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美术吧 关注:5贴子:513
  • 6回复贴,共1

[小男孩与树]

收藏回复

  • 61.228.22.*
从前有一棵树,她好爱一个小男孩。每天男孩都会跑来,收集她的叶子,把叶子编成皇冠,扮起森林里的国王。
男孩会爬上树干,抓着树枝荡起秋千,吃吃果子。他们会一起玩捉迷藏,玩累了,男孩就在她的树阴下睡着。
男孩好爱这棵树,树好快乐!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
男孩长大了,树常常好孤单……。
有一天男孩来到树下,树说:“来啊,孩子,来,爬上我的树干,抓着我的树枝荡秋千,吃吃果子,在我的树阴下玩耍,快快乐乐的。“
“我不是小孩子了,我不要爬树和玩耍,“男孩接着说:“我要买东西来玩,我要钱。你可以给我一些钱吗?”
“真抱歉,”树说:“我没有钱。我只有树叶和果子。孩子,拿我的果子到城里去卖。这样,你就会有钱,你就会快乐了。”
于是男孩爬到树上,摘下她的果子,把果子通通带走了。树好快乐。
男孩好久没有再来……,树好伤心。
有一天,男孩回来了,树高兴地发抖,她说:“来啊,孩子,爬上我的树干,抓着我的树枝荡秋千,快快乐乐的。”
“我太忙了,没时间爬树。”男孩说:“我想要一间房子保暖,我想要妻子和小孩,所以我需要房子你能给我一间房子吗?”
“我没有房子,”树说:“森林就是我的房子,不过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去盖房子。这样你就会快乐了。”
于是男孩砍下了她的树枝带走去盖房子。树好快乐……。
可是男孩好久没有再来,所以当男孩再回来时,树好快乐,快乐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来啊,孩子,”她轻轻地说:“过来,来玩啊!”
“我又老又伤心,玩不动了”男孩接着说:“我要一艘船,可以带我离开这里,你可以给我一艘船吗?”
“砍下我的树枝去造船吧!这样你就可以远航……,你就会快乐。”树说。
于是男孩砍下了她的树干造了一艘船,坐船走了。树好快乐。
过了好久,男孩突然想起树,他用树干造的船装满了水想亲自送给树。当他再次来到树的地方,树的影子已经没有了。



1楼2006-04-18 22:08回复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晨露滴在花辫上虽然瞬间即逝,可是花儿将成长地更加娇媚艳丽。
    让瞬间即逝的一刹那;留驻更美丽的花朵在人间


    禁言 |2楼2006-04-19 08:3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_£※※※※※※※※※£_£※※※※※※※※※£_£


      禁言 |3楼2006-05-07 16:10
      回复
        【母亲节快乐】 !

        一天,我独自一人在灯下备课,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电话铃声。
        我拿起话筒喂了好几声,那边才传来一个怯生生的声音:“你是妈妈吗?妈妈!”
        一个女孩的声音,稚嫩而低婉。
        “你找谁呀?”也许是受了那声音的感染,也许是怕惊吓了那端的孩子,我用极轻极细的声音问道。

        “我找妈妈,你是妈妈吗?”声音极为倔强,充满一种渴望,显出几分凄凉。

        我明白了,这是一个正在寻找母亲的孩子。我故意拖长了声音:“你是...?”
        “我是安安呀!”显然,孩子有些迫不及待了,是怕我挂了电话,声音也大起来。

        “安安,你在哪儿呢?”我以母亲的情怀叩问。

        我听到电话的那一边哇的一声,女孩放声恸哭起来。

        我大声喊道:“好孩子,快告诉妈妈,你在哪儿”?

        电话里传来嘤嘤的抽泣,她哽咽道:“妈妈,我一个人在家里,好害怕。也没有吃饭,爸爸还不回来。我作业也做完了。我很听话。妈妈,你为什麼还不回家呢?爸爸说你去了好远好远的地方,说我懂事了,你就会回来。妈妈,我现在懂事了,我各门功课全是班上第一名,可你怎麼还不回来呢?”

        我揪著的心终於落了下来。但孩子的话却使我陷入了一种悲凉和迷惘。

        我望著窗外袭来的沉沉暮色,不知是怎样结束那场谈话的。

        只记得我以母亲般的慈怜对著电话说:“好孩子,如果你害怕了,如果你想妈妈了,就给我打电话,记住,妈妈永远想著你”。

        她高兴了。告诉我,她是通过电话簿找到我的名字,查出电话号码的。

        她很得意地说:“妈妈,你真难找。有一次,我听到的是老奶奶的声音,就马上放下了电话。

        又一次,是一个叔叔的声音,我说我要找妈妈,他就使劲地吼开了,好凶的声音呦,吓得我差点哭起来,但是我不怕,你是我拨了第九次电话才找到的。我真高兴啊”!
        我实在不忍心听下去了,这是一个具有怎样遭遇的孩子呢?她有多大?上几年级?家住哪里......但这一切我都不敢去询问。既然是妈妈怎麼会不知道女儿的一切呢?孩子会怀疑的。

        此後。一连好几天,家中的电话一响,我就抢著去接。渐渐我知道了女孩的情况。
        ……
        她在武昌一所小学读二年後,和我女儿一样大小。
        每天要乘一个小时的公共汽车去那里读书,中午用一块钱吃午饭,爸爸常常很晚回家。
        她是班上最优秀的学生,数学课代表......而且,我知道了她的名字叫黄莹,乳名叫安安。

        安安很会唱歌,常常在电话里唱些刚学会的新歌给我听。

        8月,学校放假後,我和丈夫带著女儿去北京旅游,整整一个月。

        旅游回来的当天晚上,电话玲响了,是安安!那头是她很委屈的声音。
        她说她每天晚上都给我打电话,就是没人接。

        她问:“妈妈,你去了哪里?学校放假了,别的孩子,有的去了夏令营,有的跟妈妈旅游去了。可我总一个人在家里,连说话的人都没有,好孤独。妈妈,我真想你带我去玩玩,同学们都看过了长江大桥,说可好看啦,可没有人带我去”。

        我的心在颤栗,可回答她的只有沉默。

        可怜的孩子,我能告诉你我带女儿去北京了吗?

        我开始编造起谎言来:“妈妈暑假里太忙,出差去了。以後有了时间,一定带你去所有你想去的地方玩”。

        期中考试结束後不久,安安就来电话向我汇报她的成绩了。她说语文考了99分。是全班第一。第二名是叶丽丽,98分,她妈妈还奖了一大块巧克力。她同桌张华才考了72分,挨了爸爸的打,屁股都被打红了。

        我问道:“爸爸奖励了你什麼呢”?电话那头是一阵沉默。
        许久,她才说:“爸爸从来不管我,有几次老师要家长在作业本上签字,可爸爸很晚才回来,我就模仿他的字迹签了,结果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我,说我是撒谎的不诚实的孩子。妈妈,我以後再也不敢了。妈妈,你什麼时候才能回家呢?你回来了,我就有人签字了”。

        我的眼泪不可抑制地流了下来:“安安,乖孩子,好好学习,等妈妈回来,一定奖励你很多很多巧克力,给你签字。当然,如果成绩不好,妈妈也会打你屁股哦”!
        


        禁言 |4楼2006-05-07 16:49
        回复
          温馨的母爱,妈妈爱我我爱妈妈!
          母亲节快乐!!!


          禁言 |6楼2006-05-09 17:47
          回复
            • 61.143.60.*
            童年粉丝


            7楼2007-10-15 22:20
            回复
              人好像就是这样,愈熟悉的人反而愈不在乎,因为亲密、因为熟悉,便少了关注、少了体贴,所以就常轻忽了、漠视了。
              这是我们性格的劣质,也是我们情绪的惯性,我们纵容著自己,却伤害著亲人,到后来也伤害了自己。
              【不要看著父母,也不要盯著父母的相片,要你画出父母的容貌,你画得出来吗?】
              认真想想:
              母亲的眼皮是内双还是外双?父亲的耳垂是厚大还是薄短?母亲的鱼尾纹多或少?父亲额上的皱纹有几条?母亲的脸上有几颗痣?
              父亲的双眉是浓还是稀?闭上眼睛再想想:父母朝你走来的姿态是如何?父母转身离去的背影又怎样?从童稚到现在,父母的姿态及背影改变了多少?
              母亲操劳家务的模样,曾让你不忍吗?父亲外出工作的架势,曾引你注视吗?
              是不是到现在才愕然发现:越是亲密的人,越是识他不清!以为熟悉得不得了,却竟陌生得可以?
              【父母记录我们的成长,我们却忘了记录父母的年老】
              一位伯伯就说到,当他四十一岁再婚时,由於无从通知在大陆的双亲,便想亲手画出父母挂在墙上,聊表孝思。哪想画笔握在手上几个月,竟然一笔也画不出来!
              思念中的父母是那样清晰,但当细细回想父母的五官、长相、神色,竟又那样模糊,以致无法运笔!
              20岁以前,他一直跟父母住在一起,那样亲密,那样熟悉,却也,那样陌生,那样疏离!陌生到,描绘不出父母的五官;疏离到,拼凑不出父母的长相!
              他曾为此感伤了好些年,直到三个孩子相继出世,才在儿女的成长中逐渐淡忘了感伤。
              这位伯伯的心情,我近年才得体会。於是便趁某次回家帮母亲染发之际,在母亲打盹的当儿,细细端详了母亲的容颜,将母亲牢牢地记在了眼里、脑里、心里,并摆进了意识里。
              再将母亲青壮时的面貌与现在的容颜重叠,我湿润了眼眶。
              每个人,都是父母以青春、用岁月抚养成的。父母记录我们成长的同时,我们却常忘了记录父母的年老,以致,常在长久分离后,有著莫大的懊恼,有著至深的追悔。
              【别让懊悔及心痛,持续一辈子】
              不仅对父母如此,太多人待兄弟姊妹也这样,在家时吵吵闹闹,一旦因工作、因婚姻而分开,便不太见面了,甚至老死不相往来;等到有所觉悟,通常已经太迟。
              几年前,由於学习皮雕而认识了一位朋友。她只身从南到北上工作,待人很亲切,然而,这番亲切只对朋友不对姊妹。
              有一次,她嫁到台中的姊姊打了电话来,正在她那儿的我就听见她以敷衍、无奈的口气应对,并在挂上电话后露出了厌烦的神态。
              「你姊找你有事啊?」我问她。
              「哪有什麼事!她一个家庭主妇,整天窝在家里,能有什麼事!还不就想探探,我过得有没有比她好!她就是这样,从小就爱跟我比较,比功课、比奖状、比学校、比人缘,等出了社会,就比工作、比男友,真的好讨厌!」
              「可现在她结婚啦,又离你最近,你们应该更亲密才对!」我提醒她。
              「不可能啦!她那种个性,我才不可能跟她亲密!我们两个可能天生犯冲,从小就爱吵,每次吵都是我捱骂,因为她最奸了,一听到大人来就赶快挤出眼泪,自然捱骂的是我!现在,好不容易摆脱她了,换我姊夫去受罪,我干嘛还跟她亲密,又不是脑袋坏了!......」
              这番抱怨犹在耳边,数月后,竟在一个清晨突然接到她的电话,哽咽了好会儿,才吐出话:「我姊死了,就在半夜,是产后血崩!
              她体质本来就不好,这次又怀孕,我就告诉她最好拿掉,因为老大才一岁,应该间隔久一点让身体复原,
              可她不听啊,说这三四年辛苦一点,以后就轻松了,可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也许再出去工作,结果咧!......」
              她在电话那头说了好多、哭了好久,见了我之后又说了好多、哭了好久。好多话,原该是对她姊姊说的,现在没机会了。
              她辞了工作去台中,帮忙姊夫料理姊姊的后事,抱著初生的外甥女打过几次电话给我。电话的那头,不知事的外甥女哭了,她也哭了;电话的这头,我也哭了。
              她姊姊结婚近三年,她从没去过姊姊家,第一次去,竟然是给姊姊送终,而不是贺喜。我感受得到她的懊悔及心痛。而这份懊悔及心痛,必会持续一辈子。
              【内在的关爱,勿以冷漠来表态】
              我们太会轻忽、漠视周遭的人情事物,总是等到失去了,才顿觉对方的重要,而自责、内疚。
              在某公司任职时,同部门里有对夫妻,或许是整天都处在一块,所以两人不太对话,甚至各自来公司、各自吃午饭。
              有一天,太太没来上班,先生帮太太递了假条,口里叨念著:「要病就病个大的,还有住院补给可以请领,每次都请这种半天几小时的,全勤奖金都没了!」
              有同事听不过去,说了:「喂,她是你老婆耶,你怎麼在咒她!病痛又不是她愿意的,体贴一点嘛!」他竟回了:「这就是我的体贴啊!她爱生病嘛,乾脆就病个大的,可以偷懒久一点!」
              几个月后,有一天,夫妻俩都没来,近中午时,先生才打了电话来,说要请三天假,竟然,他太太得了子宫颈癌,已经末期。
              两天后他来了,胡子没刮,一脸憔悴,说假不请了,他要辞职,想全心全意陪太太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他分明关爱太太,却总以冷漠来表态,直到太太的生命将完结,才把深藏的情意释放出来,却已嫌迟。
              【没有亲人,一切便会变得毫无意义】
              念小学的时候,我就发现了,最会迟到的同学,常是住离学校最近的;因为住得近,便少了认真、少了用心,所以就常迟到了。
              我们也一样,因为亲密、因为熟悉,便少了关注、少了体贴,所以就常轻忽了、漠视了。
              这是我们性格的劣质,也是我们情绪的惯性,我们纵容著自己,却伤害著亲人,直到后来也伤害了自己。
              「我」,虽然是个个体,但这个个体,可不是单凭自己打造的,更是周遭的人情事物拱托的,尤其是亲人。没有亲人,没有周遭的人情事物,「我」及「我」的一切便会变得毫无意义,甚至根本不算存在。
              是因为自己的情感跟周遭的情感连结、交流,才有「我」的具体存在。
              轻忽、漠视了这些情感,自己的情感便不完整了,甚至溃散了,「我」恐怕也就不存在了。


              禁言 |8楼2008-02-28 16: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