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吧 关注:3,575贴子:15,351
  • 0回复贴,共1

《坠入太阳之前》设定集(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基础科学
在所有世界观构建起来之前,先应明确两个概念:
在大多数情况下,“世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指的是所有存在和非存在构成的一个系统。人类所处的宇宙就是世界中漂浮的无数宇宙中的一个。
而世界中的存在形式分为“物质”和“非物质”。
§“世界”
世界分为两部分:现实之陆、神秘之海,分别由物质、神秘质构成。中间存在名为大空洞的夹层,海陆两边由称为时间支柱的隧道相互连接,时间支柱是物质开始转化为神秘质的起点,也是最终坠入神秘之海的通道。
在此基础上,人们还提出了“世界”的“沙漏模型”:整个世界的结构如沙漏状,两端分别是现实之陆和神秘之海,中间狭窄的部分为时空支柱和包裹着其的虚空。
神秘之海能够轻松溶解大部分落入其中的物质。因此,现在,现实之陆正在慢慢被神秘之海淹没。而当某一处现实之陆的存在痕迹过于强烈,或是一个不幸的世界被神秘之海吞没时,便在“海”中留下镜像的或完整、或残缺的世界残影,人类将之称为“镜像世界”和“世界碎片”。
§神秘质
神秘质(Enigmia)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概念,也叫“能指质”(Signifieron),是构成大部分非物质的成分。它是抽象的,人类除了其存在之外感受不到它的任何特征。它能通过谎言、谜语、记忆、语言符号、思想、感官的错误大量产生,并向外扩散感染。
神秘质有能够分解物质的特性,它并不是简单的从微观上把物质打碎,而是将它分解为抽象上的一个个概念碎片,也就是说该过程不可逆,神秘质无法再被转化回物质。
§二象复合面模型
对神秘质科学的研究中,世界科学院提出一种对宇宙空间结构的模型:宇宙空间是由物质和抽象两层平面叠加成的,它们凹凸不平并与我们的时空相互交叠,若物质面凸起入我们的时空,空间就呈物质性,若抽象面凸起入我们的时空,空间就呈神秘质性。神秘之海就是抽象面由于未知原因而超大范围凸起形成的区域。
物质面又是时空等多个面构成的复合平面。当面上发生扰动时,就会产生物质面波和抽象面波。引力波就是一种物质面波。而造成失真现象的原因就是抽象面波,见前文§失真现象。抽象面波理论上传播距离无限,人类可以从中得知宇宙甚至宇宙诞生之前世界的情况,并证实了多宇宙的存在。许多人常常因此模型将神秘质误认为具有液体性质,甚至觉得它能流动,事实上神秘质完全是一个抽象概念,没有任何现实事物可以准确描述。
这一模型还有诸多细节无法直接证明,但目前被作为一种假说较广泛接受。
§虚空
一种理论上的存在形式,与实空间相对。根据假说,“世界”就是由虚空构成的,现实之陆除漂浮着或隔绝或相互存在微弱连接的一个个宇宙外,还孕育着一个个奇点,人类的宇宙诞生之前的奇点就存在于“世界”中的虚空中。
§时间支柱和大空洞
时间支柱是联通陆海两边的桥梁。按照“冬”号的探索记录和“阿尔戈计划”所获的资料,时间支柱大致分为“解构段”“空间段”和“时间段”三部分。
在第一段,抽象与现实开始重叠,失真现象明显,大多数普通电子设备无法正常运转,信息交流出现无法理解且不可避免的轻微困难,下半段需采取防护措施方能继续深入。
第二段,空间相关概念开始被解构分裂,失真现象明显,电子设备在无防护的情况下无法运转,非欧空间出现频繁。只有普通防护会造成神经系统紊乱。
第三段,时间相关概念开始被解构分裂,最后一小段时间感完全消失,目前防护技术无法避免其造成的神经损害,最多减轻70%左右。
大空洞是时间支柱外所有存在的统称。目前对其的研究为零。人类技术无法进行观测,因此也提不出任何可信的模型。科学家认为其可能是一片空无,没有任何可知或不可知的存在,也有人认为其的本质可能已经超出人类这一物种所能理解的范围,对其的研究是无意义的。
§抽象科学
抽象科学是危机爆发后诞生的一门新学科,神秘质科学就是其的一部分,区分于研究现实规律的物质科学。
§模因隔离
神秘质科学的一个基本原理。简单来说,每一个独立系统的模因都是相互隔离的,一个独立系统的模因不能凭空传播到另一个独立系统。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2-04 22:4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