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rdy_monster吧 关注:11贴子:20,157
  • 4回复贴,共1

关于《道阻且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还是72年的Blacker on stage镇楼.


IP属地:北京1楼2025-02-03 16:54回复
    这一篇又回到了只有二人的情境, 讲两个人比三人甚至群像来得更难. 我说后者相对容易, 是因为有第三人在场, 在另两人交互时可以(暂时)置㐃身事㐃外, 也就留有思考的余地. 这个"第三人"是谁不重要, 可以随时换人, ta替代我这个作者出现在行文中, 实际上是a dilation of perspective, 持有我的(部分)权ᕱ能: 通过这个角色, 我可以选择加◤速剧情(煽__点火), 但更多的是延◥缓剧情("你想干什么"、"我能做什么"或是干脆开始解离, "what am I doing here"), 作为对欠缺部分的补足, 清晰明了地告诉读者, 刚才发生了什么, 我的角色为何这般行事.


    IP属地:北京2楼2025-02-03 16:54
    回复
      但《道阻且长》写的是冲ᗦ突, 非常激烈的冲Ⱉ突. 以及虽然万般不愿, 我在冲Ⱉ突部分放弃了作者的全知视角, 将需要交代的信息和角色的情绪, 一并放在对话里: 两个(自认)素来不和的人在吵㐃架, 你来我往, 针锋相对. 这时不能也不该出现第三人作缓冲, 即交互频次极高, 双方都要快速做出回应, actions-reactions的链条环环扣接:


      IP属地:北京4楼2025-02-03 16:55
      回复
        角色为何行事是correlates of theact, 对他人做出何等反应, 则是conditions/consequences of the speech-act, 必须由密集的对话体现.

        我之前尽量避免直接描写Blacker/李察(因为确实不会), 而是透过其他角色的眼睛观察他(即创建visual imagery); 然而不说不笑、拒绝回馈(reactions)的李察连角色都算不上, 我让他扮演大他者(这个我之后会说), 最多是个符号/叙事的vehicle.


        IP属地:北京5楼2025-02-03 16:56
        回复
          所以这篇就是为了对话, 对话写出来, 角色才像活人, 哪怕李察写崩了我也认——三千字的reference sheet在有效__上比不过三十字的台词,《道阻且长》从一开始就不是合格的故事, 而是我对自己能力的探索, 李察能不能籍由对话活起来——他像疯◳了一样喝酒, 大醉后胡◲言乱◱语, 还对乔琳恣意__拨. 好吗? 不怎么好. OOC吗? 我认为是. 这一篇破绽百出, 但我不在乎, 我一次只◰干一件事, 做得多了总能触摸到那个正确的边界.


          IP属地:北京6楼2025-02-03 16: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