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铁路中学
学校概况
武威铁路中学是一九五九年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建立的完全中学,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是甘肃省唯一一所地处乡镇的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原名武威铁路职工子弟中学,一九七三年迁入现校址,更名为武威南铁路职工子弟中学,1999年被列为兰州铁路局示范性中学,2001年被武威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武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2002年被甘肃省教育厅命名为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二○○四年五月移交地方政府管理,更名为武威铁路中学,2006年再次通过甘肃省教育厅示范性普通高中复评验收,学校是原武威地区体委、教委命名的田径、足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记忆中的武南铁中
学校占地面积73.7亩(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395平方米, 教职工153人(其中专职教师134人,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36名),平均年龄只有37岁,133名专任教师中本科率达到96.47%,其中研究生学历7人,在读研究生9人,高级教师38人,中级职称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省、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8人。4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02名,高中学生1057名,其中铁路职工子弟占三分之二,校内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为武南镇及周边乡镇农村学生。
教学特色
学校拥有一流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和国家一类标准的各类理化生、音体美、信息技术教育设备,每班配有电视机、录音机、投影仪,班级间有16节目源的双向闭路电视教学系统(仅限初中部),有学校电视台,微机网络教室4个,计算机400多台,多媒体语音教室3个,多媒体报告厅3个,建有校长办公系统、评估系统、教学系统、备课系统为主要内容的接入校教育信息网的校园网一套。图书室藏书7.4万册。1999、2000、2001年高考升学率分别为46.7%、66.5% 和68.8%,近年来,每年高考录取率均在40%以上,连续几年名列全市三甲。 “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是学校的办学特点。学校确立了“人文立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爱国、 图书馆
守纪、严谨、笃学”的校风,确立了“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办学目标;“厚德、博学、爱生、善教”的教风;“勤学、会学、乐学、博学”的学风。 多年来,学校的高考升学率一直稳居全市前三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名牌院校均有该校学生考入,高考升学率和高考本科录取率均列武威市前茅。
学校现状
近年来,随着铁路站段的撤并、地区人文环境的不断恶化、优质生源的大量流失,学校的发展壮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2008年底市上将我校列入拟撒并学校计划,对学校的健康发展更是雪上加霜!一时间,山雨欲来,传言四起。然而,顽强的铁中人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严峻的现实反而激发了铁中人团结一致,共克 图书馆学习
时艰的信心和勇气。面对困难,铁中人选择了坚持到底;面对逆境,铁中人选择了迎难而上!在2007年高一生源质量严重下滑的情况下,学校上下不抱不怨,不馁不弃,俯下身子勤耕耘,静下心来办教育,在今年的高考中,考生不足400人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3名同学突破600分,5名同学进入武威市前100名,二本上线率突破了26%,迎来了学校发展的又一个崭新的起点。
编辑本段武威铁路中学不宜撤
武威铁路中学位于凉州区武南镇,1959年经甘肃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完全中学,2002年被甘肃省教育厅命名为示范性普通高中,2006年再次通过甘肃省教育厅示范性普通高中复评验收。学校占地73.7亩,建筑面积 教学系统
20395㎡,教职工139人,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02名,高中学生1057名,其中铁路职工子弟占三分之二,校内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为武南镇及周边乡镇农村学生。校内有一流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和国家一类标准的各类理化、音体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设备,图书室藏书7.4万册。近年来,每年高考录取率均在40%以上,连续几年名列全市三甲。2008年底武威市将其列入拟撒并学校计划。
不予撤并的理由
1、保留武威铁中高中部有利于武南小城镇功能更加配套完善,武南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作为城镇功能之一的教育事业做支撑,必须要有高教学质量的学校作依托。 俯瞰武南铁中
2、保留武威铁中高中部将使武南镇教育功能辐射周边乡镇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铁中多年形成的雄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铁中现有一流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和国家一类标准的各类理化、音体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设备。若撤消铁中高中部势必造成教学设施设备的流失或闲置,教育资源的浪费。 3、保留武威铁中高中部将会极大地稳定铁路职工在武南居住,有利于维护铁路安全。若将其撤消,将有1500多户左右的家属随着子女的转学而选择异地迁移,使武南镇区空置房大量增加,人气急剧下降,二、三产业难以激活,小城镇功能日趋弱化,导致武南镇经济带动辐射作用减弱。
学校概况
武威铁路中学是一九五九年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建立的完全中学,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是甘肃省唯一一所地处乡镇的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原名武威铁路职工子弟中学,一九七三年迁入现校址,更名为武威南铁路职工子弟中学,1999年被列为兰州铁路局示范性中学,2001年被武威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武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2002年被甘肃省教育厅命名为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二○○四年五月移交地方政府管理,更名为武威铁路中学,2006年再次通过甘肃省教育厅示范性普通高中复评验收,学校是原武威地区体委、教委命名的田径、足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记忆中的武南铁中
学校占地面积73.7亩(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395平方米, 教职工153人(其中专职教师134人,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36名),平均年龄只有37岁,133名专任教师中本科率达到96.47%,其中研究生学历7人,在读研究生9人,高级教师38人,中级职称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省、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8人。4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02名,高中学生1057名,其中铁路职工子弟占三分之二,校内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为武南镇及周边乡镇农村学生。
教学特色
学校拥有一流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和国家一类标准的各类理化生、音体美、信息技术教育设备,每班配有电视机、录音机、投影仪,班级间有16节目源的双向闭路电视教学系统(仅限初中部),有学校电视台,微机网络教室4个,计算机400多台,多媒体语音教室3个,多媒体报告厅3个,建有校长办公系统、评估系统、教学系统、备课系统为主要内容的接入校教育信息网的校园网一套。图书室藏书7.4万册。1999、2000、2001年高考升学率分别为46.7%、66.5% 和68.8%,近年来,每年高考录取率均在40%以上,连续几年名列全市三甲。 “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是学校的办学特点。学校确立了“人文立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爱国、 图书馆
守纪、严谨、笃学”的校风,确立了“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办学目标;“厚德、博学、爱生、善教”的教风;“勤学、会学、乐学、博学”的学风。 多年来,学校的高考升学率一直稳居全市前三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名牌院校均有该校学生考入,高考升学率和高考本科录取率均列武威市前茅。
学校现状
近年来,随着铁路站段的撤并、地区人文环境的不断恶化、优质生源的大量流失,学校的发展壮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2008年底市上将我校列入拟撒并学校计划,对学校的健康发展更是雪上加霜!一时间,山雨欲来,传言四起。然而,顽强的铁中人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严峻的现实反而激发了铁中人团结一致,共克 图书馆学习
时艰的信心和勇气。面对困难,铁中人选择了坚持到底;面对逆境,铁中人选择了迎难而上!在2007年高一生源质量严重下滑的情况下,学校上下不抱不怨,不馁不弃,俯下身子勤耕耘,静下心来办教育,在今年的高考中,考生不足400人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3名同学突破600分,5名同学进入武威市前100名,二本上线率突破了26%,迎来了学校发展的又一个崭新的起点。
编辑本段武威铁路中学不宜撤
武威铁路中学位于凉州区武南镇,1959年经甘肃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完全中学,2002年被甘肃省教育厅命名为示范性普通高中,2006年再次通过甘肃省教育厅示范性普通高中复评验收。学校占地73.7亩,建筑面积 教学系统
20395㎡,教职工139人,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02名,高中学生1057名,其中铁路职工子弟占三分之二,校内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为武南镇及周边乡镇农村学生。校内有一流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和国家一类标准的各类理化、音体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设备,图书室藏书7.4万册。近年来,每年高考录取率均在40%以上,连续几年名列全市三甲。2008年底武威市将其列入拟撒并学校计划。
不予撤并的理由
1、保留武威铁中高中部有利于武南小城镇功能更加配套完善,武南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作为城镇功能之一的教育事业做支撑,必须要有高教学质量的学校作依托。 俯瞰武南铁中
2、保留武威铁中高中部将使武南镇教育功能辐射周边乡镇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铁中多年形成的雄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铁中现有一流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和国家一类标准的各类理化、音体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设备。若撤消铁中高中部势必造成教学设施设备的流失或闲置,教育资源的浪费。 3、保留武威铁中高中部将会极大地稳定铁路职工在武南居住,有利于维护铁路安全。若将其撤消,将有1500多户左右的家属随着子女的转学而选择异地迁移,使武南镇区空置房大量增加,人气急剧下降,二、三产业难以激活,小城镇功能日趋弱化,导致武南镇经济带动辐射作用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