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吧 关注:52,391贴子:332,826
  • 12回复贴,共1
古之华夏,民多信二世之观。生时冀祖宗庇佑,殁后赴祖宗之所,亦为祖宗庇荫后人。是以清明、冬至祭祀之礼兴焉,家族之念、家国一体之思,皆源于此。此观使民有所依,行有所循,家族亲睦,社会安和。
逮及佛教入华,三世之观渐盛。前世、现世、来世,轮回不息。与道教投胎轮回、因果报应之说杂糅,虽理益深,然亦增其繁。信者以善恶之报在来世,故言行自律,求后世之福。
后基督教传入,其亦为二世观。言今生众人皆背负原罪,死后须接受审判,或升天堂享永福,或堕地狱受永罚。此说与华夏固有二世观不同,以罪与罚、天堂地狱为核心,为信众构建另一番死后图景,亦影响部分国人之观念。
降至近代,唯物一世之观磅礴而起。其重现实,崇科学,以实证为基,祛虚妄之想。然此观虽务实,亦予人复杂之冲击。或使人专注当下,汲汲于功利;或使人直面生死,顿感生命之无常。
至于何观能使国人乐,未可一概论之。二世之观,厚家族之情,承传统之重,人于其中感温暖与归属,心有所寄而乐。三世之观,明善恶之报,示轮回之理,人以自律自省,心向正道,得内心之安而乐。唯物一世之观,使人力争上游,以奋斗求现实之绩,以科学解未知之惑,人获成就、启智慧而乐。
盖乐之由,非关三观之形,而在人心之向。人若能于二世观中悟传承之责,于三世观中守道德之规,于唯物观中寻生命之真,则无论持何观,皆可获人生之乐,心宽意畅,岁月安然。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1-21 10:12回复
    道家好像也是三世观,所以投胎的说法是来自道家还是佛家?


    IP属地:浙江2楼2025-01-22 14:17
    收起回复
      文气不畅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1-22 14:46
      收起回复
        如果把儒家也视为宗教一类,历史上儒释道三家之争论与融合对中国文化思想影响很大。而大千世界世道轮回跟老庄的虚无玄远有相似但不能相通。魏晋名士们原意为此磕着五石散清谈到天荒地老。
        基督教天主教传入晚,对中国文化思想的影响甚微,也可以理解为儒家道家进入封闭自固状态,已经不能和外来思想有碰撞交流。或者基督教思想本身就没有艰深的哲学内涵,信仰上帝和回教的信真主,乃崇拜神的宗教,而已。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1-22 21: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