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四和我们镇祭灶习俗类似,都有南瓜饼、南瓜元宝祭灶。
正好看到灶头画,是记忆中的样子。当时我家灶头后面写的是“灶前多放水,灶后少堆柴”(差不多这意思)。后来流行贴瓷砖了,就看瓷砖图案。
灶头两口大锅,过年炖猪头就靠它。以前养猪时还煮芋艿杆,菜叶子等给猪吃。养蚕时还煮茧子,后面煮饭一股一言难尽的味道。
过年炊年糕还得靠它,我们这是把米粉蒸熟后,垫纱布,然后有人换上干净的雨鞋上去踩实,再切割成一块块年糕(差不多有三块红砖这么大),还会做几个元宝。这个元宝是过年做客要用的,去人家家里做客,带个包,还要把包拉在人家家里,等人家来做客时带来,装上东西。
灶头中间“拱门”下有个小锅,我们叫“插壶”。有时候主锅边上还有个小锅,一圈铝管套在大锅外面,热水用来洗脸洗脚。




正好看到灶头画,是记忆中的样子。当时我家灶头后面写的是“灶前多放水,灶后少堆柴”(差不多这意思)。后来流行贴瓷砖了,就看瓷砖图案。
灶头两口大锅,过年炖猪头就靠它。以前养猪时还煮芋艿杆,菜叶子等给猪吃。养蚕时还煮茧子,后面煮饭一股一言难尽的味道。
过年炊年糕还得靠它,我们这是把米粉蒸熟后,垫纱布,然后有人换上干净的雨鞋上去踩实,再切割成一块块年糕(差不多有三块红砖这么大),还会做几个元宝。这个元宝是过年做客要用的,去人家家里做客,带个包,还要把包拉在人家家里,等人家来做客时带来,装上东西。
灶头中间“拱门”下有个小锅,我们叫“插壶”。有时候主锅边上还有个小锅,一圈铝管套在大锅外面,热水用来洗脸洗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