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du吧 关注:2贴子:57
  • 0回复贴,共1

《SUDU品牌服装创业史》第18章:2004我20岁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时间过得飞快,就像长河的水,不知不觉就流走了。2004年已经过去一半,我也到了20岁。虽说算不上“老”,但可能受家庭影响,心里总有个劲儿,催着我想早点赚钱,心态也比较成熟,就好像经历了很多事儿的长辈。
在音乐里,我更喜欢有岁月感的旋律,像BEYOND那种激昂的、罗大佑式的深沉,还有李宗盛的细腻情感。现在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些歌过时了,他们更喜欢周杰伦那种带着现代感的R&B,复杂的旋律和深邃的歌词,我听了感觉有些模糊。不过在我心里,周杰伦虽然不错,但陈冠希更让我觉得合心意,他的真实、随性就像镜子,能照出最真实的我。
我觉得自己是个比较内敛、没什么特别爱好的人,空闲的时候就爱看书或者拿着笔写写自己的心情。跟碟片哥那种放纵的生活不一样,他周末就在家舒舒服服地过,陪着老婆看岛国爱情片。我呢,喜欢晴天的时候约上几个朋友,喝杯咖啡,或者唱唱歌,让生活的节奏轻松流淌。而酒吧那种吵吵嚷嚷、暧昧的氛围我不太喜欢,更愿意在球场上挥汗如雨,感受热血和激情。
现在,我踏上了创业的路,开了个小生意,每一笔花销和收入都得仔细算计。这才真切感受到钱的难挣,都是汗水换来的。所以出门在外我都尽量节省,口渴的时候就想着家里温热的水,一直忍到回家才好好喝一口。
我的生活很辛苦,要到处奔波。有一次我一个人扛着十箱很重的货物,从公交站挪到公交车上,一路颠簸。下了车之后,我都快晕倒了。可是生活不能停啊,我就又扛着货穿过几个红绿灯,到了货运公司。那时候虽然样子很难看,但心里满是不屈。我知道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敢于挑战,就能挖掘出很多可能。
我瘦瘦的,身高一米八,体重一直在120斤上下波动,不过身体很健康,精力也充足,这大概就是多年奔波的收获吧。
最近,我在1688上的小店开业了。刚开始很难,不过努力之后,有了五千元的销售额,这都是平台客户的信任和支持啊。我的产品最高批发的时候才35元,每一分钱的利润都不容易。现在,我还报名去参加1688服装服饰论坛版主的选拔,希望能找到更多优质的货源,为以后的创业打基础。
一天又这么快过去了,天气暖和又舒服,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今天有两个客户要到四季青来看货,我跟朋友约好了在采荷新村的公交站等他们。马路对面就是四季青的面料市场,人来人来,特别热闹。客户还没来,我就在公交站路边晒太阳,眯着眼感受阳光照在脸上的温暖。
这一刻,我好像忘了生活的疲惫和辛苦,就想享受这一刻的安静祥和。最近睡眠不太好,白天老是觉得困。早上老是有业务电话打进来,想睡个懒觉都不行。所以晒太阳的时候我都闭着眼睛,眯着眯着差点就睡着了。还好客户打电话过来了,不然我估计就会坐在地上打呼噜流眼泪睡过去了。
为了找货,我踏遍了浙江大大小小的批发市场。那时候,我整个人就像是不知疲倦的行者,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困意一来,随时随地都能倒头入睡。那股子昏沉的困意,就仿佛是一股无形的强大力量,让我无法抗拒。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洒在城市的角角落落时,我便已坐在最早的一班公交车上,然后转乘那班以“T”开头的快车,开启一天的寻商之旅。时光流转,如今动车组已经崭露头角,曾经那风驰电掣的快车,此刻在它面前仿佛都显得有些迟缓了。
那段为了寻商而奔波的日子里,我像一只不知停歇的候鸟,频繁穿梭于浙江的各个地方。上午在濮院,下午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海宁,到了晚上,又奔赴织里。第二天,或许又会前往平湖。为了能赶上各个市场的开市时机,我与黄牛渐渐熟稔,到了车站,我只需递上一张黄牛票,便能顺顺利利地上车。而站台的保安,也对我的身影颇为熟悉,我只需支付二十元,他们就会对我网开一面,放行让我乘车。
记忆中,有一次我因前一晚熬夜,第二天睡得过于沉,等醒来时,才惊觉自己眼看就要错过早上6:58的火车。我心急如焚,手忙脚乱地抓起手提包和资料,连衣服都来不及整理,头发也像稻草般蓬乱,牙齿也还没来得及刷。我一路飞奔出寝室,冲出门后,我急中生智紧拦了一辆出租车,对司机焦急地说道:“师傅,麻烦您务必得在二十五分钟内把我送到火车站,那可关乎我的一大桩生意,要是迟到了,那麻烦可就大了!”
司机从我的神色中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二话不说,立刻加速驶向火车站。
当我一路狂奔冲进车站时,检票口却已经无情地关闭了。我心急如焚,不顾一切地大喊:“叔叔,求求您放我进去,我保证能赶得上车,真的,如果赶不上,我绝对不会卧轨!”
仿佛是命运之神的垂怜,检票的叔叔最终还是让我冲了进去。我不顾一切地奔向站台,幸运的是,列车员在我那只脚刚踏出站台的瞬间,拉了我一把,而此时列车的车厢门已经缓缓关闭,另一只脚还露在外面,列车也开始了加速。我拼命挤进车厢,在拥挤的人群中站稳脚跟。
等稍稍平静下来,才发现自己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汗水在炎炎夏日里,湿透了我的衣衫,周围乘客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我,而我此时根本无暇顾及,满心只想着要尽快找到自己的车厢,完成这次至关重要的行程。
平日里,我出去摆地摊,可不只埋头做生意,我会一边招呼着顾客,一边留意着周边的情况,和周围的摊友们保持着密切的沟通。有时候,一些摊友在我这里摆了几天摊后,看着我的生意越来越兴隆,便对我卖的产品产生了的兴趣。每当这时,我都会热情地给他们介绍,可不像某些摊友,把所谓的商业秘密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不愿意和别人分享。我想着,要是能把他们发展成下级分销商,那对我的事业发展可是有着巨大的助力呀。
于是,我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只要他们愿意接受,当然可以销售我的产品,不过只能在我指定的四个地摊点之外进行。很顺利,他们很多人都接受了这个条件,我也就批发给他们货物,我们大家一起携手,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努力。就这样,我成功地发展了几个摊友成为下级分销商,他们都很守规矩,严格按照约定,没有在我指定的地方摆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生意是越做越好,后续还都进了不少货。
有一天,一个大学兼职生从我这里进了不少货,然后批发给了他的同学们。没想到,今天来看货的客户,正是这个大学生介绍来的。他在商业经营这一块,确实有不少独特的心得和门道,我相信他的生意,肯定会越做越大,我也由衷地祝福他。
在寻商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了网络的重要性。有时候,我会向来看货的客户推荐我的网店。有些客户自己也是在网上开网店卖些稀奇古怪玩意儿的,他们看到我的产品卖得很不错,便会好奇地过来询问。这时,我会热情地告诉他们,我在网上开有几家网店,专门做批发生意。平时呢,我就偶尔出来摆摆地摊,多捞点额外的收入。
提到网络营销,就不得不说说我在早期为了宣传自己产品和网店,付出的许多努力。那时候,互联网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老汪我算是最早利用互联网做广告的人之一。回溯到2000年,我从那时起就在天涯论坛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详细介绍我寻商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及我的产品特色。凭借着自己对这些内容的深入研究和独特见解,还赢得了几个论坛版主的职位,这让我的观点和理念得以更广泛地传播。
不仅如此,我自己还创建了杭州最早的地摊网,最初我给它取名为杭州地摊网,后来随着和交流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其广泛的影响力,我又将其改名为华夏地摊网。不仅如此,我还精心设计了蚂蚁作为论坛的LOGO,寓意着我们这些创业的人就像团结的蚂蚁一样,能汇聚力量,做出一番事业。随后,我又创办了摆否网,盘子网。
这一系列的努力,都得益于我们水利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那时候有很多的电脑课,让我从学生时期就早早地接触到了电脑和互联网这个世界,为我后来的创业宣传打下了基础。当然,这也少不了寝室里那些成天通宵去打游戏的同学们的“功劳”,他们总是带着我在各个网吧“闯荡”,在他们的带领下,我整晚整晚地泡在网吧里,一边玩着游戏放松身心,一边在网吧里研究生意经。
在众多的互联网平台中,我也在各大商业创业论坛和网站上积极地发布广告。像搜狐、百度等知名商业平台,我都会选择半夜起来,趁着月色,小心翼翼地发布产品宣传广告。因为白天版主管理得特别严格,只要你一发广告,马上就会被无情地删除。而夜里呢,相对比较安静,几乎无人管理,就算发布了广告,通常也要到第二天工作人员上班的时候才会删除。我当时算了一笔账,在漫长的黑夜时间里,每个广告或许只有一百人看到,就算其中有五个人对产品感兴趣,最终也可能会有一个人成交生意。我坚信,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这些看似微小的机会,只要紧紧抓住,也能汇聚成庞大的财富。
在寻觅商机和拓展业务的道路上,我可没有少花心思关注那些可能成为潜在客户的人群。我经常会留意那些想要创业的人留下的E-MAIL地址,尤其是那些在各创业论坛里留下邮箱的人。他们会留下邮箱,往往是因为对我们这类创业经历或者产品有浓厚的兴趣。我仔细地从这些邮箱信息中筛选出和我业务相关的内容,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他们发邮件,进行广泛的群发宣传。
我知道,有些人可能收到我的邮件会觉得有点突兀,说不定还会心生厌烦,忍不住骂我几句。但我想说,我这纯粹是为了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一起在商业的海洋里闯荡,希望我们能共享商机,共同发展。我还在各个城市论坛里发布广告,其中杭州的19楼当年可是火得一塌糊涂。在那里,聚集了无数热心的网友,我发布广告希望能从中找到更多愿意支持我的伙伴,大家一起为了共同的梦想,脚踏实地,努力去实现。
为了拓展生意,我常常会直接走进街边小店,主动询问店主是否有兴趣销售跟我产品同类的商品。毕竟做生意嘛,就是要多询问、多交流,说不定就有合作的机会,大家一起赚钱,这道理简单又实在。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网店生意逐渐稳定下来,赚的钱也还算不错。我会把赚来的钱分成三份,洪伟胜和叶伟岳拿走六成,另外一部分作为报酬,按小时支付给学校里找来的模特。而我自己呢,则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摆地摊或者去四季青对接客户的工作中。当然,有时候还得联系上家的货源,确保货物的供应充足。网店这边呢,基本就交给洪伟胜和叶伟岳在打理,他们做事很靠谱。
有一天,我骑着三轮车在街头四处转悠,寻找合适的位置摆地摊。转了好几圈都没找到满意的,心里正有些沮丧。就在这时,我突然发现一个不错的好位置,刚好有个卖水果的阿姨要离开,我赶紧准备摆摊。可没想到,旁边的一位大姐却告诉我,这个位置她已经占了,我转头一看,果然能看到她的衣服摊已经摆在那儿了。没办法,我只好在她后面耐心等待,留意着是否会有好位置空出来。
没等我等太久,旁边的一位老伯起身离开了,我赶忙看过去,还好这个位置没人占。我赶忙把东西摆下来,虽然这个位置后面有个垃圾车,地上还有一些水,环境差了点,但能有个位置就已经很不错了,只能将就着摆了。
位置还算可以,我摆好桌子和凳子没多久,旁边摆摊的一位大哥就热情地跑过来找我,他笑着对我说:“兄弟,我这儿有个空位,你过来吧,这地儿人多,肯定能多卖点货。”
他说话特别客气,让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我笑着道了谢,赶忙搬起桌子就过去了,在他旁边摆起了摊。这位大哥卖的是鞋垫。一鞋一垫,搭配起来倒是挺妙的组合。我卖的鞋子是保田爸厂里生产的温州鞋,质量很不错。他爸爸一直邀请我们去他厂里看看,顺便去他家做客,我们一直都没有成行,希望以后有机会。
大哥的鞋垫摊布置得也挺有特色,他自己制作了一些简易装备,用塑胶水管做成的支架,上面还铺了几张挺厚的地毯,看起来干净又整洁,跟鞋垫搭配得恰到好处。而且大哥口才特别好,十块钱三双的鞋垫,总能说得让顾客心动,基本上来买的客人都会掏钱。也许是聊得比较投机,不一会儿我们就熟络起来了。然后我们就默契地配合着卖,你一言我两语,互相给对方吆喝几声,不一会儿工夫,就合力卖出了七八双,这状态,真可谓是最佳拍档。
大哥还是本地人,聊着聊着,他热情地拿了两双鞋垫送给我,说是给我尝尝鲜。我心里清楚,这货物的成本我还没赚回来呢,一开始不太好意思要。但大哥太热情了,我也不好拒绝,只好收下了。
大哥跟我说,他摆地摊快两年了,生意最好的时候,每天纯利润都能有四五百元呢。他感慨着跟我讲起他的经历,去年他在江干区的工商所当保安,月工资1800元,每天白天工作六个小时。在单位干了没多久,就觉得看不到未来,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让他觉得很压抑,看不到什么希望,于是就背着家里偷偷辞工了。刚开始出来打拼的时候,吃了不少苦头,但好在慢慢熬过来了,现在日子过得还挺幸福,感觉特别有滋味。
我呢,也是一个特别喜欢自由的人。那种被别人盯着干工作,每个月都被业绩压得喘不过气,整天疲于奔命的生活,我打心底里厌恶。我觉得很多摆摊的人,除了赚钱的需要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份工作的自由感,让我们能从繁杂的生活压力中暂时解脱出来,感觉特别放松,整个人都活得自在随性。
不过,后来毕业后,我还是去银行做了几年业务。当然,我去做这个,并不是为了别的什么复杂的原因,纯粹就是想学点金融方面的知识,拓宽自己以后的发展道路。在银行的这段时间,我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也深刻认识到了金融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未来的路还很长,金融对我来说,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反而充满了希望,我会继续努力,在这个领域好好打拼一番。


IP属地:浙江1楼2025-02-12 18:5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