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8 年,法国科学家傅里叶总结出了宏观材料热传导的傅里叶定律,即热流
与温度梯度成正比。在该定律提出之初,拉普拉斯、拉格朗日和勒让德对傅里叶的
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对该定律的一般性及其严格性表达了保留意见 。
200 年来,物理学家对傅里叶定律的微观起源进行了不断的探索。1872 年,玻
尔兹曼基于稀薄气体模型提出了玻尔兹曼输运方程,为输运现象提供了统一的微观
图像。1914 年德拜引入声子的概念,描述以晶格振动的方式进行的能量传输行为,
为宏观固体材料的热传导建立了初步的微观基础。德拜猜测固体中粒子间内秉的非
线性相互作用导致声子相互作用,贡献了热阻,从而导致正常热传导。
20 世纪 30年代初期,R. Peierls 从量子力学的角度重新考虑德拜的猜想,提出了声子玻尔兹
曼方程来描述热传导过程 。在低温极限下,Peierls 将非线性相互作用简化成声
子碰撞过程。Peierls 的理论有效地预言了在低温区域热传导系数对温度的依赖关
系,跟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但是 Peierls 的处理是微扰论的、唯象的;声子相互
作用导致傅里叶定律的微观动力学机制仍然不清楚 。另一方面,虽然傅里叶定
律的正确性在三维宏观材料中得到广泛证实,但其在低维材料中的正确性还缺乏直
接的实验验证。
近年来,计算机计算能力和实验技术的迅速提高,使得物理学家能够通过分子
动力学模拟来研究声子热传导的微观机制 ,并且可以直接实验测量低维材料的能
量输运性质 。这些进展为深入研究诸如热传导的微观动力学机制、热传导规律
对于维数的依赖关系、热传导和能量扩散过程定性定量的联系、反常扩散和非广延
统计物理的联系等基本问题创造了条件。

与温度梯度成正比。在该定律提出之初,拉普拉斯、拉格朗日和勒让德对傅里叶的
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对该定律的一般性及其严格性表达了保留意见 。
200 年来,物理学家对傅里叶定律的微观起源进行了不断的探索。1872 年,玻
尔兹曼基于稀薄气体模型提出了玻尔兹曼输运方程,为输运现象提供了统一的微观
图像。1914 年德拜引入声子的概念,描述以晶格振动的方式进行的能量传输行为,
为宏观固体材料的热传导建立了初步的微观基础。德拜猜测固体中粒子间内秉的非
线性相互作用导致声子相互作用,贡献了热阻,从而导致正常热传导。
20 世纪 30年代初期,R. Peierls 从量子力学的角度重新考虑德拜的猜想,提出了声子玻尔兹
曼方程来描述热传导过程 。在低温极限下,Peierls 将非线性相互作用简化成声
子碰撞过程。Peierls 的理论有效地预言了在低温区域热传导系数对温度的依赖关
系,跟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但是 Peierls 的处理是微扰论的、唯象的;声子相互
作用导致傅里叶定律的微观动力学机制仍然不清楚 。另一方面,虽然傅里叶定
律的正确性在三维宏观材料中得到广泛证实,但其在低维材料中的正确性还缺乏直
接的实验验证。
近年来,计算机计算能力和实验技术的迅速提高,使得物理学家能够通过分子
动力学模拟来研究声子热传导的微观机制 ,并且可以直接实验测量低维材料的能
量输运性质 。这些进展为深入研究诸如热传导的微观动力学机制、热传导规律
对于维数的依赖关系、热传导和能量扩散过程定性定量的联系、反常扩散和非广延
统计物理的联系等基本问题创造了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