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史吧 关注:6贴子:26
  • 0回复贴,共1
菰,古称“茭”,禾本科菰属多年生浅水草本作物,别名还有菰笋、菰米、茭儿菜、茭笋、菰实、菰菜、茭首、高笋等。这种生长在温暖潮湿的水岸、外形像蒲苇的作物,古时候是不被当做蔬菜的,古人称作“菰”“菰米”,和水稻一样是禾本科、稻亚科的成员,也一样能抽穗结实,为“六谷”(稻、黍、稷、粱、麦、菰)之一的粮食作物。
据《礼记》记载:“食蜗醢而菰羹”。菰食就是菰米饭,可见周朝已用茭白的种子为粮食。《周礼》中将“菰米”与“黍”、“麦”、“稻”、“菽”并列为”六谷“。古代主要采食其籽粒,作为粮食作物栽培,后来“菰”受到黑粉菌的寄生,植株便不能再抽穗开花,转而茎尖形成畸形肥大的菌瘿,古称“茭郁”。菰黑粉菌为真菌,担子菌亚门。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发现这种菌瘿细嫩可食,是一种美味的蔬菜。
唐朝末期,水稻开始在我国大面积的种植,成为人们的主食。在此之后茭草就很少采籽,以致从谷物中逐渐分离,成为一种具有特殊风味、丰富营养的蔬菜,古称雕胡、茭笋。茭白从唐朝开始被人们广泛种植,而茭白的种子是我们的五谷之一,后来人们发现,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且植株毫无病象,茎部不断膨大,逐渐形成纺锤形的肉质茎,外披绿色叶鞘,内呈三节圆柱状,色黄白或青黄,肉质肥嫩,纤维少,蛋白质含量高。
宋代以后,茭白更是成为了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纷纷吟诗咏赞。如南宋理学家刘子翚的《茭白》:“秋风吹折碧,削玉如芳根。应傍鹅池发,中怀洒墨痕。”生动地描绘了茭白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而陆游对茭白更是情有独钟,他在诗中写道:“稻饭似珠菰似玉,老农此味有谁知?”表达了他对茭白这一美食的喜爱之情。
如今,茭白早已成为寻常百姓餐桌上的佳肴,以其清雅之姿、滑爽之口感,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美味传奇,也让我们在品尝时,不禁遥想它穿越千年的悠悠岁月,感受那份独特的文化底蕴。


IP属地:广东1楼2025-01-27 13:0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