典忘祖,去追求什么马列主义伪科学乌托邦共产主义,那早就是我们自己老祖宗玩剩下的了!
        🥰
        《五千言正解》,则就是上接3千年前姬昌借鉴黄帝治世思想而编创的【五千言】黄姬道学,开一代真道学先河的最终解释!必然是要取代伪道学书道德经流传未来的真正道学!儒篡儒释的其余全部历史注解假道学统统扔进历史博物馆或垃圾堆。
        现在把话撂这儿,信不信由你,留待后证!



        IP属地:北京4楼2025-01-15 15:58
        收起回复
          原本我最早读老子,也是追求“真本”,只看简帛出土文献,觉得后人注释都有偏离。但后来读书多了,逐渐发现注家其实都有各自的时代思考。如果剥离了时代问题,只关注老子,那么应当说有真假对错之别;但问题是每个人都是时代中的人,时代塑造了每个人,每个人的思考也必然无法脱离时代。这样来看,将对老子的思考,转化为对时代的思考, 那么注本的价值自然就凸显出来了。
          与此同时,道家是否也认可有一个所谓的“真义”呢?反正我觉得道家或许有,或许没有,但是他绝不会认可某一“真义”可以消灭一切异己。因为这可以从诸子百家的时代问题上来看。
          诸子百家是不同阶层、不同出身、不同地域的人,对于当时时代问题的不同思考。然而这一不同思考的背后,意味着思想文化上的不同。这一不同好的方面能带来思想活跃,不好的方面则是会从思想上的不同转化为政治上的分裂。
          老子的贡献在于,用“道”论统摄了先秦诸子,先秦诸子各家学说,都是同一天道的不同侧面,这样避免了政治上的分裂问题,进而才能有更多的讨论空间。而自然观,又认可了诸子百家乃至于天下人都有着自我发展、自我成就的可能性。
          而庄子的贡献则在于,通过种种讨论,否认了一个外在强权统摄的合理性。诸子百家都是道体的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合理性。但是各自认可各自,不认可其他,东风压倒西风,无疑依然是一种强权政治的体现。这样一种求同,最终依然会撕裂整个社会,并产生一个悖论:诸子追求同一,但是社会现实是有差异的;如果追求模式化的同一,最终一定会形成更大的撕裂。所以庄子的思考,最终相刃相靡,自然而成一个玄同。
          这样来看,道家本身其实就否认一个所谓的权威,用一个所谓的“真义”来消灭其他一切异己意见。相反,道家更强调一个生生不息的发展观,而这一发展观,则体现在了不同时代依然有人用类似的逻辑思考着时代问题。
          从这一点上来看,历代老子注本,其实都是当时的人针对当时的时代困惑,而展开的不同思考。否认了这一点,而追求一个终极的“真义”,事实上可以说是将老子文本剥离了历史时代背景,剥离了具体的社会文化处境,反而会把老子文本变成博物馆中毫无生机的死物。


          IP属地:江西5楼2025-01-15 16:24
          收起回复
            1、非常艰难地从《老子》推导到八卦。从《老子》看八卦,其中之一的说法就是“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太有意思了!难怪《易经·系辞》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2、“吾言甚易知”章是老子给的解读思路,五千言中不可能出现与主旨毫无关联,并且带有嘲讽的话。从这一章又串联了十几章,工程量巨大。例如“事有君”,言战事必需要有君子的立场,直接对应“君子居则贵左”,间接体现“以奇用兵”、“兵强则不胜”、“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IP属地:广东6楼2025-01-15 17:37
            回复
              看历史类的一些作品,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有的人一讲起大道理就说都是古圣人教育产生的,有的人一说起古代的某些新制度发明,就说是现代人穿越回去发明的!说起来其实有点搞笑,到底是古圣人更“源头”,还是穿越才能产生“源头”?
              实际上就是跟写小说的一样,讲现代故事就要让主角以古代的算命中医之类能力牛逼,讲古代故事就要让主角以现代黑科技牛逼。
              说白了就是一种自我认同,讲大道理其实不是讲大道理,而是讲他(所代表的圣人)牛逼,别人都应该听他的!
              讲历史就讲他(所代表的)现代的科技牛逼,古代人应该听他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1-16 11:08
              收起回复
                有没有一种世界形态,恒久不变,再过几十上百数千几甚至百亿年依然保持现状?
                显然是不能的,即使是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最多也不过再保持50亿年左右而已。
                世界本身就是繁杂多面兼容,维度映射叠加,无限可能性自然合理融合并合理的神奇存在,
                道既然阐述的是世界的本质,那么世界具有的性质,道又怎么可能不具备呢?
                所以才会有最开始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一切都在变化,又怎么可能会有定论呢?
                世界是随时随地发展变化的,道也就跟着变化和发展,
                不同的条件,不同前置,道就呈现出不同的具象,虽然本质合一,但显像却是天差地别的。
                正如水虽无形,容器定之。
                所以,才会有观其妙和观其缴,是谓玄同。


                IP属地:山东8楼2025-01-17 09:58
                回复
                  2025-05-15 19:56:57
                  广告
                  道德经其实讲的是宇宙的终极真理,道就是万物本源的意思,道德经就是教我们怎么去合天道,超凡入圣,道德经核心思想就是教人悟道通天。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1-21 12: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