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探索(续)
§“巨人之路”
保护结构研发初期,人类投入海中的探测器规模渐多,为通讯方便,联合航天中心发射了100多个“巨人之路”号中继器,作为在神秘之海中通信的天线和探测器飞行的航标。
每个天线都是边长800-1000米的正方体,分为三个前进阶段:第一段,进入现实之陆后靠十几台推进器全功率前进;第二段,到达时间支柱下端后做最后方向调整,并抛离推进器——推进器上装有小型信号发射器,将作为后来天线的航标;第三段,依靠惯性在神秘之海中滑行,利用半具象化神秘质的阻力逐渐减速,停泊在预定位置,最远的一台估计要航行五年。据估计,从最远的一台天线就位算起,这条线路能使用八年,而那时候人类应该已经研制出更高水平的抗神秘通信手段。
§回声
“阿尔戈”计划是巨人之路计划的一个失败前身,当时计划采用人力搭建天线。为此,联合航天机构派遣“紫石英”“阿摩司”“黄海”三艘飞船进行了自杀式的架设任务,18名航天员按计划全部牺牲,并且还以失败告终。但这次航行途中发现了特殊的回声现象,给神秘质科学添上了重要一笔。
回声是一种发生在镜像世界或世界碎片内的异常现象。在少数的碎片中,可能会存留下曾在世界生活的人的影子,如果足够幸运,人类便能够与影子交互,得到这个世界覆灭前的信息。
“紫石英”号就在穿过编号为12的世界碎片时成功与其中的回声进行了交流,获得大量来自其世界的情报。这是一份重要信息,人们借此推算出了抽象面波的运动模式和世界坠入的大致情况。
§同舟号
同舟号是“巨人之路”的后续项目,人类第一座位于神秘之海中的前哨站。整站亦可说是一个巨大的天线,将不远处的巡海-II收集的神秘质信息传输回火星基地。
该站外壳由高浓度半具象化悖论质、铝合金、碳纤维和拟造神秘质造成,采用保护结构,里外嵌套十六层,每层间均灌注提纯悖论。该站点采取了最高规格的保护性设计,没有智能设备,全部是手动液压式机械,唯一的电子装置是调整站体姿态的推进器的控制系统。如无意外,预计可以使用长达十年。
§“巨人之路”
保护结构研发初期,人类投入海中的探测器规模渐多,为通讯方便,联合航天中心发射了100多个“巨人之路”号中继器,作为在神秘之海中通信的天线和探测器飞行的航标。
每个天线都是边长800-1000米的正方体,分为三个前进阶段:第一段,进入现实之陆后靠十几台推进器全功率前进;第二段,到达时间支柱下端后做最后方向调整,并抛离推进器——推进器上装有小型信号发射器,将作为后来天线的航标;第三段,依靠惯性在神秘之海中滑行,利用半具象化神秘质的阻力逐渐减速,停泊在预定位置,最远的一台估计要航行五年。据估计,从最远的一台天线就位算起,这条线路能使用八年,而那时候人类应该已经研制出更高水平的抗神秘通信手段。
§回声
“阿尔戈”计划是巨人之路计划的一个失败前身,当时计划采用人力搭建天线。为此,联合航天机构派遣“紫石英”“阿摩司”“黄海”三艘飞船进行了自杀式的架设任务,18名航天员按计划全部牺牲,并且还以失败告终。但这次航行途中发现了特殊的回声现象,给神秘质科学添上了重要一笔。
回声是一种发生在镜像世界或世界碎片内的异常现象。在少数的碎片中,可能会存留下曾在世界生活的人的影子,如果足够幸运,人类便能够与影子交互,得到这个世界覆灭前的信息。
“紫石英”号就在穿过编号为12的世界碎片时成功与其中的回声进行了交流,获得大量来自其世界的情报。这是一份重要信息,人们借此推算出了抽象面波的运动模式和世界坠入的大致情况。
§同舟号
同舟号是“巨人之路”的后续项目,人类第一座位于神秘之海中的前哨站。整站亦可说是一个巨大的天线,将不远处的巡海-II收集的神秘质信息传输回火星基地。
该站外壳由高浓度半具象化悖论质、铝合金、碳纤维和拟造神秘质造成,采用保护结构,里外嵌套十六层,每层间均灌注提纯悖论。该站点采取了最高规格的保护性设计,没有智能设备,全部是手动液压式机械,唯一的电子装置是调整站体姿态的推进器的控制系统。如无意外,预计可以使用长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