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以恩典否定律法(诫命),经文依据:【我只要问你们这一件:你们受了圣灵,是因行律法呢?是因听信福音呢?……那赐给你们圣灵,又在你们中间行异能的,是因你们行律法呢?是因你们听信福音呢?(加拉太书 3:2,5 和合本)】
根据此处经文,有人认为遵守律法就是靠律法称义,是不信福音的表现,结果是不能得救,信福音是不需要遵守律法的。
这是错误的把这里的律法当成了诫命,其实,这里的律法也包括献祭制度。
律法分为二种,分别是十条诫命和献祭制度,这是二种不同的律法体系,功能作用不同,不能混淆在一起,否则会迷糊,因为有些经文说要守,有些经文说废除了。
当时的犹太人曲解圣经,把献祭制度本身当作赎罪之法,他们不知道献祭制度预表耶稣基督,是耶稣基督的影儿。然后当时的加拉太信徒听从了犹太非基督徒的话,随从他们去走靠律法称义的道路。
加拉太书三章阐述的律法是诫命和献祭制度二种,但有些经文指的是献祭制度。
经文一:【所应许的原是向亚伯拉罕和他子孙说的。 神并不是说“众子孙”,指着许多人,乃是说“你那一个子孙”,指着一个人,就是基督。(加拉太书 3:16 和合本)】
上帝应许亚伯拉罕,“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这后裔指的就是基督。这个应许“不能被那四百三十年后的律法废掉”,四百三十年后就是指西乃山之约。献祭制度成为律法是从西乃山开始的,经文意思是说上帝应许的基督不能被献祭制度(律法)废掉。
经文二:“律法是为什么有的呢?原是为过犯添上的,等候那蒙应许的子孙来到”。
献祭制度是为过犯加添上的,等候基督来到。而诫命是让我们知道什么叫过犯,本来就有且必须有,不叫添上。
经文三:【但这因信得救的理还未来以先,我们被看守在律法之下,直圈到那将来的真道显明出来。这样,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引我们到基督那里,使我们因信称义。但这因信得救的理既然来到,我们从此就不在师傅的手下(加拉太书 3:23-25 和合本)】
因信得救的理只能是基督,只有信基督才能使人得救。基督来之前献祭制度必须得守,这就是“被看守在律法之下”,直到耶稣真道显明出来,献祭制度引人仰望基督的任务完成了,因此被喻为训蒙的师傅。
而诫命,总纲是爱,最大的诫命是爱,总不能耶稣来之后不需要爱了吧。
经文四:圣经原本是不分章节的,在接下来的加拉太书第四章,也是在说这个话题。
【现在你们既然认识 神,更可说是被 神所认识的,怎么还要归回那懦弱无用的小学,情愿再给他作奴仆呢?你们谨守日子、月份、节期、年份,(加拉太书 4:9-10 和合本)】
日子、月份、节期、年份都是献祭制度里面的条例,所以很明显这两节经文里面所说的律法就是指献祭制度。
根据此处经文,有人认为遵守律法就是靠律法称义,是不信福音的表现,结果是不能得救,信福音是不需要遵守律法的。
这是错误的把这里的律法当成了诫命,其实,这里的律法也包括献祭制度。
律法分为二种,分别是十条诫命和献祭制度,这是二种不同的律法体系,功能作用不同,不能混淆在一起,否则会迷糊,因为有些经文说要守,有些经文说废除了。
当时的犹太人曲解圣经,把献祭制度本身当作赎罪之法,他们不知道献祭制度预表耶稣基督,是耶稣基督的影儿。然后当时的加拉太信徒听从了犹太非基督徒的话,随从他们去走靠律法称义的道路。
加拉太书三章阐述的律法是诫命和献祭制度二种,但有些经文指的是献祭制度。
经文一:【所应许的原是向亚伯拉罕和他子孙说的。 神并不是说“众子孙”,指着许多人,乃是说“你那一个子孙”,指着一个人,就是基督。(加拉太书 3:16 和合本)】
上帝应许亚伯拉罕,“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这后裔指的就是基督。这个应许“不能被那四百三十年后的律法废掉”,四百三十年后就是指西乃山之约。献祭制度成为律法是从西乃山开始的,经文意思是说上帝应许的基督不能被献祭制度(律法)废掉。
经文二:“律法是为什么有的呢?原是为过犯添上的,等候那蒙应许的子孙来到”。
献祭制度是为过犯加添上的,等候基督来到。而诫命是让我们知道什么叫过犯,本来就有且必须有,不叫添上。
经文三:【但这因信得救的理还未来以先,我们被看守在律法之下,直圈到那将来的真道显明出来。这样,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引我们到基督那里,使我们因信称义。但这因信得救的理既然来到,我们从此就不在师傅的手下(加拉太书 3:23-25 和合本)】
因信得救的理只能是基督,只有信基督才能使人得救。基督来之前献祭制度必须得守,这就是“被看守在律法之下”,直到耶稣真道显明出来,献祭制度引人仰望基督的任务完成了,因此被喻为训蒙的师傅。
而诫命,总纲是爱,最大的诫命是爱,总不能耶稣来之后不需要爱了吧。
经文四:圣经原本是不分章节的,在接下来的加拉太书第四章,也是在说这个话题。
【现在你们既然认识 神,更可说是被 神所认识的,怎么还要归回那懦弱无用的小学,情愿再给他作奴仆呢?你们谨守日子、月份、节期、年份,(加拉太书 4:9-10 和合本)】
日子、月份、节期、年份都是献祭制度里面的条例,所以很明显这两节经文里面所说的律法就是指献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