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摆摊这条路上,虽然起步时间不长,但已经经历了不少风雨,也收获了很多。那些夜晚,在昏黄路灯的映照下,我的小地摊就像浩瀚商业星空中一颗小小的星辰,散发着微弱却坚定的光芒。
摆摊的日子里,我卖出不少货。刚开始的时候,每晚营业额少得可怜,但我没有放弃,靠着坚持和些许策略,生意慢慢有了起色。从最初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到后来生意好的时候能有上千块收入,周中能达到一二千、周末二千多的时候,我仿佛看到自己的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而且,我有幸跟着瑶瑶姐,进入了库存尾货服装生意的领域。
瑶瑶姐的经历就像一部充满励志旋律的乐章。她出生在温州瑞安的一个普通家庭,就像无数普通女孩一样,没有优越的出身。但90年代末,她冲破地域和专业的重重阻碍,走出了家乡。
她毕业于西安一所著名的985大学的热门理工科专业。在大学里,她可不是浑浑噩噩度日的人,凭借自身实力,斩获省市级奖励四项、校级奖励十余项。这些荣誉如同闪耀的光环,环绕着她的青春岁月。
毕业时,当同学们纷纷涌入央企,她却毅然选择创业这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这一路磕磕绊绊,有高峰的喜悦,也有低谷的彷徨,但她始终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行。如今,她在意法管着一个十几人的团队,经营女装生意和库存尾货仓库。她的成功就像一颗希望的种子,在我们这些小创业者心中生根发芽。
按照当下的发展情况,我心里有了新打算,打算找些大学生来兼职帮我摆地摊。说起这事儿的缘起,是在打篮球的时候。在那个充满活力与热血的篮球场上,我结识了李保田。
保田是金融学院大三的学生,我们关系一直很好。当他最初听说摆摊这件事时,第一感觉是能挣钱但肯定不多,还觉得这事儿简单、低微,有点丢人,就像很多人对摆地摊有先入为主的偏见,认为这是无奈之下的小营生。然而,后来发生的事彻底打破了他这种错误观念。
当时保田经济状况很窘迫,他爸爸在温州开鞋厂,借了不少贷款,家庭资助有限,自己的生活费用也要精打细算。在这种无奈之下,虽然他态度不积极,但还是同意了我的提议。他愿意接受摆摊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告诉他我每晚5点到10点摆摊四五个小时,一个月下来能挣1000块钱左右。这个数字对资深商人可能不值一提,但对大学生来说却意义特殊。毕竟很多大学生晚上闲着没事的时候,能利用这几个小时挣点钱,多少能补贴生活开销,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保田就成了我的第二个徒弟。南希虽然聪明伶俐,但在很多搬搬扛扛的体力活上,男孩子一起干活效率更高。这就像一种天然的分工,男女各自发挥优势,在摆摊这个小世界里各司其职。
我还记得带保田第一次去四季青进货的情景。那我对他说:“进货时你得问这个东西怎么拿,而不是这个怎么卖。”这一字之差,却有着天壤之别。前者是行内术语,后者是外行话语。
在服装批发市场就像一个小江湖,有着自己的规则和潜规则。常有那些零买客户佯称是来批发的,妄图以此借口还价。批发价与零售价差距很大,批发价通常是零售价的40%到50%。
批发商有办法区分客户是零买还是真正进货的,这个行内区分的技巧就像他们的得力武器。不懂这个规则,初次进货很容易高价进货,无疑是自己给自己挖坑。
我们摆摊的地点选在汽车南站附近的天桥周围,那是个充满商业气息的地方。汽车南站离我们学校不算远,大概两个公交站的距离,南站天桥附近堪称这边的商业中心,桥东侧挨着沃尔玛、苏宁电器、国美电器、健身房、KTV、游乐场、近江海鲜城等各种各样的餐饮娱乐消费场所。
这里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形形色色的人。南站每日人来车往,客流量巨大,有流量的地方就有生意。天桥晚5点后可以自由摆地摊,这是天桥管理员和摆摊者之间默许的不成文规定。
我和保田第一晚出摊,销售额是180元。当时的保田内心紧张得很。他生怕说错话,小心翼翼。客户一砍价,他的压力就迅速膨胀。客户总觉得价格贵或者东西不好,他的信心就摇摇欲坠。实际上,这只是客户讨价还价的常见策略,可在当时他还迷迷糊糊,毕竟没做过生意,找不到方向。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生意慢慢好了起来。随后几晚营业额上升,200元、300元、350元,每个数字就像前进路上的小里程碑。那时,我们摊上出现了第一代明星产品——15元的爆款T恤。从广州进货每件只要7.5元,利润达50%,虽然赚的钱不多,但在当时,每一分钱都是希望的火种。不过,这看似赚钱的爆款,由于各种原因,让我们明白在摆摊世界里,赚钱没想象中容易。
摆了一周,保田吆喝的话术越来越熟练。吆喝是地摊生意特有的艺术。在天桥上,行人大多行色匆匆,很少注意到地摊的衣服。可一旦吆喝起来,至少能让路人注意到我们摊上卖的东西。吆喝后,生意迅速翻倍,我们摊每晚销售额很快突破500元。
开始只有我吆喝,保田很少吆喝。邻摊摊友在我面前说保田卖货不卖力,拖后腿,保田碍于面子也开始吆喝了。吆喝多了就习惯了,反正就是那一句“15元T恤,便宜卖咯!”没什么复杂技巧,大声喊出来就行。
慢慢地,我们开始扩大摊的面积,增加产品的种类和款式。摊大了,货多了,虽然每款产品销量不如以前,但积少成多,总体生意明显好转。
半个月后,我们摊一晚销售额突破1000元,那晚业绩是服装小摊时代的最高峰。当时我和保田就憧憬着:要是每天能卖2000多,那该多好。那是怎样的富足和满足啊,仿佛看到未来美好生活就在眼前展开。
在生意不断发展过程中,我们从未停止思考与总结。我们开始琢磨卖每个产品时该怎么介绍。做服装生意,从小商发展成大商是个漫长的马拉松,而非短跑,不是件简单之事,既需要经验支撑,也需要资金助力。刚开始,我们还在积累服装生意的经验和提升销售能力。十几块钱的货物被砍价卖出后,心情久久难平,由此能看出我们的心理素质还达不到处变不惊的境界。
讨价还价在这个小地摊世界里,是一门很有讲究艺术的学问,若学好这门学问,日后做生意会受益无穷,口才在此必须锻炼,要在日常交易中不断磨练。压货的风险好似一颗隐藏的定时炸弹,当你感觉自己有能力更进一步时,可以尝试锻炼甩货能力。
单从摆摊来说,我觉得有无汽车可作为大商人与小商人的分界点。我们现在只有一辆破三轮,像小小的蜗牛在商业的大森林里艰难爬行,显然只能算小商人。
不过,黑暗中的曙光终会到来,我们心中怀着远大梦想,总有一天会成为大商人。
甩货是重要技能。我给大家一个甩货无风险且不留尾货的办法:帮人甩货时把自己货也拿出来甩,最后就没有尾货了。一旦有了车,压力随之增大,车要烧油,还有摊租,所以职业摆摊一天没有300元纯利就是白干。大学的这几年,我们应该和这三轮车相依为命了。
然而,生意永远不会平静。生意一旦好起来,就会遭遇模仿和竞争,在地摊更是如此。我们地摊生意变好时,首次遭遇竞争。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开始卖同样的产品。他不仅参与竞争,还常到我们摊附近转悠,窥视我们摊上的好货,然后去四季青拿同样的货。所幸这次竞争结果是半个月后他因生意差改行卖玩具了。
一方面,我们摊货多,他一个人拿不了那么多货,所以只模仿部分。另一方面,他摊位离我们不远,只要有客户去他摊,我和保田就会大声吆喝:“广州工厂源头货源,便宜卖咯!”得让客户听到。客户听到就会再到我们摊对比,两个摊东西相同,就看价格和款式的较量。杭州的T恤价格拼不过广州的,而我们款式更多,客户选择余地大,所以我们摊的客人更多,慢慢他就放弃了竞争。
可是,一个竞争者刚出局,另一个又出现了。这次竞争给我们摊带来很大冲击。一个四季青的大批发商常带着团队来清货。既然处理尾货,价格就很低,10元一件,虽然质量一般,但老板娘漂亮,价格便宜,广告醒目,所以生意不错。
那段日子就像噩梦笼罩着我们的小摊。很多来我们摊的客户都说我们卖得贵。尽管我们以各种理由说明我们产品质量更好、物有所值,但客户看了她的摊后,就觉得我们摊的衣服都贵,于是我们摊的销售额下降了一大半。
然而,我们没想到这次惨痛的竞争,却像一颗神奇的种子,为我们摊的发展埋下伏笔。邻摊一位大姐因怀孕要生孩子,剩了点货让我们帮忙处理,我们接下后没想到两天就卖完了。这数据不高,一共才挣了200元,但卖得太轻松了。一来之前大姐生意不好,平均一晚上就卖两三件;二来我们主要卖进的广州衣服,只是把她的货放在一边,不怎么吆喝,有人问就介绍几句。
最近生意受到冲击,这让我们觉得可以尝试大姐搞的那种潮牌男装。我们给大姐打电话,想要上家的联系方式时,她正在医院,不过大姐很爽快地告诉了我们置地国际的档口信息。这个市场专门做男装,1989年就开业了,位于清泰立交桥旁,也算是杭州的老牌批发市场了。
第三天我们去拿了50件衣服,没想到当晚就卖出18件。这个数字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于是我们决定收缩女款T恤的销售,只卖热销的男式潮牌款。但我们很奇怪,卖女装时生意只是勉强还行却不断遭遇竞争,而卖男装时生意比女装好得多,却没有遭到竞争。我们分析后觉得,可能是大家普遍认为女人的生意更好做,所以杭州出名的只有女装,没有男装。
保田感慨道:“做生意太残酷了,走慢一步,都可能亏得很惨啊。”
我深有同感地说:“每天,太阳一出来,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狮子妈妈会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饿死。而在另一个地方,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快,那你肯定会被它们吃掉!’”
摆地摊就是这样,你快一点,就能抢到好位置、好货源;你松懈了,就会被别人淘汰,这就是市场竞争的残酷性。
人必须带着成功的野心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奋力去打拼未来。如果现在还把时间浪费在手机、网络游戏,甚至是夜店KTV上,那简直就是自己一生的罪人,正在为自己的后半生挖掘坟墓!问鼎天下,豪情万丈,用自己的双手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这才是创业者的光荣与梦想。
在摆摊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我和保田就像两个并肩作战的战友。我们每天都在与各种困难作斗争,无论是天气的无常,还是顾客的挑剔;不管是货源的不稳定,还是竞争对手的打压。但我们的信念就像心中燃烧的火焰,从未熄灭。我们知道,每一次交易不仅仅是金钱的交换,更是信任的传递。当我们把一件衣服卖给顾客时,希望顾客不是因为便宜才买,而是因为相信我们的品质和诚意。
我们也在不断学习如何更好地经营小摊。从学习商品陈列搭配,让顾客一眼看到最吸引人的款式;到研究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顾客的需求变化。我们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销售方法。比如夏季,我们会多进轻薄透气的T恤和短裤,并把它们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而冬季,保暖的毛衣和围巾则成为我们的主打产品。
同时,我们也在拓展销售渠道。除了在天桥摆摊,我们开始尝试在一些小型集市和活动上设摊。这些地方人流量虽可能不如天桥大,但顾客消费群体更精准。我们在这些新渠道积极推广潮牌男装,慢慢地也积累了一批忠实顾客。这些顾客给我们的生意带来了新的希望。
然而,新的挑战接踵而至。随着生意逐渐起色,一些不良商家开始模仿我们的经营模式,甚至试图用更低的价格抢夺我们的顾客。我们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如果我们不能坚守品质,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很可能被这些低价竞争者挤出市场。
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我们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
一方面,我们强化了对进货渠道的管理,力求所售商品都是质量优、款式新的。我们不再仅从广州批发市场进货,而是开始与一些小型服装厂直接合作,定制属于我们SUDU品牌的款式。而且在SUDU淘宝店上价格定的很高,没事就让客户去网店看看,对比价格,我们实体卖的特别便宜。这样不仅能保证商品的独特性,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减说服成本。
另一方面,我们注重顾客体验。我们为顾客提供免费修改服务,像裤子改短、衣服改尺寸之类。并且,我们推出了一些小赠品,例如购买一定金额的商品就能得到一个精美小钱包或者时尚帽子。这些小举措看似不起眼,却大大提升了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感人的事。有一位退休老人,他常在周末来我们摊位买东西。他买东西不是为自己穿,而是送给社区孤寡老人。他说觉得我们摊位的衣服既实惠又好看,而且我们对待顾客的态度很温暖。他还常介绍朋友来我们摊位。这位老人的善举深深打动了我们,也让我们更坚定了做有温度商家的决心。
随着时间流逝,我们生意越来越好。我们的小摊从被人忽视的角落摊位,逐渐成为天桥上最受欢迎的摊位之一。销售额也不断攀升,从最初的几百元涨到现在的数千元。我们的梦想正一步步接近实现。
我们在小区租了自己的小仓库,能存放更多货物了。还招募了一些兼职大学生,他们像我们当初一样,在摆摊过程中学习和成长。我们明白,我们的成功不只是我们两人的成功,也是这些年轻人在创业路上的宝贵经验积累。
但我们清楚,前路还很漫长。未来,我们会遭遇更多挑战与机遇,可能会面临更强大商业竞争对手的压力,可能会碰到政策变化。但我们相信,只要坚守初心,不断努力和学习,我们就能在摆摊路上越走越远。
就像大草原上的动物们永远奔跑不停,我们也会在摆摊的商业之路上持续奔跑,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界,书写属于我们的传奇。我们要让自己的名字像著名大品牌一样为人所知,让我们的摊位成为城市独特的风景线,成为怀揣梦想的创业者的榜样。
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梦想就一定能实现。我们会用双手打造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这个帝国或许不那么宏伟壮观,但充满温暖和人情味。它会见证我们的成长,为更多人带来幸福和希望。
我们会继续在摆摊道路上前行,如同行走在充满未知的探险之路上。我们会遇到风雨,也会看到彩虹,但始终对未来满怀憧憬与信心。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这个关于摆摊者奋斗与梦想的故事,将会像激昂的交响曲,在城市大街小巷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