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语吧 关注:6,673贴子:134,118

北字掠无磨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听来的,讲得不好不要拍
  据说以前海水经常漫到陆地上的庄稼,把庄稼都淹死了,于是官府在海边筑了一道堤坝,堤坝上就生有很多魔奇(我也不知是什么东西,可能是一种生物),很多人就到堤坝上去捉磨奇。官府怕堤坝被人挖坏了,就贴出告示,不准人在堤坝是捉磨奇。不识字的人依然去捉磨奇,识字的人看了告示反而不敢去捉,眼睁睁的看着不识字的人捉到很多磨奇。
  后来这句话就被人用来形容按照规矩办事反而没得到好处,或读死书的人不懂得灵活变通。


IP属地:广东1楼2010-12-06 14:38回复
    这贴没水份


    IP属地:广东2楼2010-12-06 15:57
    回复
      澎淇,不是是磨奇,是一种浅海小蟹,红色的很漂亮,腌了吃很清爽。


      IP属地:广东3楼2010-12-06 16:01
      回复
        唔北字也是掠无磨其,呾我胶地。


        4楼2010-12-06 17:59
        回复
          回复:3楼
          多谢吧主大人指正并设精


          IP属地:广东5楼2010-12-06 18:02
          回复
            旨个标题适合那些学历唔算太高的成功人士。


            6楼2010-12-08 00:33
            回复
              磨奇个味初死许珍时就经常去溪列来卤我公善仰


              7楼2010-12-08 18:30
              回复
                你也是海墘的


                IP属地:广东8楼2010-12-08 20:22
                回复
                  无论是卤制的磨其或是濑尿虾(或者叫做虾街)我都不喜欢吃。咸过卤胆


                  9楼2010-12-09 00:05
                  回复
                    不要腌太久就不会咸,一个小时就差不多,以前经常买螃蟹和吓菇来卤的。买回来把壳剥了腌,饭菜做好就刚好吃,很鲜甜的


                    IP属地:广东10楼2010-12-09 10:30
                    回复
                      还是比较喜欢鲜的、活的。对卤的食物一向以来都是可有可无的。


                      11楼2010-12-09 21:03
                      回复
                        潮语字应该写作:磨蜞···


                        IP属地:广东12楼2010-12-11 14:47
                        回复
                                      潮汕俗语:北(识)字掠无磨蜞
                            自清兵入关后,郑成功坚持在粤东和闽南沿海的反清武装斗争, 多次占领潮州沿海各县达十八年之久,清圣祖康熙无(1662)年,清朝吏部待郎(副部长)科尔坤,兵部待郎介山,平南王尚可喜等奉旨视察潮州,研究对会郑 成功办法,决定沿海建墩台七十三座以报智敌情,并迁沿海居民入内地五十里居住,以绝对郑成功部队的接济和帮助,另筑小堤为海界,不准出海界,违者斩首,由 于这做法,澄海除苏湾都之外都成无人区,后把苏湾并入海阳(潮安)县并撤消澄海县,这次潮州人称为”汇乡“的行动使几十万人民流离失所,辗转他乡,有的沿 街行乞,有的饿死路中。
                            传说汇乡前只是贴布告不准居民下海。否则以通敌论 处,澄海某乡有个蔡秀才约定与邻居阿牛同到海滩去掠蟛蜞,谁知出了寨门,看到一张官府告示、阿牛不识字就没有停下去看,蔡秀才略通文墨,不但看了还读给大 家听,当时布告都写得很罗嗦,就是官名也要一百多字,加上他又象读古文一样读得慢,故读完布告到海滩时,海潮涨了指导海滩淹没,一只蟛蜞也没抓到,这就是 潮州俗语:“北(识)字掠无爬蜞“的由来,喻学无所用。
                            那知蔡秀才看到别人掠有自己掠无,便怀恨在心,写了 一状告阿牛和乡亲们么自下海、对抗官府。澄海县新年好到状子,认为布告是朝庭刚出的,上有吏部和兵部待郎大印,居然有人敢当面对抗、昂然下海,此乃谋反大 事,急报潮州府,潮州府也认为是大案,知府不敢怠慢,快定和通判(法院院长)及师爷,同到澄海某乡面理此案以示对朝庭忠心,也好”督(杀)鸡教猴“,当时 澄海县城离潮州八十里,知府坐了两天轿,痔疮都颠得出血,汇同澄海知县到这个乡村。
                            海滩之下摆了三抬大轿,蔡秀才和阿牛及乡亲们都跪在 轿前,蔡秀才作为原告,讲得振振有词,把时间、地点、人秀都一一讲明,担阿牛和乡亲们都不承认,也不敢说没看告示不知道,朝庭王法非儿戏,都说没下过海, 澄海县叫差役到阿牛和乡亲们的家中搜查,扒掉灶,扣破鼎,但无搜到咸蟛蜞,因为荒年,大家都拿到市场卖掉和换米。俗话说:鸟飞有落毛,人行有脚迹。偏偏沙 滩上的脚印给潮水一涨一退都没有了,找不到证据就不能定罪,知府气得对蔡秀才吹胡子瞪眼睛。蔡秀才也吓得浑身发抖。
                            澄海知县也不知如何是好,此时阿牛问:大人,潮水来 时到寨边,潮水退时离三里,地块正(那里才)算海?这可把县官难住,不知如何回答,幸好师爷有经验,便说:海水浸着住(就)是海。阿牛说,那如有掠蟛蜞也 免落海。知府一看海水中真抓不到蟛蜞,便把气都出在蔡秀才身上,说由此证明他是诬告,吩咐重打四十大板,差役白走几天路,一点油水也没有,也真的打,把蔡 秀才打得鲜血直流,脚也被打拐,知府、通判和县官才忿忿而去。由于蔡秀才“一人杏(恨)人通乡里,故通乡里杏伊一人”,大家也不理他,他残废后得不到乡亲 同情便出去流浪,后来不知在地块(那里)死。
                          


                          IP属地:广东13楼2010-12-11 15:02
                          回复
                            原来如此,吧主的学识真渊博


                            IP属地:广东14楼2010-12-11 15:16
                            回复
                              回复:14楼
                              我个在网顶直接粘贴过来个···


                              IP属地:广东15楼2010-12-11 17:08
                              回复