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不足吧 关注:4贴子:49
  • 0回复贴,共1

心虚不足,心脾两虚有什么症状表现,该如何调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心脾两虚是指心血不足、脾气虚弱。其主要症状表现及调理方法如下:
1,心悸怔忡。患者会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这是因为心主血脉,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导致心脏的正常功能紊乱。
2,失眠多梦:心血虚不能濡养心神,会导致睡眠出现问题。患者往往难以入睡,或者睡眠很浅,容易被惊醒。而且多梦,梦境纷经复杂。
3,健忘:大脑的功能需要心血的滋养,心血虚时,记忆为会减退。患者可能会经常忘记刚刚做过的事情或者刚刚见过的人。
4,面色淡白或萎黄:心其华在面,心血不足,面部得不到充足的血液滋养,就会出现面色的改变。淡白是因为血液不足,不能使面色红润;萎黄是因为气血不足,营养不能上荣于面。从外观上看,患者的脸色要么是没有血色的白,要么是带有一种枯萎的黄色,缺乏健康的光泽。
5,食欲不振:脾主运化,脾气虚则运化功能减弱。患者对食物没有胃口,不想进食。即使看到自己以前喜欢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
6,腹胀便溏:由于脾气虚,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食物在胃肠内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就会产生腹胀的感觉。同时,大便也会出现异常,表现为便溏,即大便不成形,比较稀软。
7,神疲乏力: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则气血生化不足。身体得不到充足的气血滋养,就会感到疲倦、没有为气。
8,少气懒言:气虚则身体机能活动减弱,患者说话的力气也会减少。不愿意多说话,说话声音比较低微。
调理方法
1,中药调理:
a,参鹿膏:由红参、鹿角胶、白木(炒)、茯苓、甘草、熟地黄、川芎、当归、白芍(酒炒)、续断、菟丝子(炒)、阿胶、益母草膏等组成,辅料为红糖。具有补气养血的良好功效。
对于气血亏虚所导致的面色萎黄无光、头是目眩、精神疲惫、身体乏力、心悸失眠等症状均有一定的调理作用。通过服用参鹿膏,可补充人体气血,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多种不适症状。
白术性温,味苦甘,是健脾益气、增强体质的优选。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强健,则能更好地吸收营养,化生阳气,从而有效抵御外界塞邪侵袭。
鹿角胶、人参、白术三药并用,形成了一道强大的温阳散寒组合。它们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人体,不仅能够有效缓解体寒症状,还能从根本上增强体质,提升机体抗寒能力,让人由内而外散发出健康与活力。
b,人参归脾丸: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显著功效。
适用于气血不足引发的一系列症状,诸如心悸不安、失眠难寐、食量减少且身体乏力、面色呈现萎黄之态,女性还可能出现月经量少且色淡等情况。
其成分丰富,其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当归、木香、酸枣仁、远志、龙眼肉、大枣等相互配伍,协同发挥补气养血、健脾养心的作用,从而有效缓解心脾两虚带来的各种不适。
c,人参健脾丸:主要作用为健脾益气、和胃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的人群,常见症状有进食量少、大便溏薄不成形,以及身体气虚乏力等。
它的成分有人参、白术(炒)、茯苓、山药、陈皮、木香、砂仁、白扁豆(炒)、薏苡仁(炒)、当归、甘草等。诸药合用,能够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脾胃虚弱所导致的诸多症状。
d,十全大补丸:重在温补气血。适用于气血两虚的状况,具体表现为面色苍白无华、呼吸气短急促、心慌心悸、头晕目眩且容易自汗、身体疲倦困乏、四肢冰冷不温等。
该方剂成分包含熟地黄、当归、白芍(酒炒)、川芎、党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肉桂、黄芪等。通过这些药材的共同作用,达到温补气血的效果,有效改善气血两虚引发的各类症状。
2,饮食调理:
通过饮食来补气血,改善心脾两虚症状。
a,红栆、桂圆、枸杞:具有补血安神、养心健脾的功效,可以泡茶饮用。
b,莲子、百合:具有健脾益气、养心安神的作用,可以炖汤食用。
c,山药、白术:具有健脾养胃、益气养心的作用,可以煮粥食用。
d,牛肉、羊肉:具有补脾益气、补血的作用,可以炖汤或煮粥食用。
3,情志调理: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思考、忧虑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可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放松心谎。
4,运动疗法: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气血流通。
5,生活规律:
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
6,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理心脾两虚的症状。常用的穴位包括内关、三阴交、照海、安眠、心俞、脾俞、足三里等。
7,心理行为疗法:
通过心理疏导和行为疗法,减轻压力,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缓解心脾两虚的相关症状。
8,营养支持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一些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等,有助于改善心脾两虚的症状。


IP属地:辽宁1楼2025-01-18 16:0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